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高考语文试题研究_新高考语文试题研究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1.我要2011高考全国卷一语文答案解析,是解析还有文言文翻译,谢谢如何科学命制高中语文试题一、追本溯源,弄清命题依据熟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四川高考考试说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标准A、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
1.我要2011高考全国卷一语文答案解析,是解析还有文言文翻译,谢谢
如何科学命制高中语文试题
一、追本溯源,弄清命题依据
熟悉《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四川高考考试说明》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
A、课程性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B、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C、课程目标
1.积累·整合
2.感受·鉴赏
3.思考·领悟
4.应用·拓展
5.发现·创新
D、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足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二、掌握规律,把握川卷特点
1、语音不考查声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挟持/提携 狙击/笑容可掬 发酵/窖藏 角色/诀别
B.着想/着急 弦律/垂涎三尺 劣质/趔趄 日蚀/谥号
C.骁勇/枭雄 纨绔/绾起长发 龟裂/瑰丽 给予/济世
D.商铺/曝光 刹那/名山古刹 伉俪/亢奋 联络/奶酪
解析
A项依次读xié,jū,jiào,jué。
B项依次读zhuó/zháo,xuán/xián,liè,shí/shì。
C项依次读xiāo,wán/wǎn,jūn/ɡuī,jǐ/jì。
D项依次读pù/bào,chà,kànɡ,luò/lào。
2、基础题不考文学常识、标点符号
3、病句题侧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句式杂糅
2013年
A.市防汛指挥部指出,今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有关部门要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城市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把防汛部署落到实处。(成分残缺)
B.青铜器馆门窗的构成是由磨砂板和防砸板两部分组成,磨砂板可隔绝紫外线,防砸板有强大的抗砸击功能,均按古建筑保护要求设计安装。(句式杂糅)
C.日前国家发布司法解释,明确危害食品安全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如将“地沟油”用作食用油等行为,根据刑法相关规定将被定罪。
D.2013年财富全球论坛是成都自改革开放以来举办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盛会,是成都推进和发展国际化建设进程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搭配不当)
2012年: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语序不当)
B.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C.1999~2011年间,我国造林6643.36万公顷,人工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率和森林病虫害等依然十分严重,令人担忧。(搭配不当)
D.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大学生文艺汇演,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与创造活力,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类歌舞表现了民族团结和热情奔放。(搭配不当)
2011年:
A.今年暑假,我市将举办第12届中学生运动会,我校参加这届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句式杂糅)
B. 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每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成分残缺)
D. 为增强全体员工的文明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我省某商业银行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在本系统内广泛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搭配不当或者不合逻辑)
2010年:
A.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对于任何一个扮演他的演员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搭配不当)
B.我国计划在2011年向太空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实验,这一消息引起世界各国极大关注,被全球各大媒体争相报道。(成分赘余)
D.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原因:一是十八个对口援建省市支援的结果,二是灾区干部群众自力更生所取得的成绩。(句式杂糅)
4、文言文坚持考查虚词运用,不考信息筛选
5、文言翻译不考查省略句,倒装句只考宾语前置
6、诗歌选材比较狭窄
7、比较青睐仿写题
8、力图用教材出题
9、现代文阅读材料倾向文化散文
10、作文命制逐渐和全国接轨
三、科学命制,注意考点分布
注意考点之间、考题之间内容不要有交叉。
1、现代文阅读的词语和基础知识题
2、文言文阅读题翻译和实词理解之间,翻译和简答题之间
3、作文和现代文阅读之间
4、默写和现代文、简答题之间
写出详细的试题分析
考题分析示例(2009年四川高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遮蔽/弊端 囹圄/聆听 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 惊蛰/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侍候/吞噬 吉祥/捷径 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 矗立/抽搐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答案D
试题分析
第1题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电脑用拼音输入汉字更是广大高中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2009年四川卷语音试题选择的均为常见或比较常见的词语,其中考查读音的汉字也不冷僻。此外,今年试题考查的普通话字音,均为声母或韵母容易读错的字,不涉及声调问题,这也与往年尽量减少声调干扰的考虑一致。试题只要求识记字音而不要求拼写。试题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形声字、音同音近字、形似字,考查的是常用字甚至是最常用字的读音;注重考查形声字和多音字的读音。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对多音字来说,义不同则音也不同。
本题给考生提供了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四组词语,每组中都有三对形近或者音近的加点字,要求考生辨识其中三对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试题中所选的加点字,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容易读错的字,其中包含了一些四川人说普通话容易读错的字。此题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我省推广普通话的实际,引导我省中学语文教学重视提高学生说好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能力。
本题正确选项是D项。本题词语正确读音如下:
A项,遮蔽bì/弊端bì 囹圄líng /聆听líng
不屈不挠náo/饶有情趣ráo
B项,隽永juàn /眷念juàn 惊蛰zhé/桎梏gù
喟然长叹kuì/功亏一篑kuì
C项,侍候shì/吞噬shì 吉祥jí/捷径jié
溯流而上sù/夙兴夜寐sù
D项,瓦砾lì/隶书lì 矗立chù/抽搐chù
锲而不舍qiè/提纲挈领qiè
四、小心求证,避免知识有误
最容易出现的失误
1、基础知识
语音
汉字(出现两可的,最好回避,实在不行,选最常见的)
病句题容易出现争论
2、小阅读选择题
3、关于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注意各家各派的讲法有区别。如焉、则,而的修饰和连动关系。
以“则”为例:2006年重庆高考《张养浩传》: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B、昼则默诵,夜则闭户
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C、不得已而为盗耳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D、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其中B项换成“项庄则入前为寿”或者“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4、默写超出范围:李商隐《锦瑟》多次出现在默写题里
五、与时俱进,研究考点变化
推断能力不再考,增加探究能力考查
六、反复检查,力求不出硬伤
标点符号、题号、加点词语
七、命题四难,尤以作文为难
1、选材难:特别是现代文大小阅读题材料,其次的文言文、诗歌阅读材料,语言运用题材料。
2、设问难:选择设问角度
3、答案难:拟出较为合理的参考答案。
万里桥江上习射
陆游
坡陇如涛东北倾,胡床看射及春晴。
风和渐减雕弓力,野迥遥闻羽箭声。
天上欃枪端可落,草间狐兔不须惊。
丈夫未死谁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
注:1、万里桥,在成都锦江上。此诗写于淳熙四年(1177年),诗人被攻击为“燕饮颓放” ,遭到落职处分后。2、欃枪,彗星名,古人认为它的出现主有兵乱,这里代指金人。3、一笴下百城,典出战国鲁仲连。田单攻聊城不下,鲁仲连给燕国大将写信,用箭射到城里,创下一箭书退敌百万兵的奇迹。
(1)试简要分析首联在结构上的作用。(4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1、(1)开篇写景,大处落笔,将静的“坡陇”比喻成奔流的波涛,这扩大的境界,跃动的形象,为全诗设置了背景,创造了气氛;(2)第二句是说正当一个晴朗的春天,我坐在交椅上看江上将士演习射箭。一方面点题,一方面又为下文埋下伏笔。
2、(1)诗歌颔联和颈联写将士们认真练习射箭,正可击退金人的南犯,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宏愿,反映了诗人对恢复中原的执著追求。
(2)尾联抒咏壮志,他年有机会,也能像鲁仲连那样建立“一笴下百城”的功绩,表现出诗人心怀国事,不计个人得失的可贵品格。
4、作文命题难
(1)材料作文
材料来源:
社会时事型,如:2013年12月3日,一天之内,“东北大妈被撞连续剧”在网络上引起关注。3日上午,网友发布“12月2日,北京街头,东北大妈摔倒被扶,反去讹诈扶他的外国小伙,小伙子急哭”的配图新闻,很多网友指责大妈给中国丢脸;当天下午,又有人传出“小伙子用中文骂大妈”的视频,网上出现争论;当天晚上,北京警方发布录像,证实“在2日10时许,一辆载有两人的摩托车在拐弯时,与正在行人道上行走的女子相撞”,并查明“该外籍男子系无证驾驶,所驾摩托车无牌照,已于当时暂扣了肇事摩托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将依法处罚”。至此,“讹诈大妈”李女士才得到清白,网民开始炮轰最初的图文发布者及对此进行报道的媒体。
文学作品型,如材料:假如我能阻止一颗心碎\我的一生就不会虚度\假如我能缓解一条生命的疼痛\或者平息一种痛苦\或者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再次回到巢中\我就不会虚度——《狄金森诗选》
理论观点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当我们随着新闻媒体的喧哗,对事件中的角色指指点点时,我们不是在聆听他人的心事,只是习惯不断的发言。(蒋勋)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尼尔·波兹曼)
(2)命题作文
《一步与一生》
《总有一种期待》
《好人的温度》
《在现实的天空中飞翔》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
(此为泸州市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讲座提纲)
我要2011高考全国卷一语文答案解析,是解析还有文言文翻译,谢谢
摘 要反思现代文阅读测试,存在着五大问题:一、测试重心不准,语文本味淡化;二、信度效度不高,内容分布偏颇;三、能力层级模糊,探究试题失真;四、批判思维欠缺,多元解读消弥;五、文体测点不准,阅读习惯异化。系统剖析与批评这些问题,或有利于未来的命题建设。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反思 命题建设
多年来,对于现代文阅读测试一直研究、探索得不够深入。本文试图汲取教育测量学、思维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系统剖析与批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中的相关问题,以期利于未来的命题建设。
一、测试重心不准,语文本味淡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小阅读题总是以社科文、自科文的内容理解为测试重心,实际上完全淡化了语文学科的本味,偏离了语文学科的本体与实质。比较明显的是自科文阅读题,混淆了普通阅读和专业阅读的界线。这种只有相关专业人员才能阅读和只有他们才可能读到的文本,拿来给我们这些可能一辈子都在进行普通阅读的考生进行阅读,有什么阅读价值?让考生到完全缺乏经验支撑的构不成对话关系的阅读沙漠中去找寻答案,除了发挥他们那种本能的“求生意识”,还有什么意义?此题背后的支撑性知识应该首先是读懂文本的经验性知识,然后是有关阅读的知识和技巧。但历年此题所选的文字几乎都是深奥的专业研究。阅读这样的文章,只有识字量这一种语文知识在支撑着,而由这些汉字所组合的话语系统对考生来说却完全是陌生的,学生们固有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并不能为阅读这样的自然科学论文进行支撑,所以说这不是语文试题,倒是自然科学试题。考生完成这样的题目,不是在调动着他十几年中渗透在他们脑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而是在扮演着儿时捉迷藏时那个“捉人”的角色,在一个非常低的甚至是本能的层次上进行信息的搜寻。因此,答对了题目并不见得这个考生的语文水平就高,答错了也不见得他的语文水平就低。
再说试卷中的文学作品阅读,不少考题赤裸裸指向于文章的主题。这样的试题也是只注重选文的内容而忽略其言语形式。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言语形式的重要性。其他学科通过言语形式掌握了内容之后,就可以得鱼忘筌,把言语形式抛在一边;语文学科正好相反,它是通过理解文章内容来掌握表达特定内容的特定的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阅读测试的重心,可是上述考题对言语形式的考查几乎是一片空白。
不仅考试如此,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不乏这样的设问:“这篇课文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意思?”“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一些新编的语文教材,更是设计了大量的主题活动,围绕自然、社会、科学、艺术等话题,要求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虽然这些活动,也要求学生查阅文字资料,有的也要求写出 调查报告 或进行口头演讲,但活动设计的重心,并不在母语教育本身,而在了解社会、感悟人生、体验自然、贴近艺术这些主题。有人批评这种貌似语文但其指向却在语文之外的语文教学为“泛语文”、“反语文”。这种不良现象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与语文阅读测试之间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且愈演愈烈!
二、信度效度不高,内容分布偏颇
教育测量学告诉我们,考试需要讲究测试信度,中、高考更需如此。测试信度也叫测试的可靠性,即测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测试成绩是不是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语文水平。测试信度取决于试题本身的可靠性和评分的可靠性。试题本身是否可靠主要取决于试题的范围、数量、区分度等因素,评分是否可靠则要看评分标准是否客观和准确。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在这两个方面,又做得如何呢?
2009年福建卷选用《中国青年报》《寂静钱钟书》一文作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测试材料。该文作者周南试做了一遍题,在总分15分中只拿了1分。尤为荒谬的是,一个被作者认为“说出了我内心最真实意图”的选项,答案居然是错的。诚然,阅读是一种二次创作,读者可以对作者的原意进行超越和拓展;命题者需要结合很多客观因素的实际进行拟题,最终形成的考题可能超出作者最初的创作思想或意图。但是文本作者与命题者之间的认知差距怎么这么大呢?退一步说,既然出题者可以完全超出作者最初的思想或意图作自己的“另行理解”,那么,考生同样有充足的理由完全否定阅读题的标准答案。因为考生同样首先是作为读者出现的,他们有权以自己的思想观念对作为阅读考题的文章进行二次创作,也有权做出自己“另行理解”的答案。但是,阅卷老师偏偏把命题者提供的答案奉为圭臬,其考查信度到底有多高呢?2009年湖南卷散文阅读最后一题:“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连阅卷教师也非常无奈地说:“这道14分的赏析题是湖南卷的鸡肋,阅卷时已经难见区分度。”
一些语文行家做不好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主要原因在哪?不是试题的范围、数量、试题的区分度等因素出了差错,就是评分标准不准确。2007年,四川一所重点中学20多位中学语文教师做高考语文试题,居然许多答案与命题者提供的答案不相符合。重点中学的语文教师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不少还是资深教师,怎能如此出错呢?很简单,其答案并不准确。这一年四川卷散文(赵丽宏《烟火的变奏》)阅读15题中问:为什么说“战争的‘噩梦’与眼下的美妙火焰没有关系”?这话在文中并无深意,“烟火”是眼前景象,“战火”是联想情景,一实一虚,两者“没有关系”。但其命题者的答案却说:“炮火是战争、灾难和死亡的象征,焰火是和平、欢乐、繁华的象征;它们分别指向人类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两个极端。”这样的回答真是答非所问。人类生活的两个极端就必然没有关系吗?“焰火”的和平环境可以是“炮火”的战争代价换来的。测试信度如此之低,那些语文教师怎么能够“考正确”呢?
再说测试效度,即测试的有效性,是指一套测试对应该测试的内容所测的程度。也就是说,一套测试是否达到了它预定的目的以及是否测量了它所要测量的内容。一个测试即使对某个目的具有一定的信度,但它不一定是有效的;而一个测验对于某个目的是有效的,那么它一定是可信的。现代文阅读测试更要保证较高的测试效度,其内容的分布更要体现全面考查语文素养的要求。然而,不少现代文阅读题却不能做到这一点。如2010年四川泸州中考阅读题《雪地里的迎春花》,10分考查对内容的理解,4分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一道14分之多的小说阅读题,考查重点局限在两个方面,而典型化的环境、个性化的语言及相关词语、句子都没有考到。与之相反,2010年四川眉山中考试卷《父子应是忘年交》四道阅读题基本都是考查词语、句子。其中,第25题解释题目中“忘年交”这个名词,第28题中有三小题考查语句作用,而27题、30题都在围绕“忘年交”设题,要么回答“父子之间成为‘忘年交’后,‘我’与儿子是怎样相处的”,要么“探究你与你的父母是忘年交吗”?中考卷其测试效度如此之低,它们会给今后中学生阅读产生什么影响?
三、能力层级模糊,探究试题失真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语文新课标对探究性、创造性的重视,中、高考更加注重考查阅读过程的积累,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视学生知识的迁移拓展,其中,现代文阅读能力层级的考查即确定了“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项。基于此,一些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便常常在题干中直接使用“理解”、“赏析”、“分析”等词语,以示紧扣《考试说明》的能力层级。其实这些所谓层级是“胡子连着辫子”的,不能清楚地分开,以致陷入模糊状态。比如2008年天津卷散文(《敦煌》)阅读三道题:
19.综观全文,如何理解“这是历史的另一种写法”?
20.赏析本文第五自然段画线的文字。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如果把三道题中的能力层级动词互换一下,好像也不会影响命题意图与答题内容。命题中的能力层次含糊不清,主要源于《考试说明》界定不清;《考试说明》界定不清,主要源于它照搬与沿袭了上世纪50年代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中的一个维度分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到了本世纪初,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系统已经发展到“知识”和“认知过程”二维框架。其知识是指学习时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四个类别――事实、概念、程序和元认知;其认知过程则包括六个类别――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总计有30个具体类别。运用洋人的东西本不是坏事,但要注意人家扬弃的过程,应当吸收人家更新后的成果。
再说“探究”,虽不是布卢姆等人的东西,但还是名不副实。2009年扬州语文中考试卷第23题,2010年江苏、安徽、福建三家试卷第14题,题干中都标明“探究”一词。但是,若把三道题中的“探究”字眼换掉,改为“写出”、“理解”等动词,好像也没有什么异样。题干中写有“探究”,不代表考生会去“探究”,因为探究的价值在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方略与过程,而不在于简单地呈现结果。所以,探究题一旦放到考试卷中,就不是探究题了。如果一定要说这也是“探究”,那么考生每一道题目的回答都是在进行一种探究,都是在和文本、试卷命制者、阅卷者进行对话。
还有,有些所谓探究题难度也太小,如2007年宁夏/海南卷要求“探究”林冲的身份、性格和心理就比较浅,只要写出人物身份、性格和心理就可得满分。这种非常容易的考题不仅失去了探究的价值,还会造成考生在未来真正探究中的浮躁心理。
四、批判思维欠缺,多元解读消弥
“批判性”这个词源于希腊文“kritikos”,意思是辨别力、洞察力、判断力,引申义有敏锐、精明的意思。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理智的怀疑和反思的态度”。综观多来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似乎只有两题有一点检测考生批判思维的味道。其一为2009年扬州中考试卷23题: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少年”,有人认为是“老人”,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内容说说理由。其二为2009年宁夏/海南卷11题第(4)题: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其实,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有不少可供我们测试考生批判性思维的资源,只是命题者还不善于从中挖掘。如2009年试卷,其中属于主旨值得反思的,有全国卷《孕妇和牛》一文中的虚假牧歌;属于思维单向缺陷的,有四川卷中《抗生素滥用》;属于论证逻辑欠严密的,有福建卷中《尺度》的随意发挥;属于言过其实的,如江西卷中《木车的激情》关于对木车的赞美、对现代交通的贬斥……如果我们有这方面的意识,考查批判思维的题目是不难命制的。
本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无论中考还是高考《考试说明》根据文学作品多元解读空间较大的特点,明确提出“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然而,在控制误差、弥补主观题目比重增加对高考选拔性损害的观点影响下,文学作品阅读题中多元解读基本消弥殆尽。教育部考试中心对主观题提出“在开放性的前提下尽量客观化”的要求,即“主观题目客观化”。这类试题的评分标准美其名曰“意思对即可”或“根据答案酌情给分”;然而,实际阅卷过程中仍是“采点”不“采意”。这类考题,其答案排斥多元解读,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个性体验与切身感受,不能鼓励考生的创造性解读。另外,多年来“阅读题答案在文中”一说被奉为经典的答题绝招,考生更不会大胆想象与向文外拓展。所以,考生在答题上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倒有点像做变相的填空题,根本谈不上多元解读。
五、文体测点不准,阅读习惯异化
虽然中、高考试卷现代文阅读题中的文体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一些考题忽略了文体的测试要点。
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有客观的研究对象、严谨的思维、独到的观点以及严密的论证过程;因此,其测试要点不应在词句意义的辨析与理解上,而应该专重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表述上,对主要观点的把握以及对论据、材料的判断上,对逻辑思路的明晰上。如2009年全国卷Ⅰ中《释“王”》一文,要读懂这篇文章,这样几个问题是必须回答的:(1)甲骨文的“王”字本意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述的?(2)甲骨文“王”的释义经过哪些阶段?(3)说甲骨文“王即斧钺”的理由有哪些?其中最充分的理由是什么?如果能回答这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便全部读懂了。可是,这份试卷的题目,对上述问题很少涉及,相反,只考了一些段落和词句的理解,显然是抓小放大,测点不明。再如2009年上海卷《专家与通人》,首选测点应该是“文章认为专家与通人的区别在哪里”,或“现在不能成为通人的原因是什么”;但是,五道测试题总是在句子解意、语句填空、“太专”原因、“通人”重要性等方面做文章。
不仅是社会科学类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测试要点,其实,人类创造和使用的每一种文体都有其各自的测试要点。对有的文体来说,形式上的特征甚至更具有本质性,更值得考查。例如,新闻报道文体着眼于最快、最简洁地把新近发生的重要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它的“倒金字塔”式结构就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若是考查学生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不仅仅要考查学生是否读到该新闻报道里的事件等信息,更需要检测学生抓住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恰当运用相应的技能快速、高效地阅读新闻报道的能力,否则,选择新闻报道的价值就不大了。
我们知道,让学生具有流畅自如的阅读能力是中学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如今在上述测试影响下的初中生现代文阅读已异化为类似数理化一样的习题训练,尤其初三、高三第二学期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这样的训练既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不能提高语文成绩,反而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有个性的初、高中生会因为某种训练低效或无效而“自卫性地减少学习时间”,但是大部分学生是不敢违反老师规定的。因此,尽管无效他们还得做一套套试题。他们学习的那种答题的形式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真实的阅读,谁也不会像做现代文阅读题那样去读书。“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已经成为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顽症。学生是为了答题才去那样思考和记忆的,等考试结束,他们就会把所学内容忘得一干二净。更为严重的是,容易使学生形成贻害终身的停顿、指读、逐字阅读、纠缠字词、回视返读、假阅读等阅读习惯。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
(全国大纲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汇总,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
A.逾越(yú) 鸟瞰(kàn)一丘之貉(luò) 栩栩如生(xǔ)
B.溃败(kuì)凹陷(wā) 贻笑大方(yí) 兢兢业业(jīng)
C.咀嚼(zǔ) 桧柏(guì) 罄竹难书(qìng)饕餮大餐(tié)
D.觊觎(jì) 攻讦(jié) 光阴荏苒(rǎn) 心怀叵测(p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字字音”能力,多涉及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难读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等。A项中“一丘之貉”的“貉”读“hé”,不读“luò” (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个多音多义字,也读“háo”(貉子,“貉”的统称),口语读音。B项中“凹陷”的“凹”读“āo”,属书面语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wā”(多用于地名、人名,如贾平凹),属于口语读音。C项“咀嚼”的“咀”读“jǔ”,不读“zǔ”(没有这个读音),这个字是多音多义字,也读“zuǐ”(义同“嘴”,如山咀、壶咀儿);“饕餮大餐”中的“餮”读“tiè”,不读“tié”(没有这个读音),属于难读字。D项所有读音都正确,属于难读字。
点睛这个考点的难点在于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统读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这五个方面。识记读音首先要记忆“难读字”(往往只有一个读音),记熟了就排除这一类,统读字是把混乱的读音定型为一个读音,也可以归于这一类,如“呆板”的“呆”,现在统读为“dāi”;其次是抓住多音多义字、形声字、形似字、口语读音和书面语读音的意义来区分读音,同时还需要积累大量的汉语词汇,考试是用词语来考呀!总之,对于这个考点要采用一个总的原则——音、形、义、词结合,除此别无他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便用恰当的一项是(A)
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答案A
解析“繁文缛节”适用于交往过程中待人接物方面礼节过多,不用于撰写学术论文,属于适用对象错误;“趋之若鹜”属于感情色彩有误,用于消极方面的聚集、集中之意;“不绝如缕”指声音的延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高屋建瓴”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往往用于议论、演讲、文艺创作等方面,符合句意。故选A。
点睛“成语的正确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的重点,年年都出,可见高考语文试题的社会语言导向。现实社会中,成语的运用往往出问题,不是望文生义,就是不知出处、来源、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对待成语的正确运用,是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大原则。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
A、不同的生活习俗、自然条件以及地理环境,使各地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结构方法、造型等方面呈现出淳朴自然,而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B、历时三年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大盘点,其数据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C、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
D、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教风和学风建设,而中小学是人生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这样的活动应着力于中小学就要抓紧抓好。
答案B
解析A句“呈现出……特色(特点)”是一个标准句式,但是又与“有着……特色(特点)”这个句式相杂糅,只能用一个句式,根据整个句子的表意来看,应该用“呈现出……特色(特点)”这一句式。C句“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中“因”这个介词的使用造成了“缺主语”的毛病,去掉“因”即可。D句逻辑有问题,属于“表意不明”,究竟是想说“教风、学风”呢?还是想说“经典诵读活动要在中小学抓紧抓好”呢?实际上是犯了表意上“模棱两可”的错误。这个句子是一篇缩微议论文,从议论文角度来看,是旗帜不鲜明。
点睛语病的辨析与修改是高考语文试题年年必出的一个版块。要养成良好的语感,迅速辨别出语病,对于大多数学生(包括语文老师在内)来说,都是一个难点,是最能反映语文学习成果、语文基本能力的经典性题目。要形成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就必须在长期的说话、写作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从逻辑(语意)和结构(形式)两个大的方面来衡量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要对六种主要语病熟练把握,并能在实际运用中迅速辨别;除此而外,还有啰嗦、重复,“的”字运用,使动句运用,复句运用等方面的问题,有时候还可能涉及到修辞。从广义的语言运用来开,锤炼词语和选用句式都是修辞,只不过这属于消极修辞罢了。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C)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
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
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
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
A. ⑤①⑥②④③ B. ⑤⑥①④③②
C. ⑥④③②①⑤ D. ⑥②③①④⑤
答案C 特别说明,此题高考答案有误(所谓的标准答案为D)。请看下面解析——
解析排列句序题也是高考语文试题的经典性题目,这种试题实际上是“微型写作”,是写作考查的“短平快”。“短平快”自然有它的特点,这个特点就是偏重于逻辑思维(表意)考查,当然也可能涉及语段的修辞、句式、语言特色等问题,但最重要的是逻辑思维的明确性、层次性。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语段是经过润色后形成的,语言运用修改得不错,但是整体逻辑出现了问题(就设置答案来说),若这样出题,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混乱;不知道多少老师要按照所谓的标准答案去给学生讲题,自己又不做思考,照本宣科,或者硬往答案上套,最后以己之混混,焉能使学生昭昭!
下来我们在看本语段的大的逻辑思维以及层次——本段文字主要论述昨天、今天、明天,观点是“经营好今天是关键”——这是每个学生都能看出的。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先从今天说起,这是必然的,因为作者要强调的是“今天”;紧接着自然要论述的就是“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因为昨天已经过去,已经难以决定其好坏(出题人润色文段时略去了这层意思,这是造成设置答案时逻辑混乱的关键!),走向明天才是人生的大方向,而要走向辉煌的明天,就必须经营好今天;最后再论述不能“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实际上强调的依然是“经营好今天”,文路至此,自然接住了结尾一句话,突出了中心。(要说明的是,这样的逻辑层次符合人类认识的一般规律,而给出的答案确违背了这一规律,不能不说是高考试题对广大学生的一大误导!)
再看看文段的“文理”——即语言运用的内在规律,主要体现为虚词、关联词语的“焊接作用”。“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这一句排为第一句,相信大多数学生都能看得出来,但是按照给出的答案往下套,学生就傻眼了,答案既不符合逻辑事理,也不符合“文理”。这一句中既然有“接力处”,下句自然就要顺着这一比喻来论述,那么紧接的句子就应该是“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从逻辑事理来看,接力之后自然是“向前”,怎么会“向后”呢?解析至此,答案自明矣!
点睛“排列句序”实际上就是写作,只不过是“微型写作”而已。既然是写作,就得以写作的规律对待之。首先要弄清文段的性质(即文体),然后在文体大语境的指导下,再注意“事理”“文理”,还要注意文段相应的修辞、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做到这些,这种试题的解答就变得比较简单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 (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见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答案A
解析A项中的“所以”暗示了前后内容的逻辑的关系是因果关系,根据原文来看,这种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作者只是在文中举例说明,在近代时,王国维阐述“意境”时,就是这样认为的。但这并不能表明,“情景交融”的观点就是因为王国维的解释而流行到现在的。
难点解析:“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这句话是文中最难理解的一句话,其实这是一句省略句,根据后文的阐述,我们可以将它还原为“有意境的作品的外延小于有意象的作品的外延”(外延在后文的阐述中阐释为数量的多少),因此C项的理解是正确的。
点睛社科文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试题必出题,也是体现语文基本能力的经典试题。关于文中重要词语(即重要概念)的理解,可能是概念的理解,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如这一题A选项中的“所以”(因果关系)、“B”选项中的“因而”(因果关系)、D选项中的“所以”(因果关系);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意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答案C
解析从原文来看,作者在第三段现提出“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接着再举陶渊明的例子,接着说“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这句话中的“寻找、发现、体验”表明艺术家不一定就认识到这种意味,况且原诗句有“欲辨已忘言”,只能说明陶潜对这种意味有所体验、察觉,但并不能说他认识到自己身处有意味的世界;而选项C则绝对认为陶潜已经认识到了,显然是犯了绝对化的错误。解决这道题的技巧在于运用排除法,B、D两项一般都会排除掉,A项只要认真对照原文,即可看出其意思与原文出入不大。故选C。
点睛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考点表述为“辨析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题目的各个选项就是对文章内容的筛选,A、B两项都谈中西方艺术的区别,这是文中非常重要的信息;C项是论述“意味”这个重要概念时所举的事例,D项则是文末对“意境”这一重要概念的再认识,再验证。解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分清选项涉及文章内容的层次。就此题来说,四个选项涉及到文章中两个大的方面内容的理解——东西方艺术的区别、意境和意味的理解;但选项C则涉及的是对意味这个概念进行论述时的事例的理解,这种考查就深入了一步,层次更高。从所举事例的上下文来判断,不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答案B
解析B选项中的“两种”一词,在文中根本找不到,文章并没有说“意味”的分类,这种理解显然是对文意的曲解。
点睛“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这一考点实在文章内容范围内进行的,其难度并不是很深,所以有一部分同学对考点有些发怵,这是不必要的。从做题的实践来看,A、D两个选项一般都能排除,涉及的是文章两个大的方面内容的理解——东西方艺术的区别和“意境”的理解。C选项理解比较难,又涉及的是文章细部内容的理解和判断,但回到原文相应文字对照,就能发现,所谓“工”“妙”,明显是从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的,大意是对的;注意到相应文段的“杜甫则太逼真了”,我们就会意识到选项C明显是要我们理解“工”“妙”二字的评价在西方艺术家眼里就是谁“工”谁“妙”?很显然恰恰相反。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熊鼎,字伯颍,临川人。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陈友谅屡胁之,不应。邓愈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乃留愈幕府赞军事。母丧除,召至京师,授德清县丞。松江民钱鹤皋反,邻郡大惊,鼎镇之以静。迁起居注,承诏搜括故事可惩戒者,书新宫壁间。舍人耿忠使广信还,奏郡县官违法状,帝遣御史廉之。而时已颁敕书,丞相李善长再谏不纳,鼎偕给事中尹正进曰:“朝廷布大信于四方,复以细故烦御史,失信,且亵威。”帝默然久之,乃不遣物史。洪武改元,新设浙江按察司,以鼎为佥事,分部台、温。台、温自方氏窃据,伪官捍将二百人,暴横甚。鼎尽迁之江、淮间,民始安。平阳知州梅镒坐赃,辨不已,民数百咸诉知州无罪。鼎将听之,吏白鼎:“释知州,如故出何?”鼎叹曰:“法以诛罪,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释镒,以情闻,报如其奏。宁海民陈德仲支解黎异,异妻屡诉不得直。鼎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是秋,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复以鼎为佥事。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鼎欲稽官吏利弊,乃令郡县各置二历,日书所治讼狱钱粟事,一留郡县,一上宪府,递更易,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八年,西部朵儿只班率部落内附,改鼎岐宁卫经历。既至,知寇伪降,密疏论之。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鼎既行,寇果叛,胁鼎北还。鼎责以大义,骂之,遂与成及知事杜寅俱被杀。
(节选自《明史?熊鼎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元末举于乡,长龙溪书院 长:执掌
B.江西寇乱,鼎结乡兵自守 结:聚合
C.邓愈镇江西,数延见 延:招聘
D.乃留愈幕府赞军事 赞:辅佐
答案C
解析C项中“数延见”一句大意是“邓愈要见熊鼎”,据此来理解,“延”应该是“邀请、延请”之意。
点睛“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是每年必出题目,可能全都是“实词”,今年的题目即如此;可能实、虚词都有,也可能只有虚词。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考查是动态语境中的辨析,要理解动态语境中的陌生意义,就必须注意上下文语境,注意整个语句的理解,而不是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其次要注意文言实词知识的灵活熟练运用,最起码要熟练掌握文言实词知识,比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知识。解题方法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直接选,对于同学们来说,排除法似乎更可靠。比如本题的“长”读“zhǎng”,通“掌”,无论知识还是文句理解,都非常熟悉,便立即排除之;“结”在“结兵自守”中显然是“聚集、聚合”等意,也可立即排除;“赞”在“留幕府赞军事”句意中显然是“辅佐、协助”等意,亦可立即排除。最后要注意古代文化常识,现代汉语词汇积累,这些都是能够迅速做出判断的必要知识。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D)
①太祖欲官之,以亲老辞 ②复以细故烦御史
③吾敢畏谴,诛无罪人乎 ④乃逮德仲,鞠实,立正其罪
⑤按历钩考之,莫敢隐者 ⑥知寇伪降,密疏论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答案D
解析“筛选文中的信息”这个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这是由于所选文言文多采自史传文,而史传文都是评述某个人的生平事迹的,这就决定了“筛选文中的信息”考点的高频率出现。本题中①反映的是主人公辞官不就的品德,②是主人公说的话,说的是朝廷命令御史查察,④反映主人公判案迅速,都与题目要求不合,故选D。
点睛这种题目的解法主要是排除法,且很快很准确,比如一看①马上就可排除之,于是就只剩下C、D两项了,再看看②又能迅速排除C,很快就可选出答案。考试过程中必然要讲求点儿效益,而排除法的运用帮助很大,效果也很明显。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熊鼎卓有才能,处变不惊。他深受邓愈器重,留在邓手下任职;为母亲守孝后担任德清县丞,其时松江有人叛乱,邻郡惊恐,他冷静地控制了本县局面。
B.熊鼎思虑周详,维护朝廷威信。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上已颁发敕令,此时又要查究;熊鼎认为朝廷应当取信天下,不应为小事出尔反尔,皇上这才作罢。
C.熊鼎治政有方,坚持依法办事。分管台、温事务时,他迁走凶恶残暴的官将,百姓方才安定;平阳知州梅镒被诬贪污行贿,他听从民意,依法予以释放。
D.熊鼎面对威逼,表现出凛然正气。朵儿只班率部投靠朝廷,熊鼎察觉其中有诈,不久叛寇果然作乱,并胁迫他北还,他维护正义,责骂叛寇,最终被杀。
答案B
解析B选项违背文意。文中说的是广信郡县官员违法,皇帝却要颁发敕令表彰,而不是查究,也没有出尔反尔;李善长也为此事上奏进言,皇帝不听,熊鼎与给事中伊正进言,皇帝默然良久,这才不让御史送去敕令。
点睛“归纳内容考点,概括中心意思”是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重点。文言文关于这个考点的设题最难,排在三道题目之后,就是明证。但相对于现代文阅读鉴赏来说,能力层级还只是C级“综合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都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只要找准原文所在文段、层次,仔细对照,这种题目实际上不难。
第Ⅱ卷
四、(23分)
11.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鼎至,奏罢不职有司数十辈,列部肃清。
译文:
(2)帝遣使慰劳,赐裘帽,复遣中使赵成召鼎。
答案(1)熊鼎到任,上奏罢免了不称职的官员数十人,各部贪官污吏得以肃清。(2)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赐给他裘皮帽子,又派遣中使赵成召回熊鼎。
解析(1)句中难点有“奏罢”“不职”“数十辈”“列部”,这些都是理解句子的关键,“奏罢”是两个词,“上奏并罢免”之意;“不职”意为“不称职”,是“不称职”的省称;“数十辈”难理解关键是“辈”字难理解,其实根据文章大意,很容易理解为“数十人”;“列部”就是“各个部门”之意。整体理解句子,抓住上下文,特别是上文“山东初定,设按察司”,就能理解主人公去山东上任,主要是监察官吏。(2)此句几乎没有什么难理解的词语,对译即可。
点睛“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这个考点年年必考,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考查。要做好这道题,就必须养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如“单音词”意识,利用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内容的意识,自觉运用“实、虚词知识,句式知识、史传文知识”的意识,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沟通的意识,古今生活沟通的意识。尤为重要的是整体阅读理解的意识,不注重整体理解,就可能从开始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