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初中物理公式高考,物理公式初中必考
tamoadmin 2024-07-07 人已围观
简介1.初中全部物理公式是什么2.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3.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字母公式)及其意义,4.求初中物理常用的公式,及字母所代表的意义!5.初中三年的物理所有公式,以及普遍的变形公式,如W=UIT,I=U除R,所以w又=I平方RT,以及符6.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及单位,7.求初中物理全部公式物理公式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1.初中全部物理公式是什么
2.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3.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字母公式)及其意义,
4.求初中物理常用的公式,及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5.初中三年的物理所有公式,以及普遍的变形公式,如W=UIT,I=U除R,所以w又=I平方RT,以及符
6.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及单位,
7.求初中物理全部公式
物理公式汇总 一、密度(ρ):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m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 m3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3 常用单位g/cm3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1kg/m3=10-3g/c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变形 , S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t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2、计算公式: G=mg m为物理的质量;g为重力系数, g=9.8N/kg,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 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2、公式:F1l1=F2l2 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其中F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 3、单位是:帕斯卡(Pa) 六、液体压强(P): 1、计算公式:p =ρgh 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 h为深度,常用单位m cm 2、单位是:帕斯卡(Pa) 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计算: F浮? = G排 =ρ液V排g G排 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 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 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 3、单位:牛(N) 八、功(W): 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2、计算公式: W=FS 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 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 3、单位:焦耳,1J=1N·m 九、机械效率(η):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 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 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单位都为焦耳(J) 3、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十、功率(P): 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P=W/t W为所做的功,单位焦耳(J);t为做功的时间,单位s h 3、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 换算:1kW=103W? 1mW=106 W? 初三物理计算公式汇总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要熟练运用的公式: 1.密度公式: 密度相关运算中,“kg”“m3”“kg/m3”是国际单位,而“g”“cm3”“g/cm3”是另一常用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 记住水的密度为ρ水=1×103 kg/m3 或 1g/cm3。 1000 kg/m3 =1g/cm3 密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m、ρ、V当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2.速度公式: 速度的相关运算中,“m”“s”“m/s”是国际单位,而交通运输上常用“km”“h”“km/h”为单位。要注意当中的换算。1km=1000m 1h=3600s 1m/s=3.6km/h 记住光速 c=3×108 m/s 声速v=340m/s 速度公式的变形: 对于同一物体,在知道了“S”“v”“t”中的任意两个后,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3.重力公式: 变形公式: 利用这几个公式,知道了质量就可以求出物体所受的重力,反之知道了所受的重力也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质量。 4.杠杆的平衡条件: 知道其中的任意三个物理量,就可以求出第四个。有些时候,F1、F2或L1、L2也可能给出比例,这时也一样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个物理量。 杠杆平衡条件公式的变形: 例:已知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也阻力的比为3:4,若动力臂为40cm,求阻力臂。 解:因为杠杆平衡所以: 5.压强计算公式: (1Pa=1N/m2) 在压强计算公式中,所采用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单位是其它单位,那就要先进行单位换算。常用的转换为:1m2=10000cm2 1cm2=1×10-4m2 压强公式的变形: 对于某一受力过程,知道了“P”“F”“S”当中的任意两个物理量,我们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了。 6.液体压强计算公式: 注意:(1)所有单位都采用国际单位(2)深度:从液面到该处的竖直距离。 液体压强公式的变形: 知道了“”“”和“h”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余下的那一个。 7.浮力计算的四种方法: (1)测量法: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物,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再读出测力计减少后的示数F示,则 F浮= G物 - F示 (2)利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二力平衡法:当悬浮或漂浮时,物体分别静止在液体内部或液体表面,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物体的重力作用相抵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此时 F浮=G物 (G物=m物g=ρ物gV物),注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区别。 8.功的计算公式: 注意:“S”必须是在“F”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9.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 10.功率的计算公式: 例:小明用了1min把600N的货物抬上了2m高的货架上,求小明的功率。老李在搬另一件300N的货物上6m高的货架时,共用了2min,请问谁的功率大? 解:W明=G1×h1=600N×2m=1200J W李=G2×h2=300N×6m=1800J P明= W明/t1=1200J/60s=20W P李= W李/t2=1800J/120s=15W 因为 P明 >P李 ,所以小明做功快。 11.热传递热量的计算公式: 通用公式: 例:妈妈把一壶2kg的水烧开,已知水的初温为20℃,求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解:Δt=(t-t0)=100℃-20℃=80℃ Q=cm×Δt=4.2×103J/kg·℃×2kg×80℃=6.72×105J 12.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例:在前面的例子中,如果总共用了0.8kg干木材,请问木材完全燃烧可以放出多少热量?在烧水过程中,燃料利用的效率是多少?(q木材=1.2×107J/kg) 解:Q=qm=1.2×107J/kg×0.8kg=9.6×106J η=有效利用的热/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6.72×105J÷9.6×106J=0.07=7% 需要掌握的作图或读图: 1.利用直角坐标系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的一种正反比关系。 例如:对于同一种物质,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密度保持不变。 在图象中,物体的密度表现为一条直线。ρB>ρA因为当体积相同时,B物体的质量比A物体的大。 又如: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路程(S)与运动的时间(t)成正比,速度( V )保持不变。 在图象中,物体的速度表现为一条直线。vA < vB因为当时间相同时,A物体移动的距离没有B物体远。 2.力的示意图: 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 这样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就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表现出来了。 例1:某人用50的力推动木箱向左移动,请用示意图把这个力画出来。 例2:画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课本所受力的示意图,已知课本重8N。 例3:作出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的示意图: 3.杠杆的力臂: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例:作出下图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4.滑轮组绕线方法: (1)定滑轮 (2)动滑轮 (3)滑轮组 注意: (1)在绕一定一动的滑轮组时,可根据省多少力的要求选择把绳的始端绑到动滑轮或定滑轮靠里面的钩上。 (2)绳子是柔软的,但挂上东西后就会绷直,所以要画直线而非曲线。 常用数据 常用单位换算: 1.长度、面积、体积单位换算: 1 km=1000m=1×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nm=0.000000001m=10-9m 1m2=1×102dm2=1×104cm2 1m3=1×103dm3=1×106cm3 1mL(毫升)=1cm3=1×10-3dm3=1×10-6m3 1L(升)=1dm3=1×103cm3=1×10-3m3 2.质量: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密度:1000kg/m3=1g/cm3 4.速度:1m/s=3.6km/h 1km/h=1/3.6 m/s 5.压强:1Pa=1N/m2 常用常数值(需要熟记) 声速:声音在15℃的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光速: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 =3.0×105km/s 水的密度:ρ水=1×103kg/m3=1g/cm3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1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76cmHg 在粗略计算时取作 1×105Pa 重力与质量的比例常数:g=9.8N/kg 容易搞错的单位换算关系 1 m/s=3.6 km/h 1 g/cm3=103 kg/m3 1 度=1Kwh=3.6×106J 1 m=103mm=106μm=109nm 光 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c = 3.0×108m/s = 3.0×105 km/s 2.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3.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 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 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4.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物距u 像距v 像的性质 应用 u>2f f<v<2f 倒立、缩小、实像 照相机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幻灯机 u<f f<v<2f 正立、放大、虚像 放大镜 热 学 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2.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4.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J/kg·℃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了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5.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6.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电学部分 欧姆定律:通过电路中的一段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R = 电功(电热)的计算公式:W=IUt =Pt =I2Rt=t 电功率(发热功率)的计算公式:P=IU ==I2R= 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规律:U=U1+U2;I=I1=I2;R=R1+R2 串联电路中电阻与电压、电功率的关系:= = 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规律:U=U1=U2;I=I1+I2;R= + = 并联电路中电阻与电流、电功率的关系:= =
初中全部物理公式是什么
初中物理公式汇总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η=w有/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10.电磁波:c=λf
数学: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赞同
2| 评论
2012-2-24 18:04 地之剑神 | 四级
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1推论 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54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
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 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
三边
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
的一半
82 梯形中位线定理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
一半 L=(a+b)÷2 S=L×h
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84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85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那么
(a+c+…+m)/(b+d+…+n)=a/b
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
线段成比例
87 推论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88 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
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90 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
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
95 定理 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
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
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
径的圆
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
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
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14定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
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论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
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
对的弦是直径
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
的内对角
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
②直线L和⊙O相切 d=r
③直线L和⊙O相离 d>r
122切线的判定定理 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23切线的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126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29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31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132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133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
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
③两圆相交 R-r<d<R+r(R>r)
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
136定理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圆分成n(n≥3):
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
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140定理 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
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
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
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
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v=s/t
力学公式
m=ρv
G=mg
F1L1=F2L2
F浮=ρ 液 gV 排
P=F/S
W=Fs
电学公式:
I电流---A U 电压-----V R 电阻-----Ω P 电功率----W W电功------J Q热量-----J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初中物理所有公式(字母公式)及其意义,
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
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
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
二、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求初中物理常用的公式,及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初中物理公式(一) 序号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1速度υ= s / t1m / s = 3.6 km / h声速υ= 340m / s光速C = 3×108 m /sC=λf(电磁波)2温度T = t +273KT:开尔文(K);t :摄氏度(℃)3密度(属性)ρ= m / Vm一定时,ρ和V成正比; V一定时,ρ和成m反比。1g / cm3 = 103 kg / m3ρ煤油=0.8×103 kg / m3ρ冰=0.9×103 kg / m3ρ水=1.0×103 kg / m3ρ铝=2.7×103 kg / m3ρ铁=7.9×103 kg / m3ρ铜=8.9×103 kg / m34合力F = F1 — F2F1、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F = F1+F2F1、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5压强p = F / S=ρg h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体(注意F 及S的取值)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固体中的柱体的压强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6浮力①F浮 = F向上 — F向下②F浮 = G — F③漂浮/悬浮:F浮 = G④F浮= G排=ρ液g V排⑤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计算浮力的步骤:(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① F浮>G 上浮至漂浮 ρ液>ρ物漂浮② F浮 = G 漂浮/悬浮 ρ液 =ρ物 悬浮③ F浮<G 下沉 ρ液<ρ物 下沉7杠杆平衡条件F1 L1 = F2 L 2实验前,应先把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方便读取力臂的长度。8滑轮组F = G / n(不计阻力)F =(G动 + G物)/ n(只计动滑轮的重力)υF = nυG ;S = n h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n为奇数,下接法;n为偶数,上接法;9斜面公式F L = G h适用于光滑斜面初中物理公式(二)序号物理量计算公式备注1机械能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及物体的速度有关势能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及被举高的高度有关弹性势能:与形变的大小有关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0,但内能不可能为02功W = F S = P t1J = 1N·m = 1W·s做功条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运动一段距离。3功率P = W / t = Fυ1kW = 103 W,1MW = 103kWυ为平均速度4有用功W有用= G h(竖直提升)= FS(水平移动)= W总—W额 =ηW总5额外功W额 = W总—W有 = G动滑轮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6总功W总= W有用+ W额 = F S = W有用 /η= W额 /(1—η)7机械效率η= W有用 / W总 ×100%定义式η=G /(n F)×100%= G物/(G物 + G动)×100%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8电流I = Q / t(定义式) I = U / R(欧姆定律)9电功W = U I t = U Q = P t = I 2 R t = U 2 t / R适用于所有电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0电功率P = W / t = U I= I 2 R = U 2 / R适用于所有电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1热量Q= c m△t(发生热传递时)吸热:Q吸 = c m(t – t 0)放热: Q放 = c m(t 0 – t)不计热损Q吸 = Q放;c水=4.2×103J/(kg·℃)表示:1kg的水上升(或下降)1℃,需吸收(或放出)4.2×103J的热Q = q m(固态或液态燃料)= q V(气态燃料)q:燃料的热值定义:完全燃烧1kg的燃料所放出的热量。电热Q = I 2 R t= U I t = U2 t / R = P t = u Q/(Q/:为电量)适用于所有电路适用于纯电阻电路12炉效η= Q有用 / Q总×100%定义式初中物理公式(三)电路中基本电量的关系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I 1 = I 2 =…=I n I = I 1 +I 2 +…+ I n电压U = U 1 + U 2 +…+Un U 1 = U 2 =…=Un电阻R = R 1 + R 2 +…+ RnR = n R 0(n个等值电阻 R 0串联) 1 / R = 1 / R 1 + 1 / R 2 +…+1 / RnR = R 1 R 2 /(R 1 + R 2)(两个电阻并联)R = R 0 / n(n个等值电阻R 0并联)分压U 1∶U 2 = R 1∶R 2分流I 1∶I 2 = R 2∶R 1 W1 / W 2 = P 1 / P 2 = Q 1 / Q 2 = U 1 / U 2 = R 1 / R 2W1/ W2 = P1/ P2 = Q1/ Q2 = I1/ I2 = R2/ R1W = W 1 + W 2 +…+ W n P = P 1 + P 2 +…+ Pn Q = Q 1 + Q 2 +…+ Q n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u成像性质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象像距υ同侧异侧u > 2f倒立缩小实像2f >υ> f异侧照相机u = 2f倒立等大实像υ = 2f异侧 2f > u > f倒立放大实像υ > 2f异侧幻灯机u = f不成像 u < f正立放大虚象无同侧放大镜像、物移动时的变化规律 凸透镜成实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小(大),像变小(大) 凸透镜成虚象时,物距变大(小),像距变大(小),像变大(小) 常数真空中光速 3×108 m /s15°C空气中声速340m / s人耳区分回声:≥0.1s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标准大气压值: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水的密度:ρ=1.0×103kg/m3水的凝固点:0℃ 水的沸点:100℃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6?1℃) 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家庭电路电压:220V常用估算量1、电流:计算器100μA;灯0.2A;电冰箱 1A;空调 5A。2、电功率:计算器 0.5mW;电灯60W;电冰箱 100W;空调 1000W;洗衣机 500W;电热水器 1000W。3、质量:硬币 6g;中学生 50Kg;鸡蛋50g。4、密度:人 1×103 k g / m3空气;1.29 kg/m3;冰0.9×10 3kg/m3;ρ金属>ρ水>ρ油5、体积:教室180 m 3 人0.05 m 36、面积:人单只脚底面积250 cm 2,7、压强: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 4Pa;大气压强10 5Pa8、速度:人步行1.1m/s;自行车 5m/s;小汽车40m/s9、长度:头发直径和纸的厚度70μm;成年人腿长1m;课桌椅1m;教室长10m宽6m高3m10、力:2个鸡蛋的重力 1N常见隐含条件1、光滑:没有摩擦力;机械能守恒2、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3、悬浮: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4、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受平衡力;动能不变(同一物体)5、静止:受平衡力,动能为零6、轻小物体:质量可忽略不计7、上升:重力势能增加8、实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仪、照像机),光线相交,实线9、虚像:正立的像(平面镜、放大镜、凹透镜),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相交,虚线10、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机的成像原理11、升高到:物体的末温12、升高:物体温度变化量13、白气:液化现象14、不计热损失:吸收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Q吸 = 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转化后的能量15、正常工作: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16、串联:电流相等;选择公式P = I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7、并联:电压相等;选择公式P = U2 /R计算和比较两个量的大小18、灯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断路(有电压处断路)19、灯部分亮,电流表有示数:电路短路(无电压处短路)20、家庭电路用电器都不工作:保险丝烧断,短路或总功率过大
初中三年的物理所有公式,以及普遍的变形公式,如W=UIT,I=U除R,所以w又=I平方RT,以及符
初中物理计算公式一览
一、 记忆常量:
1、ρ水=1.0×103kg/m3 C水=4.2×103J/kg.℃
2、光速、波速为3×108m/s
3、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15℃)
4、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5、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二、力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速度:v= 路程S=vt时间 t=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方向相同:F合=F1+F2(合力的方向与二力相同)
方向相反:F合=F大-F小(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方向相同)
3、重力 G=mg m:质量(kg)
4、密度ρ= 质量m=ρV 体积V=
1m3=103dm3=106cm3=109mm3 1L=1dm3 1mL=1cm3
5、压强
(1)压强P= 压力F=PS S:受力面积(m2)
适用条件:●固体压强的专用计算公式
●变形为F=PS计算液体、气体的压力
1m2=102dm2=104cm2=106mm2
(2)P=ρgh
适用条件:●液体压强的专用计算公式
[P=ρ液gh h:从液体自由表面到所求点的距离]
●用于计算柱状固体放在水平面
[P=ρ固gh h:高度]
6、浮力
(1)二次称重法: F浮=G-F拉
(2)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计算规则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 F浮=G排=m排g
F浮=G排=ρ液gv排
(4)漂浮、悬浮:F浮=G物 m物=m排
7、功:W=FS S:距离(m)
抽水、举高物体所做的功:W=mgh=ρvgh
8、功率:P= 功:W=Pt P:功率(w) t:时间(s)
P=FV V:速度(m/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9、机械效率:η= ×100%
10、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11、滑轮组问题
(1)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力时,F= G物(理想机械) 不考虑绳重、摩擦,只计动滑轮重力时,F= (G物+G动)
(2)S=nh V拉=nV物 t相同
(3)W总=FS W有用=Gh
(4) η= =
(5)P= , p=FV(匀速直线运动)
二、热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Q的计算:Q=cmΔt [温度升高了或降低了]
2、Q吸的计算:Q吸=cm(t-t0) [温度升高到]
3、Q放的计算:Q放=cm(t0-t) [温度降低到]
Q放=qm m:质量(kg)
4、Q吸与Q放的关系 : 不考虑热损失时:Q吸=Q放
考虑热损失时,即Q吸﹤Q放:η=
三、电学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电流:I= Q:电荷量(C) t:时间(s)
2、欧姆定律:I=
3、串联电路
电流关系:I=I1=I2 电压关系:U=U1+U2
电阻关系:R=R1+R2 电功率关系:P =P1+P2
电功关系:W=W1+W2
4、并联电路:
电流关系:I=I1+I2 电压关系:U=U1=U2
电阻关系: = + ;R总 =
电功率关系:P =P1+P2 电功关系:W=W1+W2
5、电功
W=UIt W=I2Rt W= 2t W=Pt W=UQ Q:电荷量(C)
6、电功率
P= P=UI P=I2R P= 2
7、电热: 焦耳定律:Q=I2Rt
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时(纯电阻电路),即Q=W时Q=UIt Q= 2t Q=Pt
8、n个阻值为R的电阻
串联时:R串=nR 并联时:R并= R
9、C=λf C:电磁波的波速(3×108m/s) λ:波长(m)f:频率(Hz)
初中物理的所有公式及单位,
R等于U平除以P。
一、物体运动 v=s/t s=vt t= s/v
物质的属性 ρ=m/v m=ρV Q=cmΔt G=mg
压强浮力 p=F/s (固体及通用公式) p=ρgh(液体气体内部压强) F浮=ρ液V排g F浮=G(悬浮、漂浮) F浮>G(上浮) F浮<G(下沉)
杠杆平衡 F1*l1=F2*l2 滑轮 F拉= G物(或F拉= (G物 +G轮))(动滑轮)
功、功率、机械效率 W=Fs W=Pt P=W/t = fs/t=F =Fv
电路 :U总=U1+U2 并联—电压:U总=U1=U2 = 电流:I干=I支1+I支2 电流:I =I1=I2 电阻:R总=R1+R2
欧姆定律:R= u/i U=IR 电功: W=UIt 电功率: P=UI W=Pt P=U2/R =I2R 电热: Q=I2Rt 电功与电热的关系:W>Q 电热器、纯电阻:W=Q W=UIt W=I2Rt W= t W=Pt
对于定滑轮而言: ∵ n=1 ∴F = G , s =h 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 ∴F = 0.5G ,s =2 h
机械功公式: W=F s热 Q放= mq?
欧姆定律: 电功公式: W = U I t W = U I t 结合U=I R →→W = I 2Rt W = U I t 则:Q=W 如电热器。
电功率公式: P = W /t P = I U 表达式:I=I1=I2 。表达式:U=U1+U2
表达式:P = P1+ P2 表达式:P = P1+ P2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二、对纯电热元件,所有公式都能用
对非纯电热元件,只能用p=UI和w=UIt
原因是非纯电热元件中,输入的电功除了发热外,有一部分要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W≠Q。
扩展资料:
1、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直接相关。钝角三角函数则与解任意三角形直接相关,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虽然是锐角,钝角三角形的推广,它是基本的,有表现力的周期函数。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基本性质与圆的几何性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将角放在直角坐标系中不但使角的表示有了统一的方法,而且使我们能够借助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
建立角的变化与单位园上点的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用单位圆上点的纵坐标,横坐标表示圆心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
3、勾股定理与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有内在的一致性,圆的各种对称性与三角函数奇偶性,诱导公式等也是一致的。
4、三角函数的研究过程能过很好的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三角函数数形结合也可以很好的解决一些物理问题。
百度百科-三角函数恒等变形
求初中物理全部公式
1、热学:物体温度变化吸热(放热):Q=cm△t(Q:吸、放的热量,单位:焦耳(J);c:比热容,单位:J/kg℃;△t:温度变化量,单位:℃)
热平衡方程:Q放=Q吸(不计热损失,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热机效率 η=Q有/Q总 (Q有:做有用功的热量,Q总: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总热量)
2、电学:欧姆定律:I=U/R (I:电流,单位:安培(A);U:电压,单位:伏特(v);R:电阻,单位:欧姆(Ω).
串联电路特点:a、电流特点:I=I1=I2=……=In(电流处处相等)
b、电压特点:U=U1+U2+……+Un(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c、电阻特点:R=R1+R2+……+Rn(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d、分压特点:U1/U2=R1/R2 或 Un/U=Rn/R(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并联电路特点:a、电流特点:I=I1+I2+……+In总(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b、电压特点:U=U1=U2=……=Un(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
c、电阻特点:1/R=1/R1+1/R2+……+1/R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d、分流特点:I1/I2=R2/R1 或 I/In=Rn/R(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电功:W=UIt(=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乘以时间=电压的平方乘以时间除以电阻=QU)Q是电荷量,单位:库仑(C);W:电功,单位:焦耳(J);t:时间,单位:秒(s)
电功率:P=W/t=UI(=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P:电功率,单位:瓦特(w)
电热:Q=W(与计算电功的公式完全相同,Q表示热量)
3、力学:
a、质量与密度:m=ρvm:质量,单位:kg;ρ:密度,单位:kg/m^3;v:体积,单位:m^3.
b、匀速直线运动:S=vtS:路程,单位:米(m);v:速度,单位:米每秒(m/s);t:时间,单位:秒(s)
c、同一直线上同方向二力的合力:F=F1+F2 F;合力,单位:牛顿(N).
d、同一直线上反方向二力的合力:F=F1-F2 (F1>F2)
e、压强:p=F/S p:压强,单位:帕斯卡(Pa);F:压力,单位:牛顿(N);S:受力面积,单位:平方米(m^2)
f、液体内部压强:p=ρghp:压强;ρ:密度;h:所求压强点的深度,单位:米(m)
g、浮力:F浮=G排 [(G排: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单位:牛顿(N)]
=F下—F上(F下:物体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F上:物体上表面受到向下 的压力) =ρ液gV排 (ρ液:液体密度;g:常数,9.8N/kg;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h、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F1:动力;F2:阻力;单位都是牛顿.L1:动力臂;L2:阻力臂;单位都是米)
i、滑轮组中的动力:F=G总/n (F:绳子自由端的拉力,G总:物体与动滑轮的总重;n: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j、斜面:FL=Gh (F:沿斜面的力,L:斜面长;G:物重;h:斜面高)
k、功:W=Fs W:功,单位:焦耳(J);F: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单位:牛顿(N);s: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单位:米(m)
l、功率:P=W/t=Fv P:功率,单位:瓦特(w);W:功,单位:焦耳(J);t:时间,单位:秒(s);F:做功的力,单位:牛顿(N);v:物体运动的速度,单位:米每秒(m/s)
m、机械效率:η=W有/W总=P有/P总 η:机械效率,无单位;W有:有用功,单位焦耳(J);W总:总功,单位焦耳(J);P有:有用功率,单位瓦特(w);P总:总功率,单位瓦特(w)
基本上就这些了,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ρ 千克/米3 kg/m3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0)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组:F=G/n
10、实际滑轮组: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 /t (S::路程; t::时间 )
重力G(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 ρ= m:质量/V:体积 (m:质量;V:体积)
浮力F浮(N) F浮=G物—G液 (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
动滑轮 F= (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
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
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 W/t (W:功 t:时间 )
压强p(Pa) P= F/S(F:压力S: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电压U(V) U=U1=U2=……
电阻R(Ω) 1/R=1/R1+1/R2+……
欧姆定律 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U:电压 I:电流 R:电阻 赞同1| 评论 修改回答
检举 | 2012-4-9 12:58 天哪我无语 | 二级
速度:v=s/t
密度:ρ=m/v
重力: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压强:P=F/s(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
浮力:F浮=G排=ρ液gV排
漂浮悬浮时:F浮=G物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功:W=FS 或W=Gh(克服重力)
功率:P=W/t=Fv
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S绳=G/Fn(n为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热量:Q=cm△t
热值:Q=mq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Q=(I^2)Rt=[(U^2)/R]t=UIt=Pt(后三个公式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F浮=G物—F F:测力计的拉力
浮力F浮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n
S=n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1/R=1/R1+1/R2+……
欧姆定律 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V=λf
物理量 单位 公式
名称 符号 名称 符号
质量 m 千克 kg m=ρv
温度 t 摄氏度 °C
速度 v 米/秒 m/s v=s/t
密度 ρ 千克/米3 kg/m3 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
压强 P 帕斯卡(帕) Pa P=F/S
功 W 焦耳(焦) J W=Fs
功率 P 瓦特(瓦) w P=W/t
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 V U=IR
电阻 R 欧姆(欧) R=U/I
电功 W 焦耳(焦) 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 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 J Q=cm(t-t0)
比热 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 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
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
初中物理公式汇编
力 学 部 分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组:F=G/n
10、实际滑轮组: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热 学 部 分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Q有效利用/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电 学 部 分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常 用 物 理 量
1、光速:C=3×10^8m/s (真空中)
2、声速:V=340m/s (15℃)
3、人耳区分回声:≥0.1s
4、重力加速度:g=9.8N/kg≈10N/kg
5、标准大气压值:
760毫米水银柱高=1.01×10^5Pa
6、水的密度:ρ=1.0×10^3kg/m3
7、水的凝固点:0℃
8、水的沸点:100℃
9、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
10、元电荷:e=1.6×10^(-19)C
11、一节干电池电压:1.5V
12、一节铅蓄电池电压:2V
13、对于人体的安全电压:≤36V(不高于36V)
14、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5、家庭电路电压:220V
16、单位换算:
(1)、1m/s=3.6km/h
(2)、1g/cm3 =10^3kg/m3
(3)、1kw?h=3.6×10^6J
初中物理公式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 /t (S::路程; t::时间 )
重力G(N) G=mg (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 ρ= m:质量/V:体积 (m:质量;V:体积)
浮力F浮(N) F浮=G物—G液 (G液: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
动滑轮 F= (G物+G轮)S=2 h (G物:物体的重力;G轮:动滑轮的重力 )
滑轮组 F= (G物+G轮)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
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w) P= W/t (W:功 t:时间 )
压强p(Pa) P= F/S(F:压力S:受力面积 )
液体压强p(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
串联电路: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电压U(V) U=U1=U2=……
电阻R(Ω) 1/R=1/R1+1/R2+……
欧姆定律 I=U/R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t:时间(S)
电功W(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
电功率 P=UI=I2R=U2/R(U:电压 I:电流 R:电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