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2014年高考社会热点,2014年全国高考
tamoadmin 2024-06-06 人已围观
简介1.以社会热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2.江苏省2014年高考作文零分卷3.高考资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4.希望各位好心人帮小弟找些最新的时事热点,小弟下星期高考,希望在作文能用上新的例子。谢谢5.关注时事政治的重要性每年高考如约而至,每年话题总离不开高考作文题。也许,我们早已远离高考战场,但我们总是愿意设想,若是我们面对这样的高考作文题,我们该如何答。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1.以社会热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2.江苏省2014年高考作文<为什么不>零分卷
3.高考资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4.希望各位好心人帮小弟找些最新的时事热点,小弟下星期高考,希望在作文能用上新的例子。谢谢
5.关注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每年高考如约而至,每年话题总离不开高考作文题。也许,我们早已远离高考战场,但我们总是愿意设想,若是我们面对这样的高考作文题,我们该如何答。下面是我整理的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解析点评,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一、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解析及写作指导
2023年3月15日,在北京出席中国***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2014年3月27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作《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主题演讲。本作文题的两个材料,分别出自上述两个讲话,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时代命题,揭示的道理却是普遍的,语言生动形象,蕴含着大智慧。
材料一,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看起来抢了一时的“先机”,实则为人不齿,终将被他人排斥。生动朴素的文字中所蕴含的为人处世之道启人深思。材料二,借“一花”和“百花”阐述了部分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一花”和“百花”相互联系,“一花”之美是在“百花”中得到凸显的,而“百花”之春又是建立在“一花”的基础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人与集体及社会的关系,莫不如此。材料一与材料二并举,构成了一组对话关系。材料一说的是不应怎样,材料二提供了行动思路。
学生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是相当多的。熟悉政治、了解国际大事的同学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在语文卷出现这道题,与政治卷中的作答是不一样的,“认识与思考”不是在讲立意和结论本身,重点在于立意与结论的形成过程。前述对作文材料的立意阐释,在文章写作中应转化为对鲜活事例的展现、对丰富事实的分析。那些事实材料在心中涌现,得以筛选并经语言文字外化的过程,也是内在思维的碰撞过程、情感的激荡过程。少一些空泛议论,多一些典型事例,多一些真情实感,立论才有依托,文章也才能真正打动人。
从材料字面回到生活与成长,也能写出很好的议论或记叙文章。如果学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返回“现场”,写活场景中的人与事,写透对材料的认识,这不只是考场上令人满意的作文答卷,也是学生对中学时代提交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总结,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两则材料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如果学生能够从这两则材料出发,联想到更多的语用典型案例,阐释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的普遍规律,也可谓独辟蹊径的好文章。
语文是立德树人的独特载体,其育人价值是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体现出来的。这道写作试题所涉及的考查意图与目标,既是普遍的,也是个性的;既是抽象的,也是鲜活的;既是主题教育的,又是语言文字的。所谓“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文章要立得住,要对每则材料各自的观点、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并能有丰富的延展。寓思政于语文之中,以语文体现思政的道理,正是试题的初心。
三、青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
成就彼此,多彩绽放
说过:“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把自己融入集体,彼此成就,才能绽放出群体的光芒。由狭隘的利己走向崇高的利他,是我们新青年应追求的正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任何时代,人类的发展始终是合唱,不是独奏。正如魏源所言: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利己唯得小利,霖润他人方成大美。
人生在世,总会有一些私心,这些私心阻碍着我们去帮助别人。如果将这些私心换成博爱之心,以彼此成就的心态生活,这样一来,你会发现,世界比想象的更美好。古有杜子美面容枯槁,失声痛哭:“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圣尺笔兴波,描摹人间疾苦,祈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反观隋炀帝贪图享乐,堕入利己的狭隘中,大好河山拱手让人。近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鉴湖女侠秋瑾投身于革命,只求利他,叫数代人缅怀;今有万佐成夫妇的一元共享厨房,尽力雪中送炭,为多少病患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行走于人世间,当我们始终带着成就他人之心,便也常成就了自己,更为整个社会增添了色彩。
利他精神是我们一脉相承的宝贵财富,人与人之间需要,国与国之间亦如此。
利他之行暖世界,成就人类命运共同体。
南朝《唱导文》有言:“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行善利他之举正是如此,它能够驱散阴霾、照亮人心,像千盏明灯高悬,照得万里夜空一片明朗。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面前,人类的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联。我国作为和平崛起的东方雄狮,为构建一个开放、和平、美丽的新世界,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与友邦患难相助,为海外源源不断地提供疫苗、医护的支援,在危机中发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最强音。
独木难支而众擎易举,和衷共济方能共同繁荣,展现了“兼爱”的中国,让全球更加稳定安全。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与他人相互相互依存。流星固然璀璨,但区区一颗只能成为他人眼眸中的一瞬,只有成雨而来才会星光闪耀,照亮夜空;一人独行,不如结伴同行,互相帮衬,成就彼此才能够共赢,多姿多彩地尽情绽放! 一.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一花独放不是春怎么写 附作文点评及解析 二.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表格 最新等级细则解读 三.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作文怎么写不跑题) 四.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跨越再跨越怎么写(附满分范文和审题立意方法) 五.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跨越再跨越怎么写是什么意思(如何审题立意解读) 六.2022年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什么意思怎么写(审题立意) 七.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热点话题预测(作文怎么写审题) 八.青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细则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等级) 九.今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预测2023,附历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十.2023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如何审题立意,附满分范文 十一.2022年青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审题立意附解析 十二.青海高考作文题目2023解析,青海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
以社会热点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作文
2014年的参考下吧。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新课标全国卷I)
(2014-07-08 10:58:49)转载▼
2014年高考是我们河南省文科综合试题使用的是课标全国卷(文综卷I),2014年的试题相对2013年试题而言,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变化和调整,可以说是稳中有变,而探究这些变化,对2014年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们2015年的高三的复习备考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考点分布及其分值
1、中国古代史:58.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共28.5分,选修·选考题30分)
24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必修1政治史)4分;25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6题,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对人性的认识(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27题,中国古代的经济·清初对外贸易的状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第(1)问,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第(2)问,宋应星的科技成就未受重视的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45题,中国古代的法律改革(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48题,对历史人物包拯“包青天”的评价(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中国近现代史:43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分,选修·选考题15分)
※ ①中国近代史部分(39分,其中必修24分,选修15分): 28题,中国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印消费英国棉布、棉纱的差异(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29题,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898年康梁发动举人废除八股取士而受到众举人的抵制的情况(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4分; 30题,近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1题,抗日战争·对我国60年代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抗日战争目录的修改(必修1政治史)12分;46题,对清末预备立宪的认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 ②中国现代史部分(必修部分:4分):31题,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情况(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
3、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客观题和主观题28.5分,选修·选考题15分)
※ ①世界古代史(4分):32题,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必修1政治史)4分。
※ 世界近现代史(39.5分,必修24.5分,选修15分):33题,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必修1政治史)4分;34题,对苏联工业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的认识(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35题,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问世的巨大作用的认识(必修2经济社会生活史)4分;40题第(1)问,牛顿科技成就的特点,第(2)问,牛顿的科技成就受到广泛重视的社会原因(必修3思想文化科技史)12.5分; 47题,关注二战后联合国关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署问题(选修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总之,在全部历史试题所有分数的145分当中,中国史部分:101.5分(必修56.5分,选修45分),世界史部分:43.5分,(必修28.5分,选修15分)。其中,政治史:92分(必修32分,选修60分),经济社会生活史:20分(必修20分),思想文化科技史:33分(必修33分)。
纵观整个试卷,历史必修部分主要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唐朝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中对人性的认识、中国古代的经济·清初对外贸易的状况、中国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后中印消费英国棉布、棉纱的差异、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18989年康梁发动举人废除八股取士而受到众举人的抵制的情况、近代中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的情况、古希腊、罗马政治文明·雅典的民主政治、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特点、苏联工业化和新经济政策相关内容、欧洲一体化进程·对欧元问世的巨大作用、17世纪中国的传统科技与同时期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不同时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
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特点
总体上,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相较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可以说是稳中有变、稳中求变,总体难度略有下降,但学生想拿高分并不容易。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考题相对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稳的表
现有:(1)从试卷的结构和分值分配来看,保持了稳定(必修部分12个选择题48分+2个
主观试题37分共计85分,选修4选1分值为15分);(2)从命题的形式看,试卷继续保持
“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新史料统领试题,最大限度的
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12道选择题均为材料解析题,而且,在选项的设置
上比2013年更加科学规范;(3)从能力考查来看,试题仍然突出考查“四种能力”,即获取
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4)从考察的知
识点分布来看,侧重于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思想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商业和对外贸易、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华民族反侵略求民主党潮流、近代东西方的科技、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区域化等,这些均为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不偏不怪;另外,三大板块(即必修部分的政治史、经济史和科技文化史)分布与去年相比大体稳定;从中外历史的角度看,仍然是中国历史比重较大;(5)对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适度地给与关注,如35题对欧洲一体化的考查,实际上关注当今的中欧关系,41题考查抗日战争,实际上是关注当今的中日关系;(6)2014年选择项的设置继续保持2013年的模糊性的特点,12道选择题中第24、25、28、32、34题都是“反映”类试题,第27、29、30、35题都是“表明”“表现”类试题,而“反映”“表明”“表现”“说明”类试题要求回答的是现象、原因、特征,还是本质、影响、意义,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相对作答的难度是比较大的。
同时,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在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其其调整和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最大的变化是第41题的变化。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连续出了三年的小论文型题目,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也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在2013年的高考变成了信息说明题(称为“比较说明题”),即给出了两幅地图,让学生根据地图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试题的41题在承接2013年变化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创新,变成了“修改说明题”,该题给出了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这是今年试题的一大创新和亮点,该题在选材上别具匠心,既突出了时政,又突出了历史的教育功能。
其次,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整体难度与去年相比略有下降。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大幅度增加,尤其是非选择题难度增加幅度相当大,导致学生的40题和41题的得分大幅度降低,也导致了2013年文综的总体得分创了历史新低。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在总体设计上,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2014年选择题选项的设置在字数、语言上更加完备、科学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的文字阅读量;(2)2014年的40题,在材料的选取上和问题的设置上,均没有超出高中学生的认识范围,17世纪东方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相对而言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另外,试题的答案与材料的关系还是相对比较密切的,只要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材料,还是可以作答的;(3)2014年的41题在虽然由2013年的“比较说明题”变成了“修改说明题”,但是这仍然是说明题开放型试题,另外,经历了去年的变化,在2014年的复习备考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2014年试题的变化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因此学生不会像2013年那样面对41题而茫然无措。
第三,2014年40题的设计除了上面提到的难度降低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今年的40题没有关注现实中的热点问题。2011、2012和2013年的40题均或明或暗的关注了热点问题,如2011年40题考的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实际上关注的是2011年公务员考试的热潮和当时中国进行的大部制改革;2012年考查的是交通信号灯的变迁与工业革命及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关注的是中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尤其是一些大城市;2013年考查的是对海洋的利用问题,实际上关注的是2012到2013年中国周边的海洋局势和海洋安全问题,中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矛盾及菲律宾侵占我国南海的岛屿导致了我国海疆局势的空前紧张,从而使我国的海洋主权和海洋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今年的40题考查的是17世纪东方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比较,这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热点可以说关系不密切吧。
第四,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克服和避免了2013年试题设计的一些不足和缺陷。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有两大缺陷和不足:一是2013年选择题的第34题考查了选修二一—《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的内容,这增加了试题的难度,违背了课改的精神,也给高中历史的教与学将带来很多的困惑与困难;二是试题的设置和考查的内容有重复的嫌疑,选做题的第45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比较(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6题考查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方面的不同和产生的不同影响(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这两个题目均涉及到维新派和维新变法运动,虽然考查的角度和内容不同,但总感觉考查的知识点有些重复;还有29题和46题均涉及和考查了洋务运动。今年的试题设计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这是今年试题的一个进步吧。
第五,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中国古代史的比重相对2012年和2013年的试题而言有较大幅度上升,而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比重略有降低。2012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39分、58分、48分,2013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45分、55分、45分,2014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分值分别为58.5、43、43.5。我认为这不具有规律性,仅仅是出于命题的需要而出现的巧合和偶然的现象。还有今年文言文的阅读材料明显减少,我认为可能是命题者出于降低历史试题难度的考虑吧。
第五,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45题,即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又回到了考查教材意外改革的轨道上。新课标文综试卷的45题,即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试题,2010、2011、2012年考查的均是教材之外的改革,2010年考查的是刘晏推行的榷盐法,2011年考的是清朝在蒙古地区实行的盟旗制度,2012年考查的是王莽改制,而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卷I文综历史部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考查内容涉及了人教版选修一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考查的是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异同点,但是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的45题又回到了考查教材之外改革的轨道上,2014年的45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的法律改革,这是现行选修教材之外的改革。这也算是今年试题的一个变化吧。
总之,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文综历史部分试题的命制是非常成功的,仔细研究这套试题,对我们2015年的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2015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高考题每道题都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体现了《考试说明》中考核能
力要求的四个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
问题的能力。这四种能力的考核,是历史学科考核的主要目标,意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本历
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
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能力的考核是高考的核心并贯穿始终。基于此,
在下面的复习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课标要求、考纲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和复习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才有针对性。
第二,抓好第一轮复习,不求速度,要求质量,夯实基础。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抓好主干知识以及主干知识中的细节知识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必须要弄清楚,理解透彻,对于历史事件必须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认识;(2)要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三本必修教材中的每个专题都有自己的知识脉络和知识结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是相通而不是割裂的,要掌握其中的内在联系;(3)要注意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和同时期东西方历史的比较,今年的40题就是东方的传统科技与西方的近代科技的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切忌以题海战术代替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第三,要精选试题,规范训练。一是试卷要标准化,训练试卷要跟高考模式保持一致,使试题有示范性,采用12+2+选做题模式;二是能力要求高考化,即试题难度、能力要求要与高考试题相当,总之,要练速度、练准确、练感觉、练规范、练能力。
第四 在加强选择题训练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循序渐进的对非选择题进行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学生解答非选择题的能力(包含审题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组织的能力等)。材料的选取必须多样化,既要有文字标题解析题,还要有表格数字资料、文物遗迹资料、地图人物资料等,让学生从各种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一定要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的论述,以充分的史实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加强结合材料分析史实的能力。
第五 要和语文老师适当地结合,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近几年的历史试题均采用“三新”模式,即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以新史料统领试题,最大限度的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比较分析的能力,而且在文综试卷的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中,历史试题的文字最长,阅读量最大,而且材料的阅读理解的难度也最大,而高考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因此就要求学生必须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并提取所提供材料的信息。而现实是,无论是在平时还是在高考中,许多学生不能准确理解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历史学科失分率相当地高。基于这种状况,有必要常态地、长期地、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理解的训练。
第六,作为历史教师,尤其是作为高三的历史教师,要读书,要关注历史学研究的前沿,开阔眼界,不断充实自己。具体途径和方法:一网上搜索资料,从网上看一些历史资料;二看历史专著,如被誉为“当代资治通鉴”的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北师大刘宗绪教授编写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十讲》、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等;三是订阅一些历史方面的杂志,如《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
第七,无论老师或者学生都要关注时事热点、周年大事等重要问题,要关心国内外重大事情,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是现实的热点问题,如十八大的召开、民生问题、中日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乌克兰问题、中东的政局问题、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等,二是重大周年纪念问题,2015年高考备考要关注有关05或15年的事件,也要关注次周年纪念的事件,如04或14、06或16年的事件等。
第八,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复习备考工作。一是要加强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集合大家的智慧,这样才能把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做得更全面更扎实。二是加强综合科相关教师之间的合作,要设置一个得力的综合科备课组组长,协调好综合科学科之间的合作。
以上是个人之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希望不吝赐教!!!
江苏省2014年高考作文<为什么不>零分卷
内涵解剖
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些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热点往往是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它们常常成为当年高考作文命题的材料。尽管高考作文要求回避热点,但文章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要求有针对性和时代感,高考作文就不能不涉及这些热点。热点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生命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十分广泛。有国际的,例如和平与发展、环境保护、贫困和饥饿;也有国内的,例如WTO、西部开发、党的执政能力。要写好这类话题作文,必须热情关注国际、国内时事。尤其要了解人们谈论较多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作广泛深入的思考,使文章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佳作赏析
★话题一:学会调整
读完《渔夫的誓言》,你有什么感想、联想?请以“学会调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有这么一个故事。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可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也拉不回来,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便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但这一次渔汛所遇到的全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现在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在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全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去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见到,见到的只是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赶得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
这当然只是一个故事而已。
世上没有如此愚蠢的渔夫,但是却有这样愚蠢至极的誓言。
写作提示:在审题立意阶段,这篇寓言故事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有一些同学可能会抓住“誓言”两个字不放而大作文章,甚至去论证“愚蠢的誓言”或“愚蠢的人”。虽然这都是这篇寓言的所包含的内容,却不是主要内容。
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誓言”代表的是理想、志向、目标与执着、坚定、顽强,表达的都是积极向上的含义,为什么渔夫“却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呢?原来,他的“誓言不符合实际”,虽然他对誓言也作了变化,却总是比现实的改变落后一步。由此引申,我们即可提炼出两点作为作文立意的基点:理想(目标、愿望……)和现实之间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当现实条件发生变化,理想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
</FONT>写这篇作文难度不大,因为很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比如有人拼了老命也要考清华北大,而不管自己是否有那份潜质。但要写得有深度,却不容易,因为这个话题不仅仅囿于考大学,它完全可以联系整个人生来写。
文体也不难,无论是平常的议论文,还是优美的散文,或者清新的记叙文,都能够出彩。但根据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文体特征一定要突出。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强调的是“理想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不能一提到理想就要写如何坚定执着,这和材料的主旨——调整(即变化)——是背道而驰的。 ★话题二:协作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一个和尚没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材料二: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动;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进洞里去。
两首童谣,叙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读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请以“协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理、编述故事、抒发情感、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话题作文提供的话题一般贴近学生的实际,思维开放,内容比较宽泛,写作自由度比较大。这也是一个开放型话题作文。但,并非无限制开放。要想写好这篇文章,就必须充分地理解童谣的内涵,把握其寓意。“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有水喝”,原因何在?关键在于“不合作”,彼此之间互相推诿。“三只蚂蚁来搬米”之所以“轻轻抬进洞里去”,这是合作的结果。由此可见,“人不如蚁”的关键之处在于“是否协作”理解了这么多,文章便好下手,可以写与“协作”有关的人、事或由此生发情感,或发表见解。设计此题的用意就在于让学生充分的理解“协作”的重要性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自私、偏执,缺乏健康的正确的人格,缺乏合作的理念,借助这一话题,让学生认识到在任何时候,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协作”,不要逞“匹夫之勇”进而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理念。
该话题的开放性,宽松性,灵活性也较大。面对这一话题,某些学生往往觉得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或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或就重避轻。很难写出高水平的作文。因而,这就需要学生善于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变宽泛为单一,进行大题小作,可选择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或从某一角度来写。或就生活中的某一件“协作”成功事展开议论,或记叙一件缺乏协作精神而导致失败的事件,或直抒胸臆,呼唤协作精神等等,但,万不可笼统为之,而应择其中单一的小话题,集中笔墨,详摹细雕。
此外,在表达上,即可以记事,也可以摹人,又可以议论升华,直抒胸臆,只要能发挥自身的创造力,拓展思维空间,升华思想,让人蒙受伟大而无私的协作精神感化,产生一种人生的感悟即可。 ★话题三:生活中的矛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上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要求: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矛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汇,包容了太多的概念和倾向,审题的时候必须把它具体化,否则中心不易明确。而命题中的限制更要引起大家的注意:“生活中”,也就是说,我们在立意的时候,既要紧扣“矛盾”,又要不脱离生活。通过分析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几个例子都说明了人的真实的思想品质与世俗观念之间的冲突,也就涉及到我们常说的人情冷暖的问题。“矛盾”由此解开。必须注意的是:“矛盾”包含了对立的两方面,只单纯论述其中的一面是不对的,写作时要立足于如何解决矛盾,克服矛盾,从对立面的关系入手。也就是说,只停留在材料表面,去累赘地记叙事件是肤浅的,必须要对这些现象有自己的分析和认识,从而升华,提炼出中心。
比如我们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个思路:怎样才能解决矛盾呢?要坚持自己做人的原则。材料中涉及到的做人原则又是什么呢?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要有爱心,不自私。在坚持这样的原则的前提下,抵制世俗眼光。应该说,只有这样的立意倾向才算是吻合了出题者的基本意图。
这则话题还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有的同学大量去记叙描写沉重的人际关系,立意阴暗,没有进取意识,是不可取的。★话题四:生活告诉我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什么?门捷列夫说:“生活便是寻求新知识。”列夫·托尔斯泰说:“生活不是享受,而是很辛苦的工作。”巴尔扎克说:“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歌德说:“生活之树常青。”
请以“生活告诉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人人都在生活之中,但未必能人人都深刻地认识了生活。写作“生活告诉我”话题,需要作者打开第三只眼——“慧眼”,不仅能从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发现生活的价值与意义,更能从平凡的生活小事中发现生活的丰富与美丽,写出“见人之所未见”的独特感悟。
比如,一位在医院陪病人的小姑娘,误把透过残窗斜落在过道上的一方月光,当成了白手绢,弯腰拾了一下。这么件小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卑微得不能再卑微;小姑娘不被人看见则罢,被人看见恐怕只有尴尬的份儿。假如你目睹这一场景,会涌现什么样的感想呢?恐怕会投去鄙夷的一瞥吧。这能当作写作素材吗?这能写出什么“生活告诉我”吗?
作家鲍尔吉·原野刚巧在医院为父亲陪床,目睹这一幕后,他没有嘲笑小姑娘,而是觉得:“这一举动充满生机。小姑娘也是病人的家属,我不知她的病人在床上煎熬着怎样的痛苦,但她的心里仍装着美,不然不会把月光误作手帕。”作家感伤自己在小姑娘之前已将楼道走过几遍,却对周遭懵然无动于衷,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小姑娘一样空灵?许多年后,作家写出了美文《月光手帕》,启迪读者:世俗的眼光使我们失去了多少美的发现,给我们造成多少无法弥补的遗憾!学习鲍吉尔·原野,发掘并表现生活的美吧。★话题五:学会生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的报告《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段话: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学会做事,以便能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产生影响;学会共同生活,以便与他人一道参加各种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新的教育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现、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蕴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也就是说要使人们学会生存。
请以“学会生存”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个话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与个人、社会、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同时也有着广阔的写作空间。构思时要认识到“学会生存”早已从钻木取火、人与自然的直接搏斗中走出来,演变为更为复杂的求立足、求发展的方式,应赋予文章以鲜明的时代特色,立意上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取向。
话题作文写法灵活,可记叙,可议论。记叙时除交代清事件的过程外,还要从材料中挖掘出一点内涵,最好有画龙点睛之笔。可以采用对话体、日记体、故事集锦式等来增强作文的生动性;如果不写个人的生活经历,可运用借物喻人或拟人化的手法。议论文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按“为什么要学会生存——怎样学会生存——学会生存对未来发展的意义”这一思路展开,可以对民族历史的程加以观照,也可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
高考资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江苏2014高考零分作文:(相当震撼一个高三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度如此之高,想当初我们哪有这时间啊,致我们逝去的高三) 什么是不朽? 昨晚又是一个通宵的DOTA,从网吧出来直奔考场,揉揉我惺忪的睡眼,看到的却又是这个2B的作文素材。关于什么是不朽,这或许不是我们这个年龄所应该思考的问题,就好像你问街头的乞丐想不想做美国总统,他一定会告诉你,他只想得到两个菜包子。 什么是不朽,我冥思苦想,思绪万千。 我曾以为,道德与信念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得知,隔壁班的二柱子去搀扶一位跌倒的老奶奶却被她一把扭住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老家的三大爷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只山羊进城来看病,换来的只是琳琅满目的检查化验单和无可奈何的红包,在白衣天使灯红酒绿后的醉眼微醺下,大爷最终还是走了。钞票,确实是一个能化神奇为腐朽的神器。难怪,班上的白富美们总对喜儿不嫁黄世仁感到扼腕叹息,幼儿园小盆友的理想是长大了做一名贪官,这也许就是那些所谓的不朽美德给下一代的伟大启示吧。 我曾以为,为人民服务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看到形形的人提着大小礼盒、陪着笑脸叩开楼下黄局长家的大门;挂着小号牌照的公车如平原游击队一样,七拐八绕地驶进幽静的餐饮会所;那个在电视里经常在台上正襟危坐的李书记时不时地“路过”隔壁单元的陈阿姨家,而且都是趁陈阿姨的老公出差去的那几天。我心中有多么的感慨,领导们的群众路线走得多好啊,你来我往的就像亲戚串门一样。 我曾以为,师德和师风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时,黄昏灯下,儿时的班主任早已华发,却娴熟地把一叠叠购物卡放进了抽屉,迅速而又淡定;来到教室,看到数学老师正挑灯为小女生补课,却时不时捏捏那雪白柔嫩的小手,而那女生早已吓得花容失色;这时,日理万机的老校长快步走进初二(2)班,半拉半拽地把一漂亮小女生塞进大奔,朝着某大酒店扬长而去…… 我曾以为,诚实与信用是不朽的。可当有一天,校门口来了辆卖切糕的三轮车,一切都改变了:同桌的王二丫说,她宁愿坐在切糕车上哭,也不愿坐在宝马车里笑;班上的高帅富也时常以把玩一块切糕而自豪。作为穷矮丑的代表,我只能望糕兴叹,默默地啃着我的面包。然而就在前几天,我突然发现连面包也都吃不上了。原来,楼下那个面包房的老板拍拍屁股跑路了,只留下一堆破烂的锅碗瓢盆和一溜捏着充值卡、还指望着能抢回点面包屑子的长龙队伍。 我在痛苦地思索,到底什么才是不朽?不朽的蓝天被雾霾遮蔽,不朽的河水被化工厂玷污,不朽的爱情被文章劈腿,不朽的好声音被李代沫毒杀,不朽的好女婿被黄海波糟蹋,还有无数个不朽的好老公、好爸爸在东莞被截杀…… 倘若这世上还真的存在一些不朽,我想,也许就是那些放多久都不会变质的食物,还有这永远是“题目自拟,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的高考作文。说到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从拒绝平庸,到忧与爱,再到这腐朽与不朽的论,我已吐血无数。如果说这世上还有最后一个不朽,那就是我的高考零分作文终将永垂不朽,请阅卷老师节哀!
希望各位好心人帮小弟找些最新的时事热点,小弟下星期高考,希望在作文能用上新的例子。谢谢
每年中国的高考,那确实成为中国社会的重大新闻,也成为国际新闻的热点之一。就参加的人数看,今年报道全国有939万人参考,那几乎是千万级国家的总人口数。
我们看几则关于今年高考期间的花边新闻:
一栋大楼内有一位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物业管理公司为了能够确保支持考生休息,发出了电梯停运的通知,在高考的那几天,晚上9点到次日7点,那高楼内96户家庭,二,三百号人,为了一个考生需要徒步登高。
某地的一些家长,为了能够祈求儿女高考获得好成绩,集体当街烧黄纸,当街跪拜,夺人眼球,引起交通受堵。
考场安保的新景象,手持微型冲锋枪的警察,在高考考场外执勤,为确保高考学生的安全,学生连眼镜都要脱下过安检。
某市为了确保高考学生通行,在有些地方专设高考学生专用车道,甚至于有些高架路都有专用车道。
高考考场附近的宾馆,照例成为高考经济的受益者,很多家长包了几天的宾馆,为了儿女能够多睡点,少点走路。那些条件不那么好的,也在中午订了房间,让儿女睡会。
高考门口的家长聚集,那已经不是新闻,家长们主动在考场周围拉起警戒线,不让车辆通行那在高考期间也不会被视为影响公共交通。
高考门口,那成年了的儿女出门后的场景,有递茶水,饮料的,有带点心,帮助擦汗的,父母帮助提包的,小车门都是父母在帮着儿女拉门的,那情景让人感觉简直是在帮着一群未成年儿童。
金榜题名,这是中国的成语。虽然现在一年有939万考生,可今年招生总数在600多万。也就是说,只要一般考生,几乎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而那还没有计算现在中国名目繁多的各类成年人高等教育的额度。现在高考之所以还是出现那么多社会怪异的花边新闻,高考还是每年折磨着考生以及他们以外的几千万成年人,那是整个中国考生不仅是要接受大学教育,他们在竞争的是所谓好的大学环境。因为中国的大学分等级的,大学的名声或许是改变一个人社会地位的基础条件。分分要争,因为或许就是一分之差,那就成为是否能够跨入理想门槛的事件。
一个家庭,三代人,花了18年的时间,为的就是这几天见分晓,这成为家庭重重之重的大事件当然可以理解。对于社会普遍的认识,多少人在考虑最大程度地关注和帮助那些高考学子,因此出现了先前摘录的那些社会花边新闻内容。
中国的高考,某种角度说成为了最大的国考。客观上,这些能够参加高考的青年人,他们已经有过中考的经历,已经是被帅选过的一批学习上的骄子。已经因为当年参加过大学读书而成为社会主流的父母,希望儿女要走自己的道路,光宗耀祖。那些没有机会进入大学的父母,尤其那些今天靠赚辛苦钱养活了儿女的父母,他们期待儿女一代通过高考翻身,能够通过大学改变人生。这就是中国高考很难改变的社会基础。
您看看离开高中,离开高复班的青年人撕碎满桌复习资料和书籍,集体向学校操场撒纸的照片。您看看那些为了加分成为高考移民(异地参加高考)的学生和家长。您看看有些因为落榜,走向绝路的青年人。我们社会是否应该考虑给年轻人少点这样单项的压力,这对于他们一辈子心理都留下了高考阴影。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高考是一次性的事件,我们社会似乎应该逐渐让上大学与人生幸福少点挂钩,我们应该更多地让青年人去参加社会实践,多点懂得成年后腰那个独立生存。不管做什么职业,能够养活自己就是光荣的,就是成功的人。
关注时事政治的重要性
热点一:上海世博会
●重要意义:(1)举办世博会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庆祝重大的历史事件或某个国家、地区的重要纪念活动,以展示人类在某一领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的成就。(2)举办世博会,不仅给参展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扩大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给举办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宣传和扩大了举办国家的知名度和声誉,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相得益彰,表达了中国人民举办一届属于世界的、多元文化融合的博览盛会的强烈愿望。世博会吉祥物的名字叫“海宝”,意即“四海之宝”。
●灿烂的中华文化:(1)特点和地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2)我们的正确态度: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多元的世界文化:(1)特点:各国的语言存在差别,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2)我们的正确态度:应当采取客观、平等的态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要善于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世博会是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的伟大盛会,每一届世博会都成为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驿站。我们要以博大的胸襟和开阔的视野,大胆汲取和借鉴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热点二: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促进教育全面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是由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实施原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对个人来说,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这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护公民受教育权的需要。
●如何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倡导尊师重教。(要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对我们青少年的要求:尊重老师,认真履行受教育义务。
热点三: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科学发展观:(1)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2)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意义:(1)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2)这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3)这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4)这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迫切需要。 热点四:《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
●民族自治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坚持了中国***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了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国家的政策扶持,发达地区的援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等。
●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地位: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2)意义:保障了各少数民族人民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是人民民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3)必要性:我国的国情决定,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加强党的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及其原则:(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3)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热点五:“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
●成功的主要原因:坚持中国***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精神;等等。
●重要意义: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
●对青少年的启示: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积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勇于实践;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等等。
热点六:“中国双百人物”“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
●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先进人物具有的优秀品质: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挫而不折、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等。
●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树立远大志向,磨砺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自觉履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热点七:改革开放30年
●30年来的巨大成就: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等。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昭示的道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伟大目标: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途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热点八:我海军护航舰艇编队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打击海盗
●当今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发展趋势。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我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同时,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热点九: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谷超豪、孙家栋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为什么要重奖科学家: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解动力;这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这样做的重要意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如何推动科技创新:(1)国家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行教育创新;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完善创新激励机制。(2)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转变学习方式;善于观察,勤动脑、勤动手。
热点十: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全面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重要意义: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如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互联网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依法文明办网;学校——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家庭——引导孩子正确上网,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网民——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做文明守法公民。
热点十一: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重视“三农”问题的原因:(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维护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由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地、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怎样解决“三农”问题:(1)国家:坚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确保农民群众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2)农民: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技能培训和农业科技培训,把自己培养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热点十二: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这样做的原因: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坚持中国***的正确领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制度建设;发扬人民民主,保障人民权利。最根本的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热点十三:“两会”召开
●巩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当家做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地位,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重要环节:依法行政。(3)对公民的要求: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正确行使监督权和批评建议权:我们行使建议权、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也不能采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法律所禁止的方式。
热点十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地球一小时”活动 哥本哈根气候会议(地碳生活)
●为什么要推进节能减排: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环境问题:我国环境的总体形势: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我国的资源现状: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这是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节能减排才能低碳生活:提升“节能减排”意识,选择“低碳生活”,是每位公民应尽的责任。低碳生活包括:使用节能灯、少用空调多开窗、使用节水型洁具、少喝瓶装饮料、外出用餐自备餐具、购物使用布袋子、绿色出行等。
●如何推进节能减排:(1)国家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2)普通公民要树立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良好习惯,从身边小事做起。
热点十五:全球加强合作,通力应对金融危机和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
●加强合作的必要性:(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日益加强。(3)社会生活离不开合作,团结合作有利于互利共赢。
●凸显了我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热点十六:两岸三通全面实现;海峡论坛召开
●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实现祖国和平统一。(1)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3)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4)遵循“四个决不”: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我们青少年应如何做: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我们青少年要积极拥护和宣传党的对台方针、政策,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勇于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自觉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言行作斗争。
热点十七: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召开,胡锦涛对当代青年提出四点希望
●弘扬五四精神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做一名坚定的爱国者。我们青少年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树立崇高理想。(1)作用:理想对人的行为有导向、驱动和调控的作用。(2)实现理想的途径:需要对人生作出规划;有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自己的理想适当进行调整;脚踏实地、全力以赴是通向理想的唯一道路。
●怎样让青春闪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报效祖国之志;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和民族精神,自觉将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繁荣富强结合起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为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努力奋斗。
热点十八:抗震救灾;抗旱春耕
●启示:要珍爱生命,直面挫折与灾难;要团结互助,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要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军队,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抗灾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抗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新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交汇和有机结合。
●如何弘扬伟大抗灾精神:让它成为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困难的不竭动力;培养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热点十九: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国主义教育活动
●开展活动的意义:有利于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凝聚全体人民的力量,同心同德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奋力开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60年来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发生上述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坚持中国***的正确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等。
热点二十:冬奥运会
●发扬团队精神,通力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和谐交融,使集体更强大,使个人进步得更快。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对内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作用,对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高昂的民族精神从来就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在奥运赛场上,中华体育健儿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发扬不畏强手的“亮剑”精神和同心协力的团队精神,顽强拼搏,超越自我,为国争光,这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积极承担责任、奉献社会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国运动员怀着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压力和伤痛,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努力拼搏,取得成功。
1、关注时事政治有助于我们增强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帮助我们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提高政治参与能力。
2、关注时事政治还有助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3、在当代,我国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应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我们青年学生的高尚情怀。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维护我国的利益,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使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部分。
4、了解时事政治,有助于人们放眼世界风云,紧扣时代脉搏,开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界。
5、有助于人们知道世界运行的规则,知道了世界的真实运行规则,人们才能知道国家为什么要发展这个战略,才知道国家一定会往什么方向加入投入,那么作为国家的公民也进入到国家投资的方向,即“顺势而为”,响应国家号召。
扩展资料:
了解关注时事政治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一部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而单独存在和发展,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对每个国家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属于时事政治的有:
1、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5个核武器国家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5个《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缔约国6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中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签署仪式。
2、美国财政部发言人5日表示,根据2010年出台的《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简称《合规法案》),美国已经同新加坡政府就税务信息共享达成实质性协议,正式的政府间协议预计将在年底前签订。此前美国已经与包括瑞士在内的60余个国家和地区达成了类似的政府间协议。
3、世界银行国际比较计划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2014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这项成果一经发布,立刻引发国际舆论的高度关注。
百度百科-时事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