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差两分无缘清华_高考差两分落榜清华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2分之差无缘清华 高考状元退学后捡垃圾谋生2.他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甘请求复查,后来怎样?3.考清华差0.1分怎么办4.考清华差一分怎么办5.梁从诫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林徽因不甘请求重查试卷是怎么回事?《东观汉记·吴良传》:“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在某个领域达到非凡的成就,受人崇拜。而同样的的,这些弄潮儿无疑是自小就有着自己的目标,并
1.2分之差无缘清华 高考状元退学后捡垃圾谋生
2.他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甘请求复查,后来怎样?
3.考清华差0.1分怎么办
4.考清华差一分怎么办
5.梁从诫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林徽因不甘请求重查试卷是怎么回事?
《东观汉记·吴良传》:“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复考试。”
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属于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在某个领域达到非凡的成就,受人崇拜。而同样的的,这些弄潮儿无疑是自小就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了这个目标不停的努力奋斗,最终走向成功。
在追梦的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曾经就有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在高考中失利仅仅只差2分却就此无缘清华这座名校,而他的母亲不相信这个结果,为了儿子,要求重新查看试卷,然而试卷上的11个字却让这位母亲就此清醒了过来,那么这其中究竟是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
说起民国时期的才女,毫无疑问林徽因必有一席之地,她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而她的丈夫梁思成,不仅仅只是之子,同样的也是一名才子,在我国的建筑史上更是有着突出的贡献。而不管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身份怎样的惊人,他们的贡献怎样的突出,他们也同寻常父母一样操心着自己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在有了梁从诫和梁再冰之后,林徽因夫妻二人对于孩子的教育格外的重视,对孩子要求严格。同样的,他们夫妻二人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续自己的事业坚持下去,于是对于梁从诫的培养他们夫妻二人从梁从诫小时候就开始了。同样的,梁从诫也没有让自己的父母失望,每次优异的成绩无不代表着梁从诫也是一位如同自己父母一样的高智商的才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则是,当成绩公布之后,梁从诫却并没有被清华录取,他与清华的录取分数线仅仅只有两分之差,而林徽因却难以接受这样的结果,或许全天下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吧,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的,于是要求查看梁从诫的试卷,然而事实就是试卷的批改并没有什么错误,然而林徽因却发现了自己儿子的秘密,他真正的爱好,只见试卷中有着儿子亲手写下的: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
正是这11个字,让林徽因明白了过来,其实对于自己的儿子,他们夫妻二人都没有真的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想要什么,只是自以为梁从诫也同样喜欢建筑而已。醒悟过来的林徽因在明白了自己儿子的真正喜好之后,非常的鼓励并且支持自己的儿子学习喜欢的历史,于是在此之后,梁从诫终于不用再背负着父母所给的压力,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了。而没有了压力的梁从诫则成功的考入了北大。
而梁从诫从北大毕业之后,也没有让父母失望,取得了很多优异的成绩。无论是在云南大学担任历史学教授,还是后来的创办杂志,亦或者更是在北京奥运的时候担任顾问,都无疑代表着梁从诫的成功。
假如当初梁从诫真的考进了清华,有着林徽因梁思成的教导,或许梁从诫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然而在此之后呢,对于建筑学毫无兴趣的梁从诫还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吗。然而在转身投入自己喜欢的历史之后,梁从诫真正的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并且能够为之坚持努力下去,这也是梁从诫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2分之差无缘清华 高考状元退学后捡垃圾谋生
六月是众所周知的毕业季,我们相遇与九月离别于六月,即便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但是却拥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大家都说学生时代的友谊是最纯粹最纯洁的感情,到了社会即便我们能够遇到更多更优秀的人,但是这早已不再纯粹,高考后相信有一个问题让无数的学生头疼,那就是志愿的填报,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男孩差两分与清华无缘的故事,母亲不愿意相信这一事实选择复查,到最后结果怎么样了呢?
高考填报志愿
相信大家在志愿填报的时候所面临的压力都不是一般的大,既要综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又要与自己的家长做好心理辅导还有沟通,大家都知道当代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自由奔放的一面,都想掌握属于自己的人生,但是大部分的父母都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我们的的决策进行干扰,一些开明一点的父母会以商量的方式与孩子调节,但是也有一些控制欲比较强的父母要让孩子按照自己规划好的路线前行,成为自己心目中想要的样子,这对于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伤害。
关于梁从诫
今天的主人公叫梁从诫,他是一名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相比起他的父母,他的名气并不算大,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小就接受优等的教育,他的父母也将非常多的期望寄托在他的身上,他的爸爸叫梁思成,他的妈妈叫林徽因,这两位都是我们国家建筑行业的佼佼者,他们的父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继承他们的衣钵成为一个优秀的建筑人才,这样的期望在中国相信大家也不少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家长的心愿。
梁从诫与清华大学无缘
梁从诫的爸爸妈妈自小对他的要求就非常的高,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追求完美,久而久之他也变成了一个追求完美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有今天让人羡慕的成就,他自小就就非常的听话,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是无数人眼中的学霸,高考后他也遵循了父母的期望报考了清华大学,按照往年的标准梁从诫上清华大学基本上是没问题的,但是今年的录取结果却让大家大跌眼镜,梁从诫距离清华大学的领取标准还差两分,这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
梁从诫成为了一个历史学家
梁从诫的母亲不能接受这一个结果,她无数次向教育部申请复查,在这一过程里她发现儿子的一个秘密,其实梁从诫对建筑学并不感兴趣,他真正喜欢的是历史学,后来梁从诫的母亲也接受并改正自己的错误,遵循儿子的意愿辅助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后来的梁从诫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对此,荧幕前的有何感想?欢迎留言评论。
他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不甘请求复查,后来怎样?
每天清晨,都会有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提着公文袋,到湖北阳新县城环城路一个个垃圾堆里埋头捡饮料瓶子。这个“破烂王”,是1996年阳新县的高考(Q吧)状元王远。
落榜清华大哭3天
王远1977年8月31日出生,家住阳新县城。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异。
1996年高考前夕,王远在第一志愿上郑重地填了清华大学。他考了641分,成为县里的高考状元。但当年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是643分。因2分之差无缘清华大学,王远待在家中整整哭了3天,不吃也不喝。
当年8月,王远收到了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进了大学,王远每天只与书本为伴,大一时,他的成绩依然非常突出。一些同学劝王远放松点,多参加一些活动,但性格内向的他仍然只是埋头学习。
1998年2月,已读大二的王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以自己体质差为由,向学校提出了休学申请。而真实的原因是,王远不喜欢自己所学的“自动化”专业,他再也找不到继续学习的动力。一年后,王远彻底放弃了学业。
用“体面”文件袋装破烂
王远回家后3年闭门不出。他的母亲饶新艳对记者说,3年里,王远白天看电视,晚上翻阅高中时的学习资料。
饶新艳下岗多年,没有工作,又离了婚,母子俩的生活全靠她捡破烂支撑着。王远怨恨自己不能为母亲分担家庭责任,寻思着出去找工作,可是,没有技术和文凭,他屡次碰壁。2002年3月的一天,母亲劝他上街捡破烂,尽管心里不愿意,但王远还是同意了。
此后每天清晨,大家还没有起床时,王远就开始“上班”;到了晚上10点,天色漆黑时,他再出门“上夜班”。王远选择这两个时间段,主要是为了避开乡邻和同学。为了不让熟人发现他捡破烂这个秘密,王远特意选了一个“体面”的文件袋来装破烂。“即使遇到了熟人,他们看见我拿着体面的文件袋,也绝不会怀疑我在捡破烂。”王远笑着说。
将勇敢闯出一片新天地
王远的事情报道后,2000多名读者拨打热线电话,鼓励王远勇敢越过心理障碍,成为生活的强者。同时也有读者表示,王远放下高考状元的身份,不等不靠,以捡破烂谋生,也值得尊敬,只是让人觉得浪费了他的聪明才智。王远非常感激社会各界的关心。他表示,无论是复读还是外出工作,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开始,他将勇敢地突破心理障碍,闯出一片新天地。
考清华差0.1分怎么办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不论是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还是现代生活中的高考制度,相对而言都是比较公平公正的考试。对于学子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则考试。然而有人认为,高考是学生们一个人的事情,其实不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家庭,家人们希望这个孩子能够通过高考的渠道获得更优异的机会,踏入更高等的学府。所以在这些孩子的身上,大家会发现有一些高考生其实背负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个人理想,也许是整个家庭或者是父母的期望。
有这样一位高考生,他高考差两分落榜清华,母亲不甘请求复查,卷上11字让她清醒。这名高考生就是梁从诫,而这位母亲就是梁从诫的妈妈林徽因。林徽因在近代文学史上留给后人的印象是十分崇高的,很多人一提到林徽因,可能就会想到各种美好的形容词来形容这位女士。其实林徽因除了在文学、散文、诗歌等各方面有建树之外,在建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作为母亲,林徽因曾经和丈夫梁思成先生都期望自己的儿子梁从诫能够考取清华大学,这样可以在清华大学较为著名的建筑学领域中获得更高等的教育,走进社会时可以对中国的建筑行业作出更杰出的成就。
从这方面来看的话,林徽因儿子梁从诫的高考可能并不仅仅只是梁从诫个人的高考问题,而是涉及到了林徽因及其父亲梁思成先生,对于孩子的未来寄托。然而与这样的美好愿望出现反差的一点很快就出现了,梁从诫当时高考成绩下来之后,现实还差两分才能够考取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所以对于这样一个“遗憾”的成绩放在林徽因面前,是接受不了的。最后,梁从诫的母亲心有不甘,获得了请求复查的机会,然而在打开卷子的时候却突然清醒了。
林徽因女士先是拿到卷子,将一些扣分的地方进行了核对,发现没有问题。然后再将分数的累计加减问题进行了复算,发现也没有问题。然而在卷子反复细看之后,发现梁的卷子上有11个字,是: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林徽因当时突然清醒:很有可能自己作为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未来把控程度高了一点,而这样的表现对于孩子梁从诫来讲,算是一种压迫。所以梁从诫在高考的时候,严格把控分数得多少。因为两分的差距无法进入清华大学的建筑业,但是却可以直接考入北京大学的历史专业。
回到家之后的林女士自己一个人思考了很久,最终在和丈夫梁思成先生商量之后,得出了一个决定——孩子已经长大了,只要孩子喜欢对其感兴趣,那么作为父母的自己,本应该坚持孩子的选择,最终梁先生还是如愿,考入了北京大学的历史系。梁先生其实在中国历史研究领域方面所享有的名声也是比较高的,在1954年时,曾经在云南大学当过历史学教授。1978年时又创建了关于文史方面的各类杂志,最值得骄傲的一点是在2002年时,梁先生还曾担任北京市奥运的环境顾问。
其实一个人拥有某方面的天赋,或者是对某方面拥有深的爱好,也是这个人身上宝贵的一点,将其努力培养,说不定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也可以温暖世界。
考清华差一分怎么办
考清华只差一分并不是完全不能上清华大学,如果实在是想要上该学校,可以填报那种非常非常冷门的专业,在此情况下可以“捡漏”上清华,但是要想好自己是否能坚持四年,而且要考虑到就业前景。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就是考上清华大学,那么可以在只差一分的情况下选择复读,在复读期间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且最后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是自己满意的,所以复读前一定要谨慎考虑。
国内的优质大学除了清华大学之外,还有很多其它名牌大学,如果是达到考清华只差一分的成绩,可以选择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人民大学等名校,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都比较好。
考清华差一分有以下方法:1、调剂:如果是在考清华的时候差一分,这个时候选择调剂是很好的办法,很有可能会捡漏进入清华,但是会是很冷门的专业,这样的话在以后就业就不是很好发展的,也可能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这样的选择是大家不想要得到的。
选择其他的学校:考清华差一分,这个时候自己是很厉害的,虽然没有考上清华,但是自己的实力放在那里搁着的,这样的话选择其他的好学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基本的211/985都是可以选择的,而且这样的学校的师资是不比清华差的,专业也是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复读:如果是离清华差一分这个样子,是非常可惜的,而复读一年是更加有把握的,但是复读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复读很有可能影响的因素的,而且是没有办法保证这一年的成绩会比上一年的成绩好,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做好强大的心理准备的。
梁从诫高考差2分落榜清华,母亲林徽因不甘请求重查试卷是怎么回事?
考清华差一分怎么办如下:
接受事实,平复心情:既然高考成绩已经出来,清华大学投档线也已成定局,作为考生,只有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平复好心情。因为既然已经参加高考了,已经是年满18岁的成人了,要懂得为自己负责。
就算多一分上线,也需要慎重考虑是否选择清华:每年高考中,有很多学生都是属于压线投档的。这类学生你说他是幸运呢还是不幸运,从短期来看,他们是幸运的,毕竟上线了;从长远来看,可能是不幸运的,因为他们只能选择最差的专业。
北京大学学校是强,但同样也有短板,或者说有些专业未来前景并不是特别看好。比如说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虽然国内独领风骚,但未来就业未必是有的人喜欢的。
退而求其次,柳暗花明:差一分没能上清华大学,未必没有更好的选择。清华北大之后,还有华东五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这些名校可供选择。
如果孩子喜欢学工科,推荐上海交通大学,工科实力强,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如果孩子喜欢学文科,推荐复旦大学,综合实力强,上海地理位置佳;如果喜欢北京,推荐中国人民大学,文科领域的绝对王者。
如果孩子喜欢学数理化生这些基础学科,推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或者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同样前途无量。如果想学医,推荐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或者四川大学华西的口腔医学等,每个都值得拥有。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 ? 爱默生《处世之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或是举世瞩目,或是鲜有人问;或是艰苦卓绝,或是轻松恣意;或是光鲜亮丽,或是平淡无奇。但重要的是我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事业道路,并且在这条路上一直坚持走下去,全身心地投入进去,那就是有意义的。
美国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说过:?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来。?的确,坚持自己所做的事情,热爱自己的事业,那么工作的动力自然是源源不断。而要专注自己事业的前提当然是推崇并热爱自己的事业,那我们才能将自己的精力毫不吝啬地付出。如果选择了自己并不热爱的事业,那么只会碌碌度日。
民国时期著名才女林徽因是众所周知的名人,她的诗惊艳了时光,感动了人们。同时她的丈夫梁思成也是大家所公认的才子,他还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开山鼻祖。他们被大家铭记是因为他们对我国的建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在我国的建筑史上留下了里程碑式的成果,为之后建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无疑他们是伟大的,可伟大如他们,也是一对平凡的父母。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儿梁再冰,儿子梁从诫。
身为父母,他们对自己孩子教育和品德方面的要求是很高的,同时有因为他们都从事建筑,当时中国的建筑界的专家又是少得可怜,所以他们十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像他们一样,长大后投身入建筑的事业中。所以,他们都寄希望于他们的儿子梁从诫,希望他能继承父母引以为傲和从心底里热爱的事业。于是,尽管他们自己的事业已经让他们很忙碌了,可是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儿子建筑方面知识的传授。
甚至可以说在其他孩子在外面用泥土捏房子的时候,梁从诫的父母已经在向他传授建筑的基本知识了,随着他年龄的不断增长,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精深,但父母总是会指导他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面,梁从诫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一直认真学习,成就也很优秀。基于父母巨大的期望,当他长大后,梁从诫自然而然地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他居然没考上,以两分之差落榜。这对无比相信自己儿子的林徽因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打击,她根本不信这个消息,因为在自己和丈夫这么多年的教育下,儿子已经完全具备了考上清华大学建筑系的能力,在等待儿子成绩消息时?,她是一点担心都没有的,却没想到最后会受到这样的打击。镇定下来之后,她冷静地要求复查试卷,觉得一定是批改的问题。
骄傲如她,却根本没想到儿子的分数并没有错,他还在试卷上写下了:?我不喜欢建筑,我喜欢历史。?这11个字,让林徽因知道了原来儿子其实不想从事与她和梁思成一样的事业。同时她也被自己的儿子为了追求自己热爱的事物不在乎前程的精神所折服了。于是,她和梁思成并没有责怪和强逼梁从诫,反而,他们理解和支持自己儿子真正热爱的历史。在父母的支持和自己的坚定热爱下,梁从诫最终考入北大历史系,并以优异成绩毕业。
梁从诫在从北大历史系毕业之后,他也做出来许多成就。1954年,他曾师从陈翰笙先生攻读世界史研究生,毕业后赴云南大学历史系任教。1978年,他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任编辑,创办《百科知识》及《知识分子》杂志。在此期间,有两次国外的百科全书访华团拜访***,梁从诫全程担任翻译。同时,他十分关注于环境的保护,由此,在1993年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完全民办环境保护组织"自然之友"。
这个组织凝聚了梁从诫几乎所有的心血,他还亲自组织组织培训。"自然之友"开展的重大行动有:保护川西洪雅天然林;保护滇西北德钦县原始森林滇金丝猴;开展藏羚羊保护工作与可可西里地区反盗猎行动等。这个组织后来自然而然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也激励了许多其他民间环保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来巨大的贡献。2000年,他被北京市奥申委聘请为环境顾问。
这些都是他事业成功的缩影,而他事业成功的关键则在于他当初坚定地选择了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而不是因为自己敬爱父母而选择了他们想要自己从事的行业。他对于历史人文环境的关注与投入都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激情和热爱。正是因为热爱,他愿意付出努力去改变环境,去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他惊人的成就是他热爱自己事业的最好证明。他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海明威说:?每个人生下来都要从事某项事业,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有自己生活中的义务。?而梁从诫正是将自己的事业当做自己生下来就应当做的事情,不论会不会得到回报,都义务反顾地付出自己的精力。
和梁从诫相反的,那些在自己的事业领域庸碌无为的人总是抱怨自己是有才华的,但是生不逢时,竞争太大,但实际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极其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缺乏对事业的热爱,才华也是无用的。没有热爱,才华就不能完全发挥,那么自然没有成就。我们创造自己的命运,我们投入多少,就会获得多少。所以,选择自己热爱并决定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吧,然后朝着它的方向努力前进,用尽自己的努力也要到达真正的心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