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高考考试大纲2017,高考考试大纲2021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年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出炉了吗2.2017年高考英语大纲为什么没有变化3.2017山东高考语文古诗大纲4.2021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与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齐程5.新的高考要求中的数学文化是什么内容6.2017高考大纲新变化对全国卷考生有何影响7.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有什么区别是一样的试卷,都是使用的全国II卷(全国甲卷)。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2017年6月7

1.2017年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出炉了吗

2.2017年高考英语大纲为什么没有变化

3.2017山东高考语文古诗大纲

4.2021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与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齐程

5.新的高考要求中的数学文化是什么内容

6.2017高考大纲新变化对全国卷考生有何影响

7.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有什么区别

高考考试大纲2017,高考考试大纲2021

是一样的试卷,都是使用的全国II卷(全国甲卷)。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2017年6月7日-2017年6月8日举行。

2017年山东省仅英语、综合两科使用全国卷,语文、数学两科仍自主命题;海南省仅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使用全国卷,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三科仍使用教育部为其单独命题的分科试卷。

时间安排:

6月7日 9:00 至11:30 语文;15:00至17:00 数学。

6月8日 9:00 至11:30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课程),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应通过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平台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 。

高考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已经教育部有关部门组织修订、审定。

2017年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出炉了吗

1.确实是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这一变化进一步强调高考在考查学生核心素养方面五种能力的重要性;增加例题阐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五种能力分别是什么,在高考试题中如何考查。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2017年高考英语大纲为什么没有变化

1、2017年高考大纲及考试说明要在2017年3月左右公布。

2、201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可以暂时参考今年的高考大纲进行复习,由于高考科目的改革要在2020年左右,2017年高考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2017山东高考语文古诗大纲

1、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英语科目没有调整的必要,因此没有变化。

2、日前,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对考试大纲的变化进行了详细说明。9门学科,除了英语、政治考试内容不变,其他7门学科的考试内容都有所调整。

2021高考英语考试大纲与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齐程

随着使用全国卷的省份增多而分省自主命题省份锐减的大趋势,可以预见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演变将可能更多地体现为国家卷古诗鉴赏试题的演进走向:选文方面体现名家作品与体裁多样化,选择盛唐时期的作品;设题指向强调诗歌文本的整体感知,突出诗意理解与思想情感分析,着眼于手法与语言的鉴赏,注重比较阅读及与教材关联;试题设问角度与形式更灵活等。这些因素预计在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命题中仍会继续凸显。

新的高考要求中的数学文化是什么内容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解读在2021年的高考英语中,试题将连续体现高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纲。(2017年版)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学业质量与实施建议目录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

2017高考大纲新变化对全国卷考生有何影响

2016年10月8号,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了[2016]第179号文件《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对数学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

这一文件的公布,是从考试命题的角度第一次非常正式地明确要求要把数学文化渗透入数学试题,那么未来高考数学命题肯定会遵照执行,定会有所体现。但数学文化我们虽然提了很久,但如何在数学试题中体现出来,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也是比较陌生的。因为数学文化本来是个笼统的概念,传统意义上“文化”在文科中出现的较为普遍,在文科试题的命制中是很容易做到的,而数学是逻辑科学,是思维的科学,如何把“文化”渗透其中,实在是摆在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从今日起,笔者将陆续写出一些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文章,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期望抛砖引玉,激发老师们积极投入到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来。

什么是数学文化?

什么是数学文化?学过几个数字,买菜卖菜会算个帐,在民间就会理解为有些文化了,是数学方面的,当然也会理解成有些数学文化了。这种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可能是最狭义的。

有些人,包括一些教了一辈子数学的老师,对自己教的内容都不信,认为学生毕业后用不上所学的数学知识。那按照这种观点的话,可以推知学生学了十几年的数学,最后都是一批没有数学文化的人!说的再难听点,凡是不从事数学工作的都可以称得上数盲了。难道数学知识是数学文化的全部吗?难道教的勾股定理、二项式定理等等这些具体的内容是数学文化,一旦忘掉,在学生身上就什么都不剩了吗?就没有数学文化了吗?应该说,把数学文化等同于数学知识也是一叶障目。

那到底什么是数学文化呢?谈论任何事物,都要首先搞清它的定义是什么。要理解数学文化,我们先从字面把它拆解开来,从字面上来讲,“数学文化“应该是”“数学的文化”,所以数学文化首先是文化,其次才是数学的,有数学特征的。因此要理解数学文化,就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里,里面说“观其天文,以察时变;观其人文,以化天成”,这里“文”字指“纹路,色彩”,引申为事物的“道理(结构,秩序等)”,“化”就是“变,改变”,“使……变成……”,这样“人文化成”可以解释为:用人文的道理来造就人的世界,也就是说“文化”指的的是用人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对象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

由古人对文化的认识我们可以推得数学文化的定义:用数学的标准和尺度去改变人的行为过程及其结果。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文化不能单纯理解为一个名词,比较恰当地应该理解为一个动词,它重在“对人的数学教化”,包含两项主要内容:一是“人(事物)数学化”,也就是让人(事物)具备数学的属性,也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去描述世界。二是“数学化人(事物)”,也就是用数学的知识去改造人(事物)。可能这种描述有些抽象,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

十个苹果放在盘子里,又加入五个苹果。这个生活现象可以抽象成“10+5=15”,这个抽象的过程就是使得这个事情数学化,也就是“人(事物)数学化的过程”。

如果某人学会了这种数学抽象,学会了这个数学的本领,那么再遇到十只羊在羊圈里,又跑进了五只羊,那么他能马上就能计算出是15只羊。试想,如果不具备这种数学的本领,那么他只能大眼瞪小眼,晕晕乎乎了。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化人(事物)”。

“数学文化”既然是一个过程,因此如果在高考命题中要渗透“数学文化”的话,它的立意应该就在“数学化人”与“人数学化”两个方面,只要能够体现出这两个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就可以看成是体现了数学文化。

例如:已知车跑的路程越远,消耗的油越多,请你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种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题目就考察学生“事物数学化”的,就能从答案中看成学生是否有数学文化,这个题目就是渗透了数学文化。

再如:你现在已经学习了直角坐标系,已经对直角坐标中点的坐标非常清晰了,那么请你给出斜坐标系下点的坐标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去类比直角坐标系得出斜坐标系,这个过程就是考察学生能否用数学的本领去解决未知的领域,就是对“数学化人”的考察。这个题目也可以看作是渗透了数学文化的。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提倡把数学文化渗透到试题当中,但也不能片面地认为就是简单地把一个古文数学材料中的一段话搬过来,整合到题目中就是体现数学文化了。前几年全国卷有一个题目,就是把九章算术的一段古文拿过来,然后再用白话文解释一番,事实上解题中没有几个学生去看那段古文,大部分都是直接看白话译文,看完白话译文就能马上做题。试问“这段古文除了给人感觉很酷外,还有多大的用处呢?”。当然,这种方式可以理解成是把传统中华文化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但笔者认为这种方式是一种拼盘式行为,它渗透的是中华传统文化,考察的是日常教学中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结合的情况,但数学文化(以数化人与人数学化)的渗透不够。提倡对数学文化的考察,需要编制出能考察“过程”的题目,这需要命题专家潜心琢磨。

理解数学文化,就要从“过程”的角度去理解,无论是命题者,教材编写者,还是我们一线数学教师,都是下一步需要重视的。尤其是新课标修订者和新教材编写者,更要重视。以马上要面世的新教材为例,如果所选题目还是以前风格,所选例习题不能体现数学文化的过程性特点的话,那么其成功性与否就值得怀疑。那局面将是“高考命题者说一套、教材编写者自成一套、课标又一套”,这三套将会让一线教师无所适从。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

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有什么区别

从试卷结构上来看,以前四川卷选择题10题,全国卷12题,四川卷填空题5题,全国卷4题,四川卷解答题6题,全国卷5题+3选1(2017年变成2选1)。从均分上看,全国卷得分略低,但四川卷最难的圆锥曲线、导数比全国卷更难,全国卷有利于数学中上同学考出好成绩。

全国卷和四川卷考察主干知识基本相同,全国卷在三角函数、数列两个内容中考一个解答题,四川卷则两个内容都要考。四川卷边缘化的正态分布、线性回归、独立性检验、积分,在全国卷中各年均有考。

高考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的区别在于,考试说明比考试大纲要求更高更细致,但是从大体上来说,两种区别不大。

2017高考考试说明(参考中国教育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高考大纲》):

文章标签: # 数学 # 文化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