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恢复高考成绩有什么用-恢复高考的好处和意义是什么

tamoadmin 2024-11-03 人已围观

简介1.分析恢复高考 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2.恢复高考40年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4.恢复高考是哪一年分析恢复高考 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高考制度的功能异化,就在于不断地强化人才的选拔功能,而弱化了人才的培养功能。回头来看,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共同的弊端就是重选拔、轻培养,重指标、轻能力,甚至是只选拔、不培养,只看指标、不看能力。这种选拔方式往往压抑了创新的灵感与激情。在

1.分析恢复高考 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2.恢复高考40年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

4.恢复高考是哪一年

分析恢复高考 对我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恢复高考成绩有什么用-恢复高考的好处和意义是什么

高考制度的功能异化,就在于不断地强化人才的选拔功能,而弱化了人才的培养功能。回头来看,我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共同的弊端就是重选拔、轻培养,重指标、轻能力,甚至是只选拔、不培养,只看指标、不看能力。这种选拔方式往往压抑了创新的灵感与激情。在高考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反复争论的“宽进严出”与“严进宽出”,其本质就是对选拔人才与培养人才何为重点的争论。“宽进严出”其实就是淡化考试的刚性,通过教育的培养过程来选拔人才;而“严进宽出”则是强化高考的刚性作用,把高考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和“公平公正”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社会价值选择已经从国家整体为中心转变到国家与个人兼顾,从效率为中心转变到效率与公平兼顾。我们要呼吁的正是在“人本”和“公平”两大价值选择下,高考制度要有新的设计。

第三,对高考制度变革的思考没有跳出教育和纯制度文化的思维框架。悠久的文化和教育传统造就了我国特有的教育文化和考试文化,其中也包括高考文化。在我国,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高考制度,都在体现文化的内涵。在思考与寻找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路径时,尤其是面对我国高考制度的改进时,仅作教育制度层面的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社会观念的层面考虑高考制度背后的观念文化。

高考的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反映,是人们对人、对人才、对人的发展认识的偏差所致,是因为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的社会价值、人的创造财富的价值,而忽略了人的自然属性,如身心健康等。当这一思想和价值仅为一小部分人拥有时,不会对社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当其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时,其危害就大了。高考问题之所以在初期没有出现,在几十年后的今天日益显现,其原因恐怕就在于此。这恐怕也是高考问题迟迟得不到很好解决的原因所在。人们思考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不应局限在教育内部,而应该从思想观念层面、价值层面去挖掘根源。高考问题出在教育,而其深刻的根源却在社会思想价值观念。

目前在我国教育领域内还有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如就业问题等。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如不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只在教育内部寻找答案是无益的。对于今天的高考问题,我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充分尊重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让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协调发展,在这一观念下构建社会制度、教育制度和高考制度。

三十年前的高考曾经使很多人欢呼雀跃,今天的高考则引发人们更多的思虑。恢复高考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由此开始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上演了轰轰烈烈的壮丽场面。然而,高考制度的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仍有大量的任务等待着我们去完成。

恢复高考40年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今年正值恢复高考40年,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大重大的转折点。40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的不仅是一批人的个人命运,还改变了人才的选拔机制,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我们民族的风气,举国上下逐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新风尚。

考上大学是“金饭碗”,能“接班”(接父母的班,成为工人)是“铁饭碗”,如果两者皆不能,就只能在家待业。这是80年代初城镇中学生面临的境况。而对农村孩子而言,考上大学则是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唯一机会。

四十年风雨变迁,高考点亮更多希望 

恢复高考是在‘两个凡是’还没有打破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意义远远超出教育本身,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导,也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如果说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奏响了改革开放交响曲的序曲,那么40年来高考制度的不断完善,则是改革浪潮不断向前的有力见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高考制度恢复这40年,是中国教育事业取得显著进展的40年,也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40年。40年来,以高考为入口的高等教育硕果累累。“十二五”期间,普通本科高校5年累计输送近2000万专业人才,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0年前,高考曾让亿万个梦想重新放飞。而今,我们从未离梦想如此之近。

高考是哪一年恢复的

中国的高考制度在1977年得以恢复。

在中国,每年6月份的高考是亿万学子的人生分水岭。这场考试不仅关乎每个家庭的未来,更是对一个人意志、毅力和智慧的考验。高考,是一场人生的角逐,是一场梦想的追逐,是一场青春的奋斗。高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科举制度,当时的科举考试选拔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考生来说,高考成绩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大学选择,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对于家庭来说,子女的高考成绩关系到家庭的荣誉和地位。对于社会来说,高考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高考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面对高考,我们要有正确的心态。要相信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其次,要保持冷静和自信,不要被一时的成败所左右。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能够实现。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去学习和复习。同时,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高考前夕,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考生关爱和支持。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安慰。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学校和社会也要为考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考试环境,让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中。高考是人生的一场重要考试,但它并不是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唯一标准。

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此外,还要关注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高考,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这段奋斗的时光,让它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带着高考的记忆,继续前行,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人生。

恢复高考是哪一年

1977年。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77年10月21日,举行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考试分为文史与理工两科,文史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史地(历史和地理),理工类科目是政治、语文、数学、理化(物理和化学),报考外语专业的要加试外语。

扩展资料: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进行制度改革,推出“3+2”考试制度,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使用统一命题的全国统考卷,从2001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高考

文章标签: # 高考 # 恢复 # 高考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