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17年高考题,17年高考题目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有哪些2.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3.你觉得历届高考哪一年的题最难?4.修改病句(题目、答案)2018年高考刚刚结束,据考生反映今年全国卷一试题总体较往年难度有所下降,题目出的不难。较2017年高考试题简单了不少,具体来说就是数学以及理综试题较往年相对容易一些,试卷出的比较中规中矩,无偏题怪题。像语文试卷出的比较灵活一些,就例如作为内容,出得较为新颖,更加灵活了。

1.2017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有哪些

2.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3.你觉得历届高考哪一年的题最难?

4.修改病句(题目、答案)

17年高考题,17年高考题目

2018年高考刚刚结束,据考生反映今年全国卷一试题总体较往年难度有所下降,题目出的不难。较2017年高考试题简单了不少,具体来说就是数学以及理综试题较往年相对容易一些,试卷出的比较中规中矩,无偏题怪题。

像语文试卷出的比较灵活一些,就例如作为内容,出得较为新颖,更加灵活了。这也从侧面反映的高考命题的一个新动向,更加具有多边性。

像数学试卷今年整体比较简单一些,计算量略多一些,但是也挺合适的,大部分考生都认为今年数学试卷出的比较简单。

对于理综试卷整体难度下降,物理方面试题难度较2017年适当降低,不存在任何的怪题。化学方面难度有所下降,题型设计比较常规一些,对考生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生物方面总题难度低于去年,非选择题细节表述值得考生注意。还有就是英语方面,内容不难,不少考生在网上反映能拿到140+的高分,还是很不错的。

题虽然说简单了,但是分数线势必会有所上升的,再加上今年报考人数增加,预计今年高考分数线会提高不少,具体还有待于教育部进一步的公布了。

2017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有哪些

本人17年四川考生,这么说吧,17年,数学普遍比19年的难算,物理也偏难物理练习了很久的题目都没考,我们物理老师还说要考物理史给我们练习了一个月记这些物理学家干了什么,结果它不考。他还说光电效应属于了解内容,记下公式就行,结果上来就让我们算。再说化学,印象中比平时练的题目难一点,很多人不及格。生物印象及其深刻,第一道大题直接给我看懵,六条横线,两个小题足足占了小半页,心想这不是语文题?语文英语印象不深刻,也不难。那一年一本线比上一年少了23分,你可知那一年的难度了吧,总体来说数学理综难一点,其他差不多吧。

跟踪过08一17年IO年间约高考,综合来看17年的高考理科应该是最难的一年。

从相对论来定:2019年要难一些,文科生当理科生考,理科生当华罗庚考[捂脸][捂脸][捂脸]

我是19年的高考生,在高考之前我也认真地做过17年高考真题。19年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直呼难于上青天,出考场时更是听到有考生说这次高考要“凉凉”了。

这时就看到网上有很多网友把19年高考和17年作比较,因为17年的高考好像也挺难的。通过考前在校模拟,再结合我所参加的19年高考,我认为,两次考试难度都不算简单,但难处有所不同。

17年的高考主要是 题型比较难 ,试卷难题占比比较多,很多题目都需要动点脑筋才能做答,思维不是很好的学生或许就在这次考试中吃了苦头。

而19年的高考总的来说 比较创新 ,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高考真题中做过最创新的了。考前我们班级组织了好多真题演练,也练习过近十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但真正到了高考那天,还是被数学那道“维纳斯身高”给懵住了。

因为它出现在选择题比较靠前的部分,从以往的训练来看我们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数学选择题的前9道题都是要保证很高的准确率的,否则很难拿到高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道让人琢磨不透很“古怪”的题好像是出现在第四题还是第五题来着……一下子就把考生弄慌了!

另外,理综的创新性也是比较高的,听文科生说文综的难度似乎也不小。

在我看来,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考会一年比一年有新意,这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学会随机应变,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自如。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

陕西整天分数线就是降降降,你去看一下辽宁,同样是二卷,人家高考人数还比陕西少几万,同一所学校,人家的分数线老高

今年是数学难,17年是理综难,总体应该差不多。

前年难,去年易,今年又难。高考出题会有规律的相应百姓呼声。对考生来说,就是扎实基础,培养稳定的心态,以自强应万变

到底哪个难,等分数线出来了就知道了。分数线是按一定比例划分的,反应学生的分数情况。当然,一本人数持平的情况下

17年难,我儿子得101分,平时120以上

19年难,是新颖题,创新题!17年是应试教育难,可接受!

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自主命题: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山东(仅语文、数学两科)

其他省份试卷选用介绍:

全国I卷(全国乙卷):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山东(注:2017年山东省仅英语、综合两科使用全国卷,语文、数学两科仍自主命题)

全国II卷(全国甲卷):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青海、西藏、陕西、重庆、海南(注:2017年海南省仅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使用全国卷,物理/政治、化学/历史、生物/地理三科仍使用教育部为其单独命题的分科试卷)

全国III卷(全国丙卷):贵州、广西、云南、四川。

扩展资料:

自主命题缺陷

一、命题质量

是在命题质量上,各省实行自主命题,只能从本省中挑选命题人员,在命题水平和管理经验方面都不及全国统一命题,命题质量势必受到影响。而命题质量即试题信度、效度和区分度的高下,又直接关系到考试选优汰劣功能的发挥进而影响到考试的公平性,考试的权威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二、命题成本

分省命题使考试成本明显加大。据了解,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高考试题的总成本每年大致是150万元左右。而今年参加自主命题的省市,其直接开支都在150万元以上,有的省份甚至高达600万元。

三、命题安全

分省命题泄题漏题的风险可能会有增无减。虽然自主命题减少了因一省泄题波及全国的风险,但在中国这样一个重人情讲关系的国度中,各省自主命题人情请托、特权干涉的抵御能力,显然要低于全国统一命题,泄题漏题的可能性也较后者更大,对考试公平性的损害自然也更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你觉得历届高考哪一年的题最难?

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2014江苏语文高考作文题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年轻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想法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认为会有像自然一样不朽的信念。阅读材料,自选角度,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以下为2012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是《忧与爱》。有三个相关材料:唐代诗人孟郊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艾青的诗“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还有一个是罗曼·罗兰自传中关于忧愁的论述。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我遗憾地告诉机智的你明天就知道了。。。

好,今天让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是《智慧》←_←

今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3江苏高考作文#

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自定主题。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什么是不朽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振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信用》,东北高考作文题目《告诉自己,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莫任性》,我能行》,福建高考作文题目《短暂与永恒》,上海高考作文题目《时光》,海南高考作文题目《看客》

2009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

江苏 品味时尚

江苏高考作文

“人们追逐时尚,不是因为它适合自己的气质,而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如此。” 时尚表现为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各种时尚层出不穷,其中,好与坏,美与丑、各种观点交错杂陈。创新与模仿永不停息地互动,有的如过眼云烟,有的能沉淀为经典。请以品味时尚为题写篇作文。

请以“品味时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行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09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

品位时尚

2011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

拒绝平庸

17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

江苏卷:车辆与时代变迁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著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2016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

一群探险者去山洞探险,进入后点燃蜡烛,发现有一群蝴蝶,于是退出去了。过了一段时间,探险者们再次进入,却发现蝴蝶飞到山洞深处了。作文要求考生根据一点点细微的变化,材料作文,自定主题。

修改病句(题目、答案)

03年的高考题目最难,尤其是数学。

卷子到底有多难,可以这样讲从恢复高考以来史无前例,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又或者三四线城市,创造了一个记录。我所知道的华东五省一市(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没有一个地方的数学平均分超过70分,安徽、江苏、江西三省卷子最难,平均分只有60分左右。

150分的卷子只有60分,是少的不能再少了,历史上罕见。这一年高考录取分低到你不敢想,750分的卷子一本线只有四百八九十分、二本线只有四百三四十分。

考场上空气压抑的都能凝结成水,有人着急的汗水湿透衣襟,有人无助的轻声在哭泣,有个别人忍无可忍的撕了卷子。考试刚结束,很多女生失声痛哭。

扩展资料:

考试后的影响

一场考试结束,走出考场,走廊里,广场上,宿舍里,到处都有人在流泪哭泣。在山东的农村地区,大家出路少,许多人都把命运赌在这一场考试上,本就因为高考竞争激烈。

尽管老师一再宽慰大家,要难大家都难,平常心应对即可,用心做好下一场考试。可是事实上,大多数人的心理防线已经被冲破,已经很难在下一场考试中组织起强大的决胜之心力量进行反击。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例析 (2008-09-28 10:30:15)

标签:分析 高考 教育 语文 语言 专题 病句 杂谈 分类:病句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例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1 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美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缺宾语

例如: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赘余

(1)堆砌

例如: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例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

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换“;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

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

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6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例如: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参考资料

文章标签: # 高考 # 我们 #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