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新高考能填多少志愿,2021新高考可以填多少个志愿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广东新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2.新高考平行志愿有多少个3.本科能填多少个志愿4.高考志愿填报可以报多少个福建省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一定的限制,具体填报的志愿数量会根据当年的政策规定而有所变化。学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但填报的数量会有上限。在过去的一些年份中,福建省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数量限制为6个。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填报最多6个志愿,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当录取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志愿顺序进行匹

1.广东新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

2.新高考平行志愿有多少个

3.本科能填多少个志愿

4.高考志愿填报可以报多少个

新高考能填多少志愿,2021新高考可以填多少个志愿

福建省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有一定的限制,具体填报的志愿数量会根据当年的政策规定而有所变化。学生可以填报多个志愿,但填报的数量会有上限。在过去的一些年份中,福建省的新高考志愿填报数量限制为6个。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填报最多6个志愿,按照自己的优先顺序进行排序。当录取时,学校会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志愿顺序进行匹配,尽量满足学生的志愿。所以,具体的填报数量限制会因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的。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综合考虑自己的志愿顺序、录取分数线以及学校专业的招生政策等因素。

广东新高考志愿能填多少个

高考可以报多少个志愿:

志愿填报数量在不同地区是不同的,对于大部地区来说,高考志愿可以选4至6个学校,然后每一所学校都可以选择6个专业填报,同时还可以选择服从调剂。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多个院校专业可选,如果报的不高的话,有很大可能被录取。

部分新高考地区:

1、福建、江苏:高考考生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高考考生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高考考生最多可填112个志愿;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什么

首先、立足高考成绩,这是志愿填报的最重要依据,如果高考分数一塌糊涂,其他的想法都只能是胡思乱想、不切实际。高考志愿填报最主要的依据当然是高考成绩,高考分数的高低好坏,可以说直接决定着,你将能够读什么样的大学和专业。

其次、遵从内心,就是在立足高考成绩的前提下,依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比较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力争梦想成真。

考生在正视高考成绩这个最大现实的前提下,才能充分考虑个人的兴趣爱好,否则就是脱离实际、一事无成;因为我们都是社会的人,离不开社会的现实需要,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才能不会与社会脱节,才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新高考平行志愿有多少个

广东新高考志愿能填45个。

根据查询深圳本地宝官网得知,2023广东高考本科和专科都能填报45个志愿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

本科能填多少个志愿

新高考平行志愿有6个。

2023年新高考一共能报6个平行志愿,可以报6个学校,每个学校专业可报6个。平行志愿有三个“一”,一个是同一批次,一个是一个投档时间段内,再一个是可以填几个并列的院校志愿。

高考志愿平行志愿一般可以能填4至6个大学,如果你考上的是一本,填完了一本志愿之后,系统会出来二本的志愿填报,你可以继续填,也可以选择不填;如果你考上的是二本,填完了之后也可以继续填三本或者专科。

平行志愿即在普通类院校各录取批次分别设置一个平行院校志愿和一个征求平行院校志愿。提前录取批次和本科各批次的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三所院校或ABCDE五所院校(例河北省本科一至三批及专科一至三批均为ABCDE五所)。

专科各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均包含A、B、C、D、E五所院校。每所院校志愿中含有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每个学校后面都有六个空填专业,也就是说最多可以填六个专业志愿。每个志愿校的第一个专业志愿最重要,但万一你未能被第一个专业志愿录取,志愿校则会从你所填报的其他五个专业中考虑录取。

为了增加录取机会,建议你六个专业志愿都填报。当然如果你愿意就读的专业填写不了六个,你就愿意几个填几个。

注意事项:

1、牢记填报时间。

考试结束,接下来还有阅卷、公布成绩、公布控制分数线、各批次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征集志愿等很多事情需要关注,这些都关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家长和考生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明确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做好准备。

2、核查相关信息

登录填报志愿系统时,考生应仔细查看核对自己的体检、报名、相片、照顾特征信息等是否正确,如有问题请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

3、妥善保管密码

般情况下,网上填报的初始密码在更改之后,考生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初始密码和修改后密码可以持本人高考准考证和身份证到高考报名的县(市、区)招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

而初始密码恢复后,考生要及时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初始密码。考生一定要保管好自己填报志愿的账号和密码,避免发生密码外泄或者忘记密码的情况。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报多少个

本科能填40至112个志愿,各省有各省不同的填报标准。

1、河北。

新高考本科批包括未列入本科提前批的普通类本科专业、地方专项计划、本科预科班等。实行以“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设1次集中填报志愿和1次征集志愿,每次最多可填报96个志愿。

2、辽宁。

新高考本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设置112个“专业+学校”志愿,1个“专业+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最大数量为112个,可以填满所有志愿,也可选择填报其中部分志愿。

3、江苏。

普通类各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方式。其中,本科提前批次设置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分别设置4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

填报本科志愿的技巧:

1、全面了解专业。

在填报志愿前,考生应该尽可能地了解所感兴趣的专业。可以通过查阅专业介绍、咨询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或教师,参加专业相关的讲座或活动等方式,深入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学科特点等方面的信息。

2、平衡兴趣和实际。

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兴趣是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但也要考虑专业的就业前景、自身的能力和兴趣是否匹配等因素。同时,要有一些备选的专业,以备不时之需。在做出决策时,要慎重考虑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条件,追求兴趣与发展的平衡。

3、综合评估学校综合素质。

填报本科志愿时,除了专业的选择,还要综合考虑学校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研究实力、就业率等方面的因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可以通过查阅学校的官方网站、参加招生宣讲会、听取学长学姐的意见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可以参考一些权威的排名和评估结果,但不要过分依赖排名,要更加关注学校的实际条件和特色。

以上数据来自于高三网官网。

一般每个录取批次可以报4-6所大学,每个大学能报6个专业。由于各个省市志愿填报情况不同,所以报考学校专业个数也不统一,具体如下:

以普通类本科批为例:

1、新高考地区(14个省市):

1)福建、江苏:最多可填40个志愿;

2)广东、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个志愿;

以上5个省份都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每个志愿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

3)河北、重庆:最多可填96个志愿;

4)辽宁:最多可填112个志愿;

以上3个省市都是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类)+院校就是1个志愿,没有专业服从调剂选项。

5)上海、海南: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24个志愿;

6)北京: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最多可填30个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最多可填80个志愿;

8)山东:以“专业(类)+院校”为单位,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最多可填96个志愿;

9)天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就是1个志愿,A段最多可填50个志愿,B段最多可填25个志愿。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1、确定志愿填报信息查询渠道

学生们会领取到招生计划专刊、录取资料汇编、招生百问等纸质材料;网络时代,如果习惯于网络查询,各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阳光高考网、各高校的官网是可靠的信息来源。江苏省考生利用“江苏招生考试网”查询信息也比较方便,其中首页有一项“大数据中心”,点开后会有专业大数据、高校大数据等信息,十分丰富且有用。各类官网上都可能看到高校招生简章、专业和院校介绍、招生计划等重要的信息。这样的渠道,官方、权威、可信。

2、初选志愿形成细目表

初选志愿,要制作一份细目表。大致操作是这样的:①依据分数排名,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名单。一定要依据排名!分数相对值的参考意义更大,绝对分数每年都是在变化的。②在圈定的高校名单里,分地区(根据距离远近、经济发展水平、心理认可度等进行分类)确定初选地区。③初定院校和专业,至少分三类:冲、稳、保。

3、再选确定拟报院校和专业

针对形成的初选细目表,分类、逐个查询拟报院校和专业,查询院校的招生简章、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近三年在本省招生的投档线和分数段、招收专业在本省录取分数的排名,明确院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招生人数,结合自己的体检报告、英语口语等级等,不要误选,造成志愿无效。

文章标签: # 志愿 # 专业 # 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