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比较 教育比较
余姚中学2013年高考第一批录取,余姚中学2016高考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暑假里,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抵达,据不完全统计,镇海中学有66人进入北大清华,260人被知名牛校录取。其中还诞生了一个史上最牛高考班,44人中29个考上北大清华。全省高考前十名,镇海中学占一半,而此前,这所学校已连续三年包圆了浙江的文、理科状元,可谓神奇。也怪不得每年出高考成绩的那一夜,北大清华的招生办老师都会在镇海蹲点,分数一揭晓,连夜上门做工作,抢生源!令人赞叹的是,这片土地上不单单只有这匹独角
暑假里,高考录取通知书陆续抵达,据不完全统计,镇海中学有66人进入北大清华,260人被知名牛校录取。其中还诞生了一个史上最牛高考班,44人中29个考上北大清华。
全省高考前十名,镇海中学占一半,而此前,这所学校已连续三年包圆了浙江的文、理科状元,可谓神奇。
也怪不得每年出高考成绩的那一夜,北大清华的招生办老师都会在镇海蹲点,分数一揭晓,连夜上门做工作,抢生源!
令人赞叹的是,这片土地上不单单只有这匹独角兽,效实中学、鄞州中学、余姚中学、慈溪中学、宁波中学每次高考完晒成绩单,超过一本线的比例都叫人目瞪口呆。
那么,宁波人为什么这么会读书?
这还要从宁波老海曙的文脉之地——南塘河畔讲起。
1047年,一名27岁的小官员,风尘仆仆,从淮南来到了当时还是穷乡僻壤的海滨小城鄞县。当县长的三年时间里,他疏浚了东钱湖,在北仑建王公塘,也在天一阁留下许多诗文。
这个人就是王安石,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画像
在宁波为官期间,王安石发现当地人不爱读书,于是请来了五位大咖出山,史称“庆历五先生”。
他们开办学校,确立了甬上的教化和师道,几年后宁波就有人中进士了,一大批人到朝廷当官,到南宋,更是“满朝朱衣贵,尽是四明人”。可见宁波人在朝中的地位。
其他官职不去说,从宋朝到清朝,宁波一共出过13位“教育部长”(国子监的“祭酒”一职)。最早的一位叫丰稷,干过北宋的教育部长,就是前面五位大咖的学生。
大咖中有一位叫楼郁,在宁波南门外开了家城南书院,书院里有一名学生叫袁毂(gǔ),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一次参加考试,考了个第一名,第二名是苏东坡。
袁毂官至正五品,是个有老海曙情怀的人,他看中南塘河边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就买房住了下来。
他有个曾孙叫袁燮(xiè),也是会读书当上了教育部长,我们熟知的“含糊其词”、“不厌其烦”、“融会贯通”等成语都是从他的文章里摘来的。
那个年代,没有歌手明星,人们最崇拜的就是读书人,袁燮和他的三个大学同学一起,成立了超级明星组合——“淳熙四先生”,晚年喜欢在月湖讲学,粉丝无数,地位相当于现在的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有多红?
留下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曾非常羡慕地说过:“一时师友,聚于东浙。呜呼,盛哉!”
可见在古代,能住在老海曙就是件令人羡慕的事。
袁燮撰写的《?斋集》
也是从这时起,宁波有了四明学派,主要活动场所就是老海曙市中心。四大天王之一的袁燮也一直定居在南塘河边,也常常去城南书院上课。
经过先生们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到1214年,宁波学风披靡,人才辈出。这一年,袁燮的第二个儿子袁甫经过九天七夜的考试之后,中了状元。
和他父亲一样,袁甫子承父业,也干过一任教育部长,并修缮了中国两大著名书院:庐山白鹿洞书院、贵溪象山书院。
袁甫在修书院的同时,宁波街头有个7岁男孩正在蹦蹦跳跳唱儿歌,他叫王应麟,后来编写了影响中国近千年的《三字经》,这个三字歌,最初的用意只是为了教他自家的小孩读书。
王应麟画像,号深宁居士
到明代的时候,宁波常常在全国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一下子出了8位“教育部长”。
前面这家子姓袁的,自然成了宁波的名门望族,因为一直住在南塘河边,史称南门袁氏,直到现代,还出过新中国中央**局的第一任局长袁牧之。他们家办过一个学堂,就是日后的南郊路小学前身,1998年并入尹江岸小学。
东影厂长袁牧之(中)
巧的是,无论是五位大咖,还是四大天王,他们都看中了南塘,依河畔而居,数百年间在此办学施教。
悠悠数千年,无数人才听着南塘河的流水声长大,古桥、墙门、鼓楼、三市千年宁波史,半部在海曙。
哪怕到了现在,老海曙依旧是宁波的正中心,配套成熟,教育优越,环境宜居,出门逛个街走走就到了。
北辰担当杭州G20峰会运营商
南塘河边多豪杰,纵使英雄也留恋。
看中这片文脉之地的,不止是五位大咖、四大天王,还有来自北京的国企北辰实业,2016年拿下当时的海曙地王,决心好好经营一番。
这支有着国家荣耀的国匠团队,在天一阁寻找创意灵感之后,于今年在南塘河畔为宁波人献上了一座北宸府。
如果你感念南塘河边出望族,迈得出世界,却离不开海曙。
不如到这里看一看,国匠品质、国礼服务、三大智能系统,北宸府满足名门望族们对精工豪宅的需求。
看过之后,或许你会想:不如就留在老海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