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山东高考2021文科,山东文科高考答案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真题答案什么时候公布2.山东高考满分是多少分3.山东高考480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4.山东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科综合高考答案一般会在考后一周内公布。一般情况下,高考答案一般会在考后一周内公布。高考结束后,非官方机构会及时公布各科目的高考答案,但不一定准确。而准确的官方高考答案要晚几天才会公布。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都用什么卷高考全国甲卷:(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使用省份:云南、四
1.高考真题答案什么时候公布
2.山东高考满分是多少分
3.山东高考480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4.山东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科综合
高考答案一般会在考后一周内公布。
一般情况下,高考答案一般会在考后一周内公布。高考结束后,非官方机构会及时公布各科目的高考答案,但不一定准确。而准确的官方高考答案要晚几天才会公布。
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都用什么卷
高考全国甲卷:(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使用省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西藏
高考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
高考全国乙卷:(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使用省份:山西、安徽、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江西、河南
高考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
新高考全国Ⅰ卷:(3+1+2/3+3)
使用省份: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河北、江苏、福建、浙江
高考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等。
新高考全国Ⅱ卷:(3+1+2/3+3)
使用省份:辽宁、重庆、海南
高考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
自主命题卷:(3+3)
使用省份:天津、上海、北京
高考试卷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
高考试卷为什么各省不一样:
1.不同省份使用的教材存在差异。
受限于历史原因,原先不同省份之间使用的高中教材,存在一些差异。
教材不一样,必然造成内容编排、知识要点存在差异,从出题角度来说,考察重点也会有所差异,所以使用同一张试卷考试,既不科学又不公平。
2.不同省份之间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
即使是使用全国卷的地区,国家也作了区分。高考是个选拔性考试,如何有效区分出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分别去到对应的高校,是必须考虑的。
高考真题答案什么时候公布
一样。
从山东省实行新高考政策之后,不再文理分科,数学试卷也不存在文理之分,都是统一的,所以是一样的。
数学[英语:mathematics,源自古希腊语μ?θημα(máthēma);经常被缩写为math或maths],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
山东高考满分是多少分
高考真题答案一般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公布。
具体时间通常由各地教育部门或考试机构发布。考生可通过官方网站、媒体等途径获取答案及成绩查询信息。以下将就高考真题答案公布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高考真题答案通常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内公布。具体时间可能因各地考试安排、审核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正常情况下,考试结束后,各地的阅卷工作都会紧锣密鼓地展开,然后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阅卷和审核,最终确定分数和答案。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耗时数周甚至一个月以上。
高考真题答案公布通常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官方网站:各省市招考委员会或考试机构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答案和成绩查询等相关信息。
2.媒体报道:一些媒体会及时报道高考答案公布的最新进展,考生可通过关注新闻媒体来获取相关信息。
3.短信查询:一些考试机构也会通过短信服务向考生提供答案查询的服务,考生可通过短信方式查询自己的成绩和答案。
高考真题答案公布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试卷解析:一些教育机构或教育专家会对高考试卷进行解析,分析各个科目的难点和重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2.正确答案:公布各科目的正确答案,供考生对照自己的作答情况,了解自己的成绩和水平。
3.成绩查询:提供成绩查询的渠道和方式,让考生及时查到自己的成绩和排名。
高考真题答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1.帮助考生校对自己的答案,了解自己的成绩和水平,为后续的志愿填报和升学规划提供参考。
2.促进考试的公正与公开,增强考试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方便招生考察,考生通过了解自己的成绩和答案,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
高考真题答案公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
1.答案公布时间过晚,考生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容易造成焦虑和不安。
2.有些考生会利用答案作弊,影响考试的公正和准确性。
3.部分考生对答案公布过于依赖,忽视了自己的实际水平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高考真题答案公布是高考复盘和学习的重要一步,考生应该合理利用答案公布的时间和途径,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和水平,进行适当的反思和复盘,为后续的升学规划和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东高考480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省的高考满分是750分。
高考总分包括两部分,文科总分和理科总分。文科总分的最高分为480分,包括语文和文科综合两科的分数。理科总分的最高分为570分,包括数学和理科综合两科的分数。文科和理科的分数加起来即为山东高考的满分750分。高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通常是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包括思想政治和历史)、体育。
山东高考是指山东省的高级中等教育招生考试,是中国大陆地区高中生升入大学的重要选拔考试之一。山东高考在每年的6月举行,考试时间一般为3天左右。实施了高考制度改革,主要包括拓宽考生的选考科目范围、增加选考科目的权重、取消文理分科等。山东也积极响应这一改革,不断调整和完善高考政策和考试内容。高考采取总分制,各科目成绩综合计算,以总分的形式进行评定。
高考分数的重要性
1、大学录取:高考分数是学生进入大学的主要依据。各个大学会根据考生高考分数的高低进行录取,分数越高,进入排名靠前的高校和热门专业的机会就越大。高考分数也是考生在大学申请过程中最具说服力的凭证之一。
2、专业选择:高考分数决定了考生能够申请的专业范围。不同专业对高考分数的要求各不相同,有些专业可能对分数要求较高,有些专业可能对分数要求相对较低。高考分数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生能够选择的专业方向。
3、奖学金和资助机会:在大学期间,高考分数也会对考生获得奖学金和资助机会起到重要影响。许多学校和机构会根据考生的高考分数来评定奖学金的发放和资助的额度,高分考生往往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和补助。
山东2008年高考考试说明解读:文科综合
山东高考480分文科能上什么大学如下:
山东文科480分能上的公办大学:枣庄学院、德州学院、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等院校。
一、枣庄学院
枣庄学院是山东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枣庄市教师培训学校,1984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枣庄学院。
校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万人。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4%,教授、副教授450余人,专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0余人。
二、德州学院
德州学院是山东省政府直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是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学校坐落于中国—山东省德州市,德州地理位置优越,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国家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被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是首都一小时生活圈和省会半小时生活圈城市。
三、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山东省人民政府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追溯学院历史,学院前身为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在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合作举办石油大学胜利学院。2005年3月,学院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学院坐落在黄河入海口、我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山东省东营市,占地面积1174亩,校舍建筑面积37.4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99万余册,电子图书141万余册,电子期刊96万余种。
建有山东省高校碳中和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校非常规油气高效勘探开发特色实验室、山东省高校碳中和绿色能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共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题型示例”、等四部分内容构成。
一、关于“命题指导思想”
2008年《说明》中的“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对命题的基本依据以及基本原则等作了明确规定。它共包含5条基本内容。
1、坚持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山东卷考试说明命题。
第1条规定:命题以文科综合各科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山东卷考试说明为依据,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虽然山东省是自主命题,但高考的性质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所以,命题必须与教育部制定的考试大纲高度统一。即以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为基础,以《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为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现行高中文科综合各学科的教科书除了思想政治学科,历史和地理学科教材出现了“一标多本”的局面,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在知识点的选择和文字表述上都有所不同。从“公平公正”的原则考虑,高考不可能直接参照或对应某一个版本的教科书来命题。
2、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
第2条规定:“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考查考生所学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确强调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原则。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不是空中楼阁,文综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通过考查“基础”来达到“能力”测试的目标,特别是考查考生在“双基”掌握基础之上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重“新材料、新情境”,重视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第3条规定:“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要求命题要广泛选取丰富多彩的相关材料,给考生创设一个个问题情景,由此设计一个个“新问题”,从而达到新课程背景下“能力测试”的考试目标。这里应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新”,所选必须是各版本教科书所不曾涉猎的“新”材料,这样才能有“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新”不代表偏和怪,材料依然会以主干知识为依托。二是“限”,即不超出考试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范围。为了突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与引导,在本条规定中,还专门强调了“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试题对于考生的创新品质和研究性学习等能力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渗透和体现。
4、本着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原则,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高考命题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改革的过程,必须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提高。所以,2008年《说明》第4条规定:“命题保持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这就意味着,2008年文综高考命题应当是在2007年高考命题的基础上“稳中有变,变中求稳”。同时,以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为基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进行高考命题,在实质上必然会高度体现和落实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要求。
5、坚持科学性和公平性的原则。
第5条规定“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这是高考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考命题的一贯原则。
二、关于“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核目标和要求
2008年《说明》中“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表述,是整合了教育部制定的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考试大纲的相关目标和要求而制定的,两者在基本内涵和精神上一致。它共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和“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项考核目标,每一项考核目标均包括三项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和解读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确,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该项考核目标的具体要求有两点是最为重要的:(1)“获”,要求用尽量短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且有价值的、对做答有帮助的信息。 (2)“解”,要求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合理整理,明确材料或者题目的主题,明确主题之下各层次的相互关系,并据此正确解读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调动和运用知识是指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建立正确的联系,并根据试题的要求,对学科知识重新组织、整合,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来解决问题。它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在这一考核目标中,有两点需要加以关注。
(1)它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相关重要信息”和“自主选择”多种相关学科知识及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在高考中的具体体现之一。(2)“适当体现学科渗透”是指在政治、历史、地理学科体系相对独立的前提下,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如:能够从历史学科的角度观察地理现象和政治现象,能够从地理和政治学科的角度观察历史事物;根据试题的要求,能够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和使用适当的原理及方法,等等。
3、“描述和阐释事物”
所谓“描述”,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细致、全面、准确的表述;所谓“阐释”,则是指对有关事物进行理解、分析和说明等有意义的解说。分析是“阐释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活动,即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它与综合(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结合起来)是相对的思维过程。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目的,二者辨证统一。
在“描述和阐释事物”时,要注意描述和阐释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要注意不同学科术语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另外,所谓“综合阐释”,既包括学科内的综合,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跨学科综合。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论证”,是指用论据来证明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述过程,在考试中主要表现为完成题目要求的任务时的论述和证明能力。所谓“探讨”,是指对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探讨问题的过程,实际上是立论的过程,即对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该项考核目标的三项具体要求中,突出贯穿的是对考生“创新品质”(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的考查。这表现在:(1)“从试题提供的信息中发现或提出科学的、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问题”,旨在考查考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求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不是肤浅、流于形式的;提出的问题要紧扣材料的主题,具有在一个较新的视野上组织、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与方法的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科学性,不是无原则的生编硬凑;表述要清晰、逻辑要严谨,等等。(2)鼓励和倡导考生在论证和探讨问题时,不人云亦云,对问题要力求做出属于自己的独立评判,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了对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改所强调的开放性与多元化理念。同时,又要注意把握和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考试范围
文综科目所包含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均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内容。所有列入2008年《说明》考试范围的具体知识内容,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各科课程标准和2008年教育部考试大纲等指导性文件的有关规定制定的。
2008年《说明》中关于考试范围的规定,值得注意的几点是:
1、在“文综”科目的必考内容中,思想政治学科除了规定的四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还包括年度间的重要时事政治、中国***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等内容;地理学科除了规定的三个必修课程模块之外,鉴于初中与高中的地理知识内容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还包括《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2、据教育部考试中心关于“实验省区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选考的模块和专题”的指导精神,山东省2008年的高考“文综”科目共保留了8个选修课程模块,作为选考内容。2008年《说明》中对于选考内容范围的规定,仅仅是针对2008年高考而言的,将来可能会做进一步的调整。不应简单的理解为2008年延续了2007年规定的选考内容,2009年高考也必然还是这些内容。上述规定对于2008年之外的高考来讲,不具有指导意义。
3、根据2008年教育部考试大纲,2008年《说明》也对考试内容作了一些修改。与2007年相比,主要变化有:历史学科中“近代中国”部分的“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目下的5个子目录前后顺序作了调整,内容没有变化。思想政治学科中“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两目在表述上改为“人大代表的产生”和“人大代表的职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优越性”改为“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两个考点,具体表述更加贴近教材。
三、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2008年《说明》中 “考试形式”部分明确规定: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240分。
“试卷结构”中值得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是:
1、从《说明》规定的考试范围来看,思想政治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为4个,而地理、历史学科的必修课程模块分别是3个,在试卷结构设计上应当对此有所体现;而从考试的效度和信度等因素考虑,文综考试作为一个整体,试卷中各科比例又不宜过于悬殊。所以,《说明》规定:思想政治必考题的分值比重约占36%,地理、历史必考题的分值比重分别约占32%。思想政治学科的分值比重要略高于地理和历史两个学科,但是有限的。
2、对于“选做题”,2008年《说明》继续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方式。针对列入山东省2008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科目考试命题范围的8个选考模块,整个文综试卷将会命制相对均衡、等值的8道选做题,供考生自行选做3道。但是,考生对于选做题的自主选择权依然有限。考生须从三个科目的题目中,确保各选做1道,而不能3道题目全部在某一个学科或某两个学科领域之内进行选择。
按照《说明》的规定,某一学科的选做题不会跨其他选考模块命题,更不会跨其他两个学科命题。学科内选考模块是否可以跨必考模块命题,2008年《说明》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是否跨模块命题,跨的程度有多深,不可能有一定之规,将会由命题者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四、关于“题型示例”
2008年《说明》中“题型示例”部分得到了加强。文科综合科目的三个学科共精选了61道不同命题形式的典型例题,题目数量增加,题目类型和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对于“题型示例”部分,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是:
1、“题型示例”中的题目均选自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国家考试中心试卷和其他兄弟省市的高考真题,具有典型性。“题型示例”中三科所选题目的数量不等,但并非反映了三科之间高考分值比例关系,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考虑题目类型而灵活选择的。《说明》中所列的“题型示例”,是文科综合科目的“题型示例”,而非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单个学科的“题型示例”。所以,不应孤立的去看某一道题目,应该将其统一到文综这个整体中去认识和把握。如:在示例中以思想政治学科为背景设计的题目形式,在历史、地理学科中也完全可能同样出现,反之亦然。
2、《说明》中所提供的“题型示例”主要是反映题目的常见类型、呈现方式等,只是为考生了解高考,为命题者命制试题提供的一个“参考”,而非2008年高考试题的模板,切忌对号入座,机械的模仿。这些不同特点的题型,在2008年的高考试卷中不会也不可能一次性的全部出现,一些题目代表的仅是一种命题发展的趋向。“题型示例”中没有出现的个别新题型,随着命题改革的进行,也有可能出现在试题中。“题型示例”中题目的设计方式、设问角度和设问数量等,在高考命题时也非一成不变的。但是,同类题目在设计时,将依然坚持在难度、要求等方面力求均衡、等值的原则。考生在备考时,对于示例中出现的各种题型,应做到灵活把握。
3、“题型示例”中的题目表现出许多鲜明的特点,如:题目不是对某个版本教材的简单照搬,而是以“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围绕不同的具体考核目标和要求而设计的,特别强调“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体现了“命题不拘泥于某一版本教科书”,“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特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作为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在示例中得到了比较明确的体现;背景材料的选择与运用方面,体现出了非常浓郁的山东地方性特色,等等。这也是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关注的。
另外,2008年《说明》与2007年《说明》相比,删除了“参考试卷”和“答题纸”。
2007年高考真题已经成为广大考生备考的重要参考,另设“参考试卷”的意义已经不大。另外,部分教师和考生在教学和备考的过程中,存在误读“参考试卷”的现象,往往“照葫芦画瓢”,死搬硬套,单纯的依据“参考试卷”组织教学和进行备考,束缚了高中的教学,违背了设立“参考试卷”的初衷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促进中学教学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取消“参考试卷”也是必要的。这不会给中学教学和考生备考带来负面影响,相反,它为中学教学和高考命题都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在《说明》的第三部分中,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已经作了明确的说明。所以,2008年《说明》中取消了“答题纸”部分。但今年高考,考生依然使用答题纸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