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7高考题型_2017高考试题分析
tamoadmin 2024-08-01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2.2017年天津高考化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3.2017高考化学热点题型有哪些?4.2017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卷结构 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5.2017高考这样出题有何深意?6.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
1.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2.2017年天津高考化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3.2017高考化学热点题型有哪些?
4.2017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卷结构 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5.2017高考这样出题有何深意?
6.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
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35,单选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题,共52)
必考题
40题,25分
41题,12分
选考题(4道选考题任选一题作答)
45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46题,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47题,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48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
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理解命题意图: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最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予以弥补。
2017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12个选择题(5分一个),4个填空题(5分一个),17题三角函数和解三角形或数列(12分),18、19空间几何、统计(12分),20解析几何(12分),21倒数(12分),22、23二选一解不等式或参数方程(10分)
2017年天津高考化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1-14是填空题,每题5分,15-20是解答题,前三题每题14分,后三题每题16分,每个解答题有2到3小题,共160分。
理科还有附加题,第21题是四选二,21a是平面几何证明,21b是矩阵,21c是坐标系与参数方程,21d是不等式,考生从四条中选两题作答,每题10分,满分20分。22和23题不确定,可以考概率分布,空间向量,解析几何(侧重抛物线),计数原理,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等,也是每题10分,附加题一共40分。
2017高考化学热点题型有哪些?
2017年天津高考化学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1、天津高考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数学科目分为文史类与理工类,外语科目考试包括听力测试,文科综合科目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高考各科目考试成绩均以原始分数的方式呈现。全部科目试卷的总分值为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科目的分值分别为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分值分别为300分;文科综合中政治、历史、地理科目试题的分值各为100分,理科综合中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试题的分值分别为120分、100分、80分。
2、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实行同场分科考试,考生在同一场次、同一考试时间内参加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科目的考试。
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实行计算机网上评卷,考生须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卷上或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高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高考英语听力考试单独组织实施。英语听力考试分值为20分,考生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两套试卷的考试。英语听力考试的两套试卷分别记分,取较高的分数作为考生的英语听力考试成绩计入其英语科目考试总分。
2017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卷结构 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化学计算
在高中化学中,计算题的主要功能是考查考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广度和熟练程度以及知识的系统性。这类题目考查的形式既有直接的简单化学计算和间接的应用化学原理推算,常见的方法有设法、关系式法、差量法、守恒法等。
化学反应图像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特征是将一些关键的信息以图像、图表的形式给出,把题目中的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目的是考查考生从图像、图表中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图像、图表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转换运用能力。
实验仪器的创新
实验仪器的创新使用一般体现为三个“一”:一个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用途的多种装置和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该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化学热点方法聚焦
聚焦高考一
化学计算中的4种常用方法
1、设法
所谓设法,就是设具有某一条件,推得一个结论,将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对比,进行合理判断,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1)极端设法
主要应用:(1)判断混合物的组成。把混合物看成由某组分构成的纯净物进行计算,求出最大值、最小值,再进行讨论。(2)判断可逆反应中某个量的关系。把可逆反应看作向左或向右进行到底的情况。(3)判断可逆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的变化。把可逆反应看成向左或向右进行的单一反应。(4)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把多个平行反应看作单一反应。
(2)状态设法
状态设法是指在分析或解决问题时,根据需要,虚拟出能方便解题的中间状态,并以此为中介,实现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思维方法。该方法常在化学平衡的计算中使用。
(3)过程设法
过程设法是指将复杂的变化过程设为(或等效为)若干个简单的、便于分析和比较的过程,考虑等效状态的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求解的方法。该方法在等效平衡的计算中使用概率非常高。
(4)变向设法
变向设法指在解题时根据需要改变研究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进而迁移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2、关系式法
在多步反应中,关系式法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正确书写关系式是用关系式法解化学计算题的前提。
(1)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关系式
特点:在多步反应中,上一步反应的产物即是下一步反应的反应物。
(2)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叠加找关系
适用于多步连续反应或循环反应。方法:将其中几个有关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适当变形(改变化学计量数),然后相加,消去中间产物,即得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差量法
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
其解题步骤如下:
(1)分析题意: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弄清引起差值的原因。
(2)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分析差值与始态量或终态量之间是否存在比例关系,以确定是否能用差量法。
(3)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根据题意确定“理论差量”与题中提供的“实际差量”,列出比例关系,求出答案。
4、守恒法
“守恒法”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它的优点是用宏观的统揽全局的方式列式,不去探求某些细枝末节,直接抓住其有的守恒关系,快速建立算式,简捷巧妙地解答题目。常用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
(1)质量守恒
依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电子得失守恒
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电化学的有关计算。
(3)电荷守恒
依据: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总量不变(或在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负、正电荷总数相等)。
方法:首先要确定体系,并找出体系中阴、阳离子的种类,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其物质的量;然后根据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列出计算式。
应用: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推断,也可用于有关量的计算。
聚焦高考二
化学反应图像题的解题方法
1、离子反应图像
考查知识点:根据图像考查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溶液的成分、离子的共存与推断、计算反应物的量或由离子反应画出相应的图像等。
实质:离子反应图像问题,归根结底,考查的实质仍然是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问题。
(1)离子反应图像
溶液中存在多种还原剂(或氧化剂),加入同一种氧化剂(或还原剂)时,必须按照“强者先行”的原则,考虑反应的先后顺序。只有当“强”的反应完后,“弱”的才能发生反应。
(2)离子共存及离子计算图像
离子共存图像要谨防离子共存的陷阱,特别要注意一些隐含条件和隐性关系;离子计算的前提是掌握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特别要注意物质间量的关系,遵循三大守恒原则和溶液电中性原则。
2、化学平衡图像
化学平衡图像是中学化学基础图像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把抽象的化学平衡理论形象直观地表述出来。化学平衡图像题是高考必考题型之一,根据图像坐标表示的意义,将常考的化学平衡图像分成如下三类。
(1)量值-时间图像
图像中的纵、横轴分别代表物质的数量(如浓度、百分含量、转化率、产率等)与反应时间(过程),将可逆反应中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体现在图像中。
该类题解答时要明确曲线“走势”代表的意义,并由此确定反应进行的方向,再进一步确定改变的条件。千万要注意此类图像中可能出现的“交点”并不代表平衡点,只有某种量值不随时间改变时的点才是平衡点。
(2)量值-条件图像
将物质或反应体系的某种量值与温度、压强、浓度、催化剂中的某一种之间的关系,反映在图像中。解答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图像,找出相关量值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将图像中的这种对应关系与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其是否符合理论上推导出来的关系,最后确定答案。
(3)量值-时间-条件图像
该类图像反映的是某一物质的量值(如浓度、转化率、产率、百分含量等)与一种或两种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其图像构成的特征是图像中有一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突变点(平衡点、最大值、最小值)。
解题思路:依建立平衡所需时间的长短→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时间短速率大)→确定影响反应速率的不同条件间的关系(反应速率大条件强)→再根据物质量值的变化判断平衡的移动方向,由此得出的移动方向应与由勒夏特列原理确定的方向一致。
3、电化学图像
近年高考中对电化学的考查出现了新的变化,以装置图为载体来考查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成为近年高考的新亮点。
(1)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破解关键:正、负极或阴、阳极的判断。
(2)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互变
原电池与电解池可以相互转化,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制造二次电池。二次电池中,放电时是原电池,充电时是电解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阴极反应相反,放电时的正极反应与充电时的阳极反应相反。
聚焦高考三
化学实验的创新探究
1、球形干燥管的创新使用
(1)A装置为尾气吸收装置,用来防倒吸,原理类似于倒置在水中的漏斗。
(2)B装置为简易的过滤器,可净化天然水。如果去掉上边两层,可用活性炭对液体中的色素进行吸附。
(3)C装置是一微型反应器。该装置既可节约药品,又可防止污染。如铜丝在该装置中燃烧时,Cl2封闭在干燥管内,实验结束后剩余的Cl2不仅可以用水吸收,还可以观察CuCl2溶液的颜色。
(4)D装置为一简易的启普发生器, 可用于H2、CO2等的制取。
(5)E装置起干燥、除杂或缓冲气流的作用。
2、仪器连接的创新与改进
(1)仪器巧妙连接,取代启普发生器
(2)仪器创新连接,防止尾气倒吸
a.倒立漏斗式:这种装置可以增大气体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吸收液吸收气体。当易溶性气体被吸收液吸收时,导管内压强减小,吸收液上升到漏斗中。由于漏斗容积较大,导致烧杯中的液面下降,使漏斗口脱离烧杯中的液面,漏斗中的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
b.肚容式:当易溶于吸收液的气体被吸收液吸收后,导气管内压强减小,使吸收液倒吸进干燥管中,吸收液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从而防止吸收液倒吸。这种装置与倒立漏斗式的功能类似。
c.蓄液式:当吸收液发生倒吸时,倒吸进来的吸收液被预先设置的蓄液装置贮存起来,以防止吸收液进入受热仪器或反应容器中。
d.脱离式:因导管没有与液体接触,从而无法产生倒吸。
e.液防式:通过改变试剂的方法达到防倒吸的目的。如吸收HCl时,HCl不溶于四氯化碳而无法倒吸,HCl从四氯化碳中逸出进入水中而溶解。
2017高考这样出题有何深意?
2017年高考全国卷3地理试卷结构
地理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11,单选,44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必考题
36题,24分;
37题,22分
选考题(从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42题,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43题,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10分;
44题,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2017年江苏高考历史试卷结构 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6月7日,2017高考拉开帷幕,第一天考查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
2017年是“新高考”第一年。那么,今年的高考试题命制的总体思路为何,是否突出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建设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是否做到了强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强调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是否做到了着力提高命题质量,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科学实施命题设计,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2017高考语文的命题重点,是以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的关键能力标准,以提升审美境界、涵育人文精神的学科素养标准,以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现。”
“2017年高考语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命题工作全过程,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彰显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记者访中了解到,全国卷3道写作试题的命制均突出了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用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他们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专家分析,“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写作要求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还有专家指出,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引导考生将个人命运与共和国发展紧密结合。
5万名上海考生,是上海实施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批考生。对于上海的作文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张中良教授认为,“预测”这个题目考生可以从个人写到社会,不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比如大到可以写行业、写地域等的预测问题。例如在大的视角看,线上电商如何冲击实体店等;又如自己家乡、所在城市,如何预测其发展之路。”
今年的语文命题还为考生发挥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空间。“比如由关键词‘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论述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有专家分析。
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不仅是语文科的应有之义,更是优势和职责所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语文命题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全国卷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分别呈现出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文言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对话,引导考生品评古人好学勤勉等品质。
今年语文命题还在材料主题规划方面力求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青花瓷崛起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题目引导考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进而对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更深了解。
数学命题在展示传统文化方面也着力很多。“2017年数学试卷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有的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通过向考生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体现数学既是创造的、发现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有的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有专家分析说。比如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全国Ⅰ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浙江卷第11题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为背景,设计在圆内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问题,使考生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考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注重应用能力
“2017年数学科高考以考生现实生活的问题为背景设置试题,要求考生应用数学原理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符合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数学试卷用大题、小题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全国Ⅱ卷第19题以水产品养殖方法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产量的问题。试题的第一问设计为根据直方图估计某的概率,第二问设计为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随机变量间独立性的检验,第三问设计为根据直方图,估计总体中位数,灵活地考查了概率与统计知识。天津卷文科第16题以电视连续剧播放为背景,考查线性规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和运算求解能力。
今年,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两省市的试卷更强调各类考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无论是常规题还是创新题,是数学问题还是应用问题,都设计出自然合理的情境、控制情境的抽象程度,力图使考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有专家分析。
“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今年高考语文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能力素养更为全面的考生脱颖而出。”深圳中学特级教师王木森分析。
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尤立增看来,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均设为必考内容,其实是“四两拨千斤”,“将会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促使语文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实用文本阅读能力与文学艺术素养的全面重视。”
展现高考改革成果,引导一线教学
2017高考语文试卷的客观题总的分值相应增加了14分。“通过调整,考生的书写总量下降了,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综合分析、概括理解、文本鉴赏、语言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目标更明确,重点更清晰。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拉开区分度,更好地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2017高考语文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题型上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测试。据该负责人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命题基础性、区分度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也将引领一线语文教学,促进语文学科建设。比如考查逻辑推断,就向中小学语文教育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学校应该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的“学得”与课外的“习得”学用并举。
上海的“新高考”也为原先的教学秩序提供新的参考。参加“新高考”的考生,一进入高中就被要求学会主动选择,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长,再对照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相关专业的招考科目要求,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出参加等级考的3门科目,还要参加大量的研究型学习和科创活动、社会实践。
“针对上海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反映出的应用类文体阅读写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两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了科技类、图表式说明文的教学;针对在网络语言环境中长大的这一代孩子的实际,也加强了对于使用得体、规范的汉语表达训练。”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教师骆蔚说。
“今年语文的阅读量增加了8%左右,鼓励学生不仅要精读、细读,还要大量阅读。因为阅读量上不去,思维能力就上不去。这样的命题思路会对一线教学产生很好的导向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为120分。
(二)试卷结构
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必做题约占85%,选做题约占15%。
1.必做题
以必考内容为命题范围。包括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种题型。选择题每题3分,20题,共60分。非选择题3~4题,约40分。
2.选做题
以选考内容为命题范围。由4题组成,一题对应于一个选考内容,要求考生选择其中两题作答。每题约10分,合计20分。
(三)试卷难度
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种,以中等难度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