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高考数学难不-201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
tamoadmin 2024-09-20 人已围观
简介1.大学生考研2.陕西省高考2015年是最后一次自主命题吗3.高考复读一年后的提分极限是多少?(有经验的人进)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5.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6.2014届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出卷人是谁?大学生考研1、大学生考研的第一步是确定报考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大学生考研如何选择专业,一看兴趣;二看基础。如何选择学校要看地域、层次和备考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学校;至
1.大学生考研
2.陕西省高考2015年是最后一次自主命题吗
3.高考复读一年后的提分极限是多少?(有经验的人进)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5.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
6.2014届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出卷人是谁?
大学生考研
1、大学生考研的第一步是确定报考专业和学校,确定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大学生考研如何选择专业,一看兴趣;二看基础。如何选择学校要看地域、层次和备考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学校;至于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则看将来打算,因为学硕偏重理论和研究,如果打算考博则报考学硕比较好。
2、然后百度搜索《****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了解考研的科目。如果想考厦门大学计算机专业,初试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是全国统考,百度搜索大纲即可了解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3、最好是去报考学校官网查看相关的考研信息,务必以报考学校官网当年9月份发布的各项考研信息为准。同时还要多去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的网站了解相关信息。
陕西省高考2015年是最后一次自主命题吗
数学可以确定是的!
陕西省201 5届数学高考研训会于2014年12月27日在西安宾馆召开 ,主要围绕三大议题展开,一是北京海滨区八一学校刘运河老师的课题《突出重点、以点带面——例说高三数学的二轮复习》,
二是陕西师大附中张锦川老师的课题《对2015年高考复习中的代数问题的几点思考》,三是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唐颖鸿老师的课题《对2015年高考复习中的几何问题的几点思考》。
张锦川老师在报告中强调“2006年陕西省高考数学自主命题以来,到今年刚好是第10年,自2010年进入新课标高考以来,到今年刚好是第6年.今年是陕西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的最后一年,且要参照全国课标卷的命题框架.因此,我们既要立足于往年陕西卷的考查内容,考查重点,还要向全国课标卷的命题框架与难度靠拢.寻找差异,确定复习方向,以达到好的复习效果.(主题一:对2015年高考复习的总体认识)”
高考复读一年后的提分极限是多少?(有经验的人进)
兄弟,我觉得你偏科很严重,但是偏的还算对,千万不要是英语41.我高三刻苦了一年,又上了一年高四。按我的想法你很有希望。
1.哥们,起点越低,你提高的幅度越大。你现在310,提到550没问题。
2.只要努力真的可以成功,我高二总分340,英语差、什么都差……高三上学期认真的学了一学期提到了500,到下学期的时候浮躁了只提高了40最终540没上了一本。又复习了一年考了620。
3.既然差就不要跟着老师走,找自己的方法,老师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但是千万记得不要熬夜的学习,建议晚上到12点为止。当初我们班的第一的女生数学经常满分、英语140,后来拼命的学习到两三点,最终报的中央民族大学。千万不要搞垮自己的身体,保持精力学十二小时比硬学十八小时效率高的多。
一定要找准自己的方法,不要轻易去模仿别人。在没有找到方法之前用题海战术,不会做就看着答案再去思考。
4.信心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满足于跟自己身边的人比,我经常是年纪前二十,结果真正高考完了发现我在全省排到两千后。
5.心态,复读的压力我不用说你也知道有多大,我建议你最好不要放弃篮球,适当是时候去娱乐一下。越到高考人越易紧张,高考不能代表自己的水平但是高考一定是你最容易的出路。重视它,但是不要害怕它,我们有同学学习到汶川地震都不知道的有的是,千万把握好心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被高考奴役。
6.合理分配时间,各科的时间要分配好,千万不要顾此失彼。还有一年,你就是奔着高分去的,偏科不是好现象。
7.换个环境吧,找个自己不熟的地方,让环境去监督你好好学习。
……
大家同时复读过来的,明白你的感受,加油……明年听你的捷报。不要重视一本,眼界要放的更高……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统计学专业考研分享?
一、专业介绍
确定目标院校对考研来说真的十分重要!首先,确定专业,这个不多说相信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其次,确定学校,可以根据城市选择学校,在自己向往的城市中找出有所报考专业的学校进行选择;也可以根据专业选择学校,比如专业就业前景好的学校;也可以是成功率较高或者有人脉有把握、复试有优势的自己的母校,找出学校后将所有的学校分档:985、211、双一流高校以及冲一冲有机会的理想档。
双非院校在自己水平范围或者略微有难度的尽力档;另外,选择学校时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城市是否具有发展潜力、学校学术氛围、教师团队科研水平、此学校报考专业就业前景、个人学习能力以及英语能力等综合考虑。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983)经济学基础
参考书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帕金《微观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4.帕金《宏观经济学》 人民邮电出版社
5.李子奈《计量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模型、基本分析方法和计算技巧,三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65%、65%和20%(满分150分)。
二、复习经验
政治
低投入,高回报!作为理工科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不愿意背政治的,所以我们也不需要奔着政治70分高分去,60分+不拉跨就很不错了(其实60分+也不低了)。政治我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用的肖秀荣老师的资料,看的徐涛的视频(我觉得也可以买徐涛的资料看徐涛的视频)。前期就是看看视频,过一过知识点,然后做做选择题,大概做完1000题,再有时间就做做市面上的其他的题,只做选择题,边做边背选择题考点,保证能把选择题刷到35—40分就很好很好了。刷选择题的时候,很多考点大家都会背过,这对之后做大题很有帮助。至于大题部分,相信所有人都会背一遍肖四吧(官方透题,傻子才不背)。如果有精力,背一背市面上其它的题也可以。
英语
单词是最重要的基础。单词我开始的比较早,从寒假回来开始背的。我是用的考研5000词,是一本绿皮书。这本书我一共背了大约2.5遍吧,第一遍总体背一遍,第二遍再回过头来背一遍然后顺手将自己模糊的单词圈出来,最后0.5遍只背自己圈出来的单词,时间的话我就是早上背40min左右,然后中午或者晚上再抽出30min来背一下。我没有刷过单词课,我觉的没什么必要,看课时间比较长而且还不一定能记住,还是自己硬背下来才是自己的东西。
数学
建议大家尽早开始,我是三月底开始的一轮复习,到最后都感觉时间有些不够用的。听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跟着老师动笔去算,跟着算一遍都不一定能掌握这个知识点,何况只听,你以为你听懂了,其实那是你的自我欺骗。时间充足最好能完成三轮复习,至少也要两遍,每一天都要动手去做题,保持做题的手感。我自己是高数线代花费了近两个月整理了一套知识框架,建议大家在完成一轮复习的时候也按照自己的习惯整理一套知识框架,这样不仅在往后的复习中便于你查找知识点,而且会让你的基础更加的牢固,我认为这个时间花费的是值得的。至于跟哪个老师我觉得都可以,关键是你有没有从始至终的坚持下来,最忌讳的就是频繁的换老师,这说明你没有学习的耐心,一旦你失去了耐心,你就很难去真正掌握知识点。
还有就是学习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做错的要反复做,温故而知新,总体来说,我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月底到9月初):
因为是跨考,所以相当于看书的时候都是第一次接触的,第一遍看书大概从四月中旬开始,到暑假结束。花了4个月,有一点拖沓,因为中途也有搁置过学习去写课程论文去考试之类的。暑假也给自己放了半个月的假。所以算起来有效的看书时间大概是两个半月,而且保证每天有8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我在看第一遍课本的时候,按照老师的建议做笔记,做点题大概写了30个作业本,做了300页A4纸的笔记,几乎是抄书了。但是我认为这对基础差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你读书不一定能读得进去,但是如果你写下来,是至少会过脑子的。这里插一句话,大家做笔记做题也好,可以在网上买打印纸,我买了1000页,也就花了50块,算下来比作业本划算多了。而且A4纸做笔记很方便,用一个文件夹可以随时归类。
第二阶段(九月初到十月中):
我在这个阶段做题我也做了差不多一个半月,囫囵吞枣的,其实质量不高,我当时给自己的目标是每天十五页辅导老师给的题库。大家一定要对自己每天的学习量和学习内容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否则很有可能到时候的复习时间会不够。只有心里有数,按部就班的做你猜不会着急,才会有信心。
高代在强化阶段我首先不是去做题,而是看了辅导老师的强化讲义,一边看书,每天也是看10到15页,强化讲义内容不多,两百页,要看完很快,但是必须反反复复看,因为高代的小定理和小结论太多,不经常看很快就会忘记。强化阶段我看了2遍讲义,后来就去做真题了,但是做了一些感觉自己完全就没有题感,那个时候已经十月将近十一月了,特别着急。但是为了让自己找做题的感觉,我又做了习题集,所以我两个多星期迅速的就把题集做了一遍。这个时候再去看真题,就有信心多了。
第三阶段(十月中到十一月底):
到了第三阶段基本就是冲刺阶段了,这个时候我是一天一套老师给的北航真题,整整做了3个星期做完的,做完以后迅速归纳,将不同类型的题目整理起来,我还做了个每年的题型一览表,可以清晰的看到近年来热门的题型和学校的出题方向。这个其实是一个讨巧,对于知识掌握得不好的同学来说,我觉得这一步很重要,如果你都没学好,又不知道学校考什么,就非常吃亏。当然,假如你学得不错,这一步做起来也很轻松,至少让你有个底。再者就是,做归纳的时候,其实相当于把真题做了第二遍,归纳过后,真题的题型和做法就更是了然于心。
专业课
我的建议是6月—8月中旬过高鸿业宏微观课本,按照自己的时间计划规定自己一天看多少节,在八月中旬最迟八月底将书本精细地看完(对照视频,第一遍就要弄懂,看的时候对照核心笔记将重点着重看下,方便后续的二三轮复习,然后每学完一章对应地做课后习题,第一遍看书时最好一字不落地过一遍,课后习题最好每题都写在纸上,尤其是计算题。看核心笔记时整理好下一个阶段要背的名词解释和一些基本的简答题。8月—10月初对照核心笔记重点再复习书,每天要留一下午或者其他时间段几个小时时间再对照核心笔记复习重点并进行背诵(重点是指章节的名词解释和基本的简答题)可以把南大官网上指定的课本参考书补充地看看。10月初—11月中旬做真题,真题最好做一遍(20年可以两天一年真题,不会的回去背书),记得更牢一点同时前一阶段的重点背诵需要继续滚动背诵(自行安排是早上还是什么时候,言外之意留一个下午或者上午整的时间做真题,然后早上早起或者晚饭后零散的时间背重点,这个阶段任务有点重,大家坚持、加油。)南大真题每年重合率很高,真题要好好利用真题。11月中旬—考前,名词解释、简答题、重点计算题重复背诵和做,自己做好计划,滚瓜烂熟!考前20天可以看看热点、模拟卷。南大专业课有转型的趋势,看20年的卷子就很明显,所以要方方面面兼顾到,你以为的重点他有些没考,但该掌握的重点必须要掌握,不管他考没考,20年也考了以前真题都没考的知识点,大家要复习好,把能拿的分拿到。
经验分享
很高兴一战成功,顺利考上北航,我的文采不是很好,但还是想用粗糙的文字给大家分享一些我备考的小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说说我的择校历程,我因为不想从事本科专业相关的工作,并且很想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本着年轻就应该多闯荡的心理,我决定报考北航的数学专业,专业课主要是609和891,在北航有考相同科目的同学也可以参考我的经验。下面重点向大家介绍一下择校方法:
很多同学在择校时很犹豫,可能是因为自己现在的学校不好,因此对自己丧失信心,考研择校时不敢去追求理想的学校,这大可不必。你的本科学校如何,是由你的高考成绩决定的,而高考成绩首先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一考定终生"自然也就不能百分百断定一个人的水平和实力;其次,即使你真的是学习基础不太好,那么现在抓紧时间确定下目标,好好努力,充分准备,正常发挥,也未必就不能鲤鱼跳龙门,任何时候学习和努力都不晚,只看你有没有决心和梦想、想不想改变自己和命运另外不可否认,211、985学校的本科生,从整体上看综合实力相对而言的确要高一些,但其实大学是怎样过的大家心理都清楚,你的学校很好不代表你大学四年就定学到了比别人多的东西,反之亦然。所以,既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好就妄自尊大、不可一世,也不要因为本科学校很差就妄自非薄、看轻自己。不要因为现在的学校而降低了你自己的档次和追求,这一点对每一个尊重自己和尊重母校的人而言都应铭记。至于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这个问题,我想说除非你是处于对该专业知识本身的热爱或者决定以后读博的学生以外,学校对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专业排名的重要性。另外建议大家还是要有一个研友,尤其是自制力不高的人。或者报班,很多人排斥报班,但现在的大趋势仍然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报班的,但前提是不乱收费,专业、正规的老师讲课的辅导班,我自己因为跨专业,跨的还很广,于是经学长推荐在考研公众号考研翘楚报名了xx的在线专业课一对一辅导班,专门针对我的专业课给我讲解知识点,感觉讲的很到位,我复习效率蛮高的,推荐大家可以试一试。
另外在复习上一定要有一个计划,月计划或者周计划就可以了,个人更加推荐周计划,不用写的太详细,写一个任务清单就可以了。
复试
联系往年本校考上的学长学姐,我当时是在新祥旭报了个一对一面授班,他们的建议往往也是很宝贵的,你可以知道往年考试的重点,同时借鉴他们的复试经验,还可以通过他们了解导师,这对你选择导师也很有帮助。一定要主动联系老师,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请求老师和你见一面聊一聊。老师是对复试最了解的人,他肯定会给你一些有用的信息,所以你一定要主动去问,老师一般都会解答的。我就是通过自己的主动争取和老师见了一面,老师专门指导了我的复试,虽然最终我没有进入这位导师的课题组,但他的指导还是很有用的。复试过程中不要紧张,要气定神闲。
寄语
天道酬勤,苦心人天不负,我们都是追梦人
小学四年级数学日记怎么写?
数学游戏
今天的早读课我进教室晚了一些。在进教室之前,我便在走廊里,听到学生嘻笑的声音。我便有点不高兴,加快脚步,踏进教室一看,课代表张晨阳站在讲台上,几位同学站着,其他同学有大笑的、尖叫的、拍桌子的,什么都有。我板着脸部:“你们在于什么呢?”课代表张晨阳说:“我们在做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我一听大松一口气,也非常感兴趣,“什么游戏?这么有意思,我可以参加吗?”我走过去坐在张晨阳的位置上,大家都笑了,齐声回答可以。调皮鬼何易平还在边上嚷嚷着:“朱老师要加深难度才行。”
游戏在愉快的氛围中开始了。原来是数青蛙的游戏。轮念儿歌,谁念错或念不出,就罚做一道数学题。从第一个同学开始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第二个接上:“两只青蛙两张,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逐个增加,谁数错了,又从头开始数。最高纪录我们数到23只青蛙。我自然是顺利过关,有五名学生被罚到黑板上各做了一道计算题。
之后,我们还玩了一个“算二十四”的游戏,出示4个数字,看谁算得快,分成四大组,算对得10分。做得较差的两组被课代表罚跑步。还真有意思!
我没有参与第二个游戏,只是作为旁观者在一边,跟着同学开怀地笑着。我真的是很高兴,因为孩子们已经会有效地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并且非常自觉,知道是数学早读,就做与数学有关的游戏,还很有创新。由于游戏的形式新颖、活泼,学生乐于参与,而且这是一次完全是学生们自导、自演、自己组织的活动,学生更有兴趣。在游戏中学生的参与性也比较广,积极性更加地强。每位同学都愉快地、投入地参与了。
孩子们比我强,他们自己知道自己喜欢的、想要的形式来学习,我的确是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的行为告诉我,教学形式可以更活跃些、更有趣些,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寓教于乐”;今天他们的行为还告诉我,他们行,他们可以。老师该放手时就放手。
但有一点是数学老师的悲哀:做数学题被学生看作是一种惩罚方式。难道做数学题不能象做游戏一样有趣、好玩吗?这也是我努力的一个方向,我要让孩子们喜欢数学,把做数学题作为一种乐趣。
我答应同学,每周一的早读课完全让给学生自己组织数学游戏、活动。
我的困惑
今天听了张玉平校长上的《百分数的认与识》,真是好!在我看来,比前几天听的特级教师的课并不逊色,朴实、细腻、生动。也很喜欢听张校长的讲座既实在又极具个性,并能引起很多思考。今天听了张校长的一番话,我觉得困惑了。
记得最清楚的几句话是说:“现在很少听到一节像样的数学课包括前几天在常熟特级教师的示范课,都是在上活动课。”“连起码的几加几都不知道,这还叫数学课吗?”一听,觉得很有道理。是的特别是新课程,学生在玩玩闹闹的活动中学习数学,看上去开心、热闹,有实效吗?再一想,又不能认同,怎么能说活动课中学数学不好呢?学生的兴趣提高,喜欢数学的同学也会变多了,他们爱合作、善交流、会思考、能探索,这不是现在学生所急缺的吗?
其实归结下来,还是“过程”与“结果”孰轻孰重的问题。当然,最好是鱼与熊掌兼得,过程与结果兼备。但只能选其一的话,作为数学老师会偏向什么呢?张校长说:“连8加5等于几都不知道,还空谈什么新课程。”听张校长的语气,似乎偏向结果一些。张校长强调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无效的,双基还是要切实抓。说得有道理。但与“新课程”的要求有点出入,“新课程”重过程,是让学生体验,经历数学,学会一些方法和能力。到底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好呢?我感到非常困惑。
权衡再三,还是赞成“重过程”,还是欣赏这套新教材。我相信有了爱数学的情感,有了探索问题的能力,难道会不知道8加5等于几吗?知识是的,情感、能力是活的,而且会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
橡皮可以无限大
今天在讲《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课时,我们碰到这样的一道题:一块橡皮的体积约是6( )。要求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显而易见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填立方厘米,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异议,只有王婷在那儿高高地举起了手。我也甚感奇怪,点名问她有什么事儿。王婷迫不急待地站起来说:“橡皮是可以无限大的,只要拖动就行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其他同学已经帮她解释了:“计算机老师说的,拖动鼠标橡皮可以无限扩大,也可以缩小。”好多同学都跃跃欲试,争相发言。
生:电脑里是可以无限大的,而且题中也没有说明一定是实际生活中的橡皮。
生:橡皮可以扩大,也可以缩小,有没有比立方厘米更小的体积单位。
师:更小的体积单位是有的,只是不常用。
生:你们说的是电脑里的,不是真的,不能算。
生;实际生活中的橡皮也是不一定的,我想橡皮厂里面肯定有一个很大的橡皮块切成一块块小橡皮,说不定有6立方分米,甚至于6立方米。
……
2014届江苏高考数学试卷出卷人是谁?
201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的出题人是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大学教授和高中数学教师。
江苏省是高考科目完全自主命题的省份,教育部放权给省教育部门自主命题、组织进行全省考生参加全国高招统一考试。当年全国有十多个省市自主命题,浙江是其中一个。试题是由浙江省成立的教育考试院负责组织协调,专家教授和高中老师参与编写审定。每套高考试卷都是由多人分别出题,然后组成一套试卷。2014年数学试卷命题人是张航军为首的数学专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