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2014年重庆高考生物_2014年重庆高考理综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内环境 高等动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其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不直接接触,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对内环境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掌握本部分知识的一个关键。 在这三者中,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淋巴的形成是靠组织液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中形成的。其作用是调节血浆与组织细胞间的液体平衡,并运走一部分代谢产物;另一方面,把少量由毛细血管渗出

2014年重庆高考生物_2014年重庆高考理综

人体生命活动调节和免疫

内环境

高等动物是由多细胞构成的,其新陈代谢的基本单位是细胞。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不直接接触,与组织细胞直接接触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对内环境这一概念的理解与运用是掌握本部分知识的一个关键。

在这三者中,血浆和组织液的成分最相近,淋巴的形成是靠组织液渗透进入毛细淋巴管中形成的。其作用是调节血浆与组织细胞间的液体平衡,并运走一部分代谢产物;另一方面,把少量由毛细血管渗出的蛋白质再运回血液。

(1)内环境与体液的关系

细胞外液即内环境,细胞外液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内环境的“内”是相对于外界环境而言的。

(2)内环境各组分的物质交换过程

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流入到组织间隙中,形成组织液。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CO2等也运回血液中,废物和二氧化碳最终通过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毛细淋巴管的一端是盲管,其内的淋巴液流动是单向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后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注入血液循环。

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途径

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

(1)各种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例如,消化系统将营养物质摄入体内,泌尿系统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呼吸系统保障了细胞充足的O2来源并且及时排出CO2等。

(2)神经——体液调节。例如,当血液中CO2浓度过度时,CO2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活动加强,及时排出过多的CO2,实现内环境中O2与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3)缓冲系统的作用。例如:血液中的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缓冲物质起到了维持血液pH稳定的作用。

3、肾脏在维持水盐平衡中的作用

正常成年人每天随饮食进入体内的水分与排出的水分大致相等。如进入体内的水分过多,多余的水将由肾脏排出,而使尿量增加,反之则减少。人体内的无机盐种类很多,它们是构成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并在维持人体正常渗透压、酸碱平衡和神经肌肉兴奋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氯化钠(食盐)随食物进入体内的量和排出的量基本相等。食物中完全缺乏食盐时,肾小球滤出的Na+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排出的尿中则可能无Na+。临床上将Na+的排出特点概括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K+的排出则不同,即使在缺K+的情况下,排出的尿中仍有相当量的K+。临床上将K+的排出特点概括为: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因此,不能进食的病人,只靠注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以维持代谢时,应该注意补充K+。

总之,通过肾脏的调节作用,能使人体内的水、盐含量保持相对恒定。

4、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平衡是通过调节来源和去路实现的;血糖的平衡依赖于血浆中有适量的相关激素;适量的相关激素又是通过复杂的体液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实现的。

(1)血糖方面:血糖浓度是调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量增加,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血糖降低,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同时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2)神经方面:交感神经兴奋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促进胰高血糖素分泌;迷走神经(含副交感神经纤维)兴奋可促进胰岛素分泌,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3)激素方面:胰岛素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但胰岛素可通过降低血糖间接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还可通过提高血糖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协调控制下,胰岛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别分泌适量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共同完成对糖代谢的调节,维持正常浓度的血糖,即当血糖升高(或降低)时,通过调节,使其降低(或升高)到正常浓度。

5、关于糖尿病

(1)病因:血糖升高。原因很多,目前公认的机理是:胰岛素是人体内惟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腺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因此患者血糖升高的根本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2)症状: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即“三多一少”)

胰岛素相对不足时,血糖就不能进行正常的分解转化而使浓度升高,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感觉中枢,出现口干、烦渴和多饮的症状。当高于肾糖阈(160~180mg/dL)时,就会经肾脏过滤到尿液中,随尿液排出体外,结果尿中有糖,引起高渗性尿量增加,机体出现尿频、尿量增多的症状。同时,因胰岛素不足引起的糖异生作用增强,使机体蛋白质和脂肪分解增多,出现饥饿、多食而又消瘦、乏力等看似矛盾的症状。

(3)危害: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终身治疗,可出现多种重症并发症,如血糖代谢异常,往往会引起血脂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血流缓慢,而易形成血栓、动脉硬化等多种严重慢性并发症。此外,严重的代谢紊乱导致机体产生过多的乳酸和丙酮酸,可引起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三种可直接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并发症。

(4)治疗:糖尿病患者除了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外,轻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血糖药物来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但不能口服。基因治疗将成为根治糖尿病的措施。

(5)注意:高血糖或糖尿并不一定都是病理现象,如交感神经兴奋、一次进食大量的葡萄糖以及少数妊娠和哺乳期妇女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一时性降低,都可引起血糖暂时升高并出现糖尿,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且轻微糖尿病患者有时饭前尿中不一定有糖,空腹时血糖浓度不一定高。

6、体温的调节

人的体温来源于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生命的代谢速率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过低,代谢缓慢,甚至停止;温度过高,蛋白质将发生变性,酶的活性丧失,生命也就停止。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7、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异同

两种免疫的过程都分为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三个阶段,而且在免疫过程中二者各有独特的作用却又相互结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1)对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2)对细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传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任何抗原都必须经抗体的作用才能消灭。

(3)若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因绝大多数抗原必须经过T细胞的呈递,才能被B细胞识别而引起相应的免疫反应)

8、正常免疫与异常免疫

免疫反应具有两重性,它可以对人体产生有利或有害两种结果。根据免疫反应的不同结果,可以将免疫反应分为正常免疫反应和异常免疫反应。

(1)正常免疫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能对非己的抗原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以排斥异物,发挥免疫保护作用。例如,机体通过正常免疫反应,抵制病原体的感染,清除变异细胞,抑制肿瘤的发生或转移等。

(2)异常免疫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功能失调,免疫反应过强或过弱,对自身造成损伤。例如,免疫反应过高过强时,常会发生支气管哮喘、荨麻疹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等疾病,以及因某些原因而不能识别自我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免疫反应过低过弱时,常常发生反复感染、免疫缺陷症,或因免疫监视功能差而容易发生肿瘤,这也是被认为老年人肿瘤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750分。根据查询掌上高考网信息显示:重庆高考总成绩由全国统一考试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学科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学科选择考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共450分,而选择考的科目包括物理或历史(首选科目)以及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的任意两门(再选科目),每门原始分值满分均为100分,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成绩则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按照转换公式计算后以转换分计入总成绩,转换分同样每门满分100分。

文章标签: # 免疫 # 细胞 # 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