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改革思考,高考改革思考与感悟
tamoadmin 2024-07-29 人已围观
简介1.新高考对复读生会有哪些影响2.高考改革方案具体是什么意思啊?3.北京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4.今年吉林省高考数学难吗2023山东高考将会有两份试卷:A卷和B卷。一、什么是山东高考?1.定义:山东高考指的是在山东省实行的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也称为全国统一高等教育入学考试。2.形式:山东高考与其他省份的高考形式类似,主要由语文、数学和外语等科目构成。二、2023年山东高考的考试题目1.A卷和B
1.新高考对复读生会有哪些影响
2.高考改革方案具体是什么意思啊?
3.北京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
4.今年吉林省高考数学难吗
2023山东高考将会有两份试卷:A卷和B卷。
一、什么是山东高考?
1.定义:山东高考指的是在山东省实行的普通高等教育入学考试,也称为全国统一高等教育入学考试。
2.形式:山东高考与其他省份的高考形式类似,主要由语文、数学和外语等科目构成。
二、2023年山东高考的考试题目
1.A卷和B卷:根据统一部署,2023年山东高考将用A卷和B卷的方式组织考试。两份试卷的题目难度和分值都相同,但具体的考试内容存在差异。
2.区别:A卷和B卷的具体区别主要体现在文本材料、计算数据、图表等方面。这种差异旨在保证考试题目公正、公平,减少考生之间的可能性。
3.题型:山东高考试题除了基础题型外,还有多种考察方式,如阅读理解、写作等。这些题型旨在全面地考察考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
4.知识点:山东高考试题的知识点主要涵盖中学阶段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常见应用技能。
三、高考制度的变革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考制度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创新。例如,现在一些省市已开始尝试对高考进行分科考试,以更好地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多元化录取政策,旨在更好地匹配高等院校的专业需求。这些变革和创新有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发展。
山东省(Shandong),简称“鲁”,别称“齐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济南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的沿海,濒临渤海和黄海,地跨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自北而南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4省接壤。
新高考对复读生会有哪些影响
不会,?你上大学 或者 报相关理工专业会对你物理学等第做出强制要求 。
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二)工作原则
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二、基本内容
全面深化统一高考招生改革,进一步完善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改革,加快建立多类型、多元化考试招生制度。
(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3.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二)高职提前招生
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
高校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报考条件、选拔评价办法和录取规则,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1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三)单独考试招生
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包括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实行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探索把试点范围有扩大到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
1.科目与分值
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2门,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拟报考有外语要求的学校、专业的考生,可选择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PETS-1)考试。
职业技能考试:分17个大类,全省统一组织,分点实施。学生可自主选报1—2个类别。考试每年组织1次。同类考试允许学生至多参加2次,成绩2年有效。
语文、数学每门满分150分,职业技能满分300分,均以原始分记入考生总成绩。外语不记入总成绩。总成绩满分600分。
2.录取
高校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文化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要求,也可提出外语成绩以及其他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按考生总成绩,分大类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四)“三位一体”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高校确定报考条件、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综合成绩合成比例、录取规则等,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
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报名,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并按规定参加高考。
高校组织专家组,根据考生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等材料,进行初次遴选;按照随机匹配、相互制约、全程录像、公平公正的要求,组织综合素质测试,进行再次遴选;按照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三、保障措施
按照循序渐进、积极稳妥的原则,稳步实施各项改革。2014年启动职业技能考试,2015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16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2017年开始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一)加强宏观管理
各级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转变管理观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能力。认真制定综合改革试点的各项细则,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基础教育评估体系、督导制度,引导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明确高校与在考试招生中的权责关系,在发挥高校招生评价选拔主体作用的同时,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健全各级各类考试招生机构,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提高统一高考、高中学考、职业技能考试和高校综合素质测试的科学化水平。
(二)保障招生公平公正
完善考试安全体系,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强化部门协作机制,切实维护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秩序。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落实公开责任,及时公开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高校综合素质测试要建立健全各部门相互制约、考评人员与考生随机匹配、纪检监察部门全面监督的机制,严格落实公开公示、涉密工作严格保密、利益相关人员回避、全程监控录像等制度,确保测试公平公正。
(三)加强宣传咨询指导
加强对各项政策、规定和要求的宣传解读,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良好氛围。加强中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创新咨询服务形式,提高咨询服务质量。加强对考生、教师及工作人员的诚信教育和管理,健全个人、学校考试招生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
高考改革方案具体是什么意思啊?
新高考对复读生的影响有:本一、本二批次将合并、复读竞争压力大、不再设置文科数学卷、教学有区别。
1、本一、本二批次将合并
2020年,依然有本科一批次、本科二批次的存在,但在2021年新高考后,所有本科批次将会合并为本科批,对于想要努力复读考一本的学生来说,复读意义不大。
2、复读竞争压力大
2020年因为受到疫情影响,不少学校用网课形式教学,对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主动性都造成了影响,所以2020年高考发挥失常选择复读的考生会增多,复读的竞争压力也会更大。
3、不再设置文科数学卷
旧高考时期,文科的数学卷难度低于理科数学卷难度,因此新高考改革后,对于复读的文科生来说,学习数学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
4、教学有区别
部分省份就高考生复读做出了最新规定,如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对于举办复读班、招收复读生有诸多限制,部分地区禁止公办高中和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因此部分地区的复读生无法享受公办高中的教学,被迫进入私立高中。
新高考的特点:
1、公平性
新高考改进招生分配制度,保障入学公平。新高考制度规范高考加分政策。为改变加分项目过多、分值过高以及加分资格等问题,教育部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取消多项加分项目,保留少部分补偿性加分项目,同时对加分项目的分值进行明确规定。
新高考制度关注农村考生,实施农村和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以及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定向招收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提高重点大学录取农村学生的比例,让边远山村的学生能走出大山,用知识脱贫致富。
2、提倡综合评价
新高考试题突出综合评价的理念,试题之间存在联系和衔接,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试题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能力水平。
北京高考人数2023年多少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注册入学。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拓宽终身学习通道。
作为中央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今年吉林省高考数学难吗
北京高考人数2023年5.8万人。
北京高考人数2023年5.8万人,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数据。这个数字反映了北京地区高考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高考改革等问题的思考。
首先,这个数字本身就说明了北京地区的高考竞争非常激烈。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参加高考,竞争着有限的优质教育。这种竞争不仅存在于学生之间,也存在于各个学校之间。为了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学校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和精力来提高学生的成绩。
其次,这个数字也反映了当前教育公平的问题。虽然国家一直在推进教育公平,但是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然存在。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也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方面。因此,要想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
最后,这个数字也引发了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思考。当前的高考制度已经存在一些问题,如考试内容单一、评价方式不够科学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考制度,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全面评价,不仅仅注重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总之,北京高考人数2023年5.8万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它反映了当前教育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教育公平的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高考改革的思考。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推进教育公平和高考制度的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
今年吉林省高考数学难吗:不难。
1、从命趋势上看
2023年数学高考试卷的评析: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由此可见,高考愈发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坚实的基础,更要有活学活用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这方面看,2023年高考难度没有下降,知识更加的灵活、多变。
2、从考生数量上看
近几年,高考人数屡破新高,2022年更是超过1100万人,虽然每年高校都在扩招,但是,竞争依然激烈,按照这个趋势,要想让这么多的考生实现分流,2023年高考试题也不会特别简单,更不会是“最简单的一年”
3、从考生整体素质来看
随着近些年考生整体素质的提升,虽然高考难度持续走高,但是各地高分考生依然频现,由此可见,如果是高考题目难度一般,通常不会体现出考生的真实水平,由此,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选拔功能,2023年高考试题的难度相信也不会过于简单。
4、难度和录取的关系
2023年高考不一定是最难的一年,但是肯定是最煎熬的一年。因为2023年高考是旧高考的最后一年,相对来说,难度会有一定的提高,而且受新高考模式的推行、考生人数的增加、考题难度更灵活多变等因素。
影响高考难度的因素并非只有考试难度。仅仅是根据高考题目难度去分析高考难度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还需要考虑高考的报名人数和高校的招生人数。简单来说就是考虑各批次录取的“上线率”是否会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