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1988年高考时间_1988年高考时间安排和政策
tamoadmin 2024-06-02 人已围观
简介1.1988年高考分数线及录取率2.各年高考录取人数7月15日,16日,17日一共3天15日上午语文,下午地理。16日上午数学,下午政治。17日上午历史,下午外语。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198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
1.1988年高考分数线及录取率
2.各年高考录取人数
7月15日,16日,17日一共3天
15日上午语文,下午地理。
16日上午数学,下午政治。
17日上午历史,下午外语。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3年开始,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规定在中心部分或国防科工委体系所属的某些院校,按必定份额实施面向农村或农场、草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职业定向招生。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面引进了前苏联的五级计分法,标准化考试曾被冷落。1981年至1985年,教育部研究后,确定广东省开始进行标准化考试的试验。
经过广东省1985年至1988年的试验,原国家教委1989年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规划》。
所谓的标准化考试,是指根据统一、规范的标准,对考试的各个环节包括测试目的、命题、施测、评分、计分、分数解释等都按照系统的科学程序组织,从而严格控制了误差的考试。
1990年的《人民日报》对当年开始广泛推行的标准化考试进行了报道,称“这是我国自隋唐以来,考试方法和阅卷手段的一个重大改革”。
1988年高考分数线及录取率
“锄 禾 日 当 午,汗 滴 禾 下 土。谁 知 盘 中 餐,粒 粒 皆 辛 苦 。”唐代诗人李绅的一首《悯农》道出了千千万万农民的艰辛,农民为了能够获得好收成,烈日当空,依然在劳作。
正是如此,有许多寒门贵子,十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走出农村,到大城市发展。
可是就偏偏有人喜欢“剑走偏锋”,与世人观念背道而驰,从农村走出去,又走回农村。
9年前,广东男孩邹子龙,曾经的高考状元,北大毕业之后,不顾父母反对,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毅然回珠海农村当农民种地,搞起一片有机农场。
一、农村学霸,偏爱农业专业
1988年8月,邹子龙出生在广东韶关市的一个农村普通家庭,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他学习一直很好。2007年,他参加高考,获得了韶关市高考状元,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但在填志愿的时候,一根筋地写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当时家人并不理解他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但也不了解这个专业是干嘛的,只见“经济管理”四个字,感觉蛮高大上的,就没有反对他。
在人大学习期间,邹子龙没有让自己松懈,除了上理论课,在图书馆找资料,其余时间都泡在学院的农园基地里。
毕业那年,邹子龙还去北大读了经济学双学位,并通过考试,又被保送回人大读研究生。
2011年,在毕业前夕,他早已被多家企业看中,但是都被他婉拒了。这一年,他做了一个很大胆的决定,带着女朋友,拉着3个小伙伴,跑到珠海农村的一个破山头,开荒种菜。
二、不顾家人反对,如今怎样
其实当初邹子龙把种地的事告诉家人时,全家人都圈了,辛苦把他送去读大书,毕业了竟然回农村种地,这不是疯了吗?为此,父母几个月都没有搭理他。
但是邹子龙主意已定,带着几个伙伴直奔珠海的一个偏僻乡村,租下了300亩的山地,创办了珠海绿手指有机农业园。
种地很苦,但邹子龙不怕,他说:
“有机农业并不是要回到以前刀耕火种的时代,而是要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试图让蔬菜的品质回到100年以前的状态。”
现在,他每天早上7点多,就开带领员工干活,打扫猪圈、喂饱鸡鸭,然后来到田里种菜、摘菜。
在他的有机农场,所有的农作物种植都不用喷农药、施化肥、打激素。为了搞好有机农业,他挖了一个大鱼塘养鱼,又养了一大批鸡鸭,还养了上百头牛和猪,然后把动物粪便收集起来,就是农作物的有机无公害肥料。
原来农场是一片荒山,没有水,邹子龙则引进技术,自己设计了三套独立的灌溉系统,实现了手机远程按时控制浇水,省去了很大的人工成本。
同时,邹子龙采用“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让社区消费者成为农场的用户,农场负责耕种和送货上门。
据了解,CSA模式没有固定的经营“套路”,消费者可以在春耕前预先支付购买有机农产品的费用;也可以成为农场“股东”,一起分摊成本,承担自然灾害等风险;并且“股东”还可以投入现金,也可以投入劳力,为此每逢周末或假期,许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来体验农场生活。
如今,通过这一模式,邹子龙的绿手指农场有了500多个家庭长期订单,还有近1000个间断性的订单,每年的收入都超过了2000万元。
而当初反对他种地的父母,已经不再说当农民没有前途了。
三、结语
邹子龙用自己所学,肯吃苦,开辟了新的农村天地,他是当代新农人的楷模。
当种地成为一个人心中的诗与远方,种地就已经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画面,而是眼前的鸡鸭成群、绿油油的一片菜地、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日落牛羊上丘陇,宛如陶公的桃花源。
对于邹子龙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各年高考录取人数
1988年录取率很低,重点中学在10%~20%左右,普通中学在百分之几,包括本科,专科,中专。我们学校是个普通农村中学,140人参加高考,总共考上了12名同学,其中本科3人,专科7人,中专2人。理科分数线,本科518,专科500,中专496,考上的都是学霸。当年我也参加了高考,遗憾差2分,89年高考,超本科线74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人才十分缺乏,高等教育很不发达,当年的高校毕业生仅有2.1万人。
1952年,教育部决定所有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当年共录取新生6.6万人。 1965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达到16.4万人。 1966年到1970年,高校没有招收新生。 1971年到1976年,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月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0年,当年高考共有333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一些省、市、自治区扩大招收自费走读生7000多人。 1981年,理工农医类加考生物,按30%计入总分。当年高考共有259万人报考,共录取28万人。 1982年,共有187万人报考,共录取32万人。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月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 1984年,全国统一考试时间恢复为7月7—9日。当年高考共有164万人报考,共录取48万人。 1985年,176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这一年是本人的高考年,这一年我有幸成为62万分之一) 1986年,191万人报考,共录取57万人。 1987年, 228万人报考,共录取62万人. 1988年,272万人报考,共录取67万人。 1989年,266万人报考,共录取60万人。 (有人回忆当年录取人数比上年少了很多) 1990年:参加高考人数283万,录取 60万 1991年:参加高考人数296万,录取 62万 1992年:参加高考人数296万,录取 75万 1993年:参加高考人数286万,录取 92万 1994年:参加高考人数251万,录取 90万 1995年:参加高考人数253万,录取 93万 1996年:参加高考人数241万,录取 97万,当年毕业的学生不再由国家”包分配”。 1997年:参加高考人数278万,录取 100万 1998年:参加高考人数320万,录取108万人,“80后”进入大学校园。 1999年: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年。 按当年统计,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比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总体录取率首次突破50%。 2000年:参加高考人数375万,录取221万 2001年:参加高考人数454万,录取260万人,这一年开始, 高考取消了年龄限制,25周岁以上公民均可参加高考。 2002年:参加高考人数510万,录取320万人 2003年:参加高考人数613万,录取382万人, 扩招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离开学校,走向社会。 根据外国媒体报道, 2003-2009年, 中国农民工的工资上涨了 80%, 同期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资没有变化 (尚未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这就是扩招的后果之一。 2004年:参加高考人数729万,录取447万人 2005年:考生877万,录取504万人 2006年:考生880万,录取530万。一份关于“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报告显示,“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 2007年:报考人数超过千万, 计划招生567万人(这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现在录取比例已经到了50% 2008年:考生人数达到空前绝后的1050万,高考招生人数也创新高,计划录取599万人,录取比例57%。 2009年:考生人数 1020 万, 录取629 万. 2010年:报考人数 947万, 录取人数 657万. 2011年:考生人数933万,录取人数675万。 2012年:考生人数915万,录取人数685万。 2013年:考生人数915万,录取人数685万。(这一年,是儿子的高考年,儿子有幸成为685万分之一) 2014年:考生人数939万,录取人数698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