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之前高考状元现状_当年高考状元如今都怎么样了?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高考最牛状元,总成绩749分差1分满分,如今的现状如何了?2.高考状元张晓勇:17岁入清华,因工作受挫回老家,如今怎么样了?3.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4.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5.当初高考668分的状元,上港大30天后辍学再次考上北大,后来怎么样了?6.说一说历年的高考状元们,现在过得如何呢?对于很多人来说

1.中国高考最牛状元,总成绩749分差1分满分,如今的现状如何了?

2.高考状元张晓勇:17岁入清华,因工作受挫回老家,如今怎么样了?

3.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4.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

5.当初高考668分的状元,上港大30天后辍学再次考上北大,后来怎么样了?

6.说一说历年的高考状元们,现在过得如何呢?

之前高考状元现状_当年高考状元如今都怎么样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人生中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古人也曾经说过,金榜题名与洞房花烛是人生最大的幸事。由此看来,古往今来的人们都对状元的位置有着独特的羡慕之情。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位女状元。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这位考生的语文成绩与满分仅有一分之差。很多人对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好奇,那么就一起来看看,这位女状元刘学红之后过得怎么样。

刘学红的早年经历

1975年,刘学红完成了中学的学业任务,顺利毕业。第二年,她便进入北京高岭镇插队,开始了任劳任怨的工作。在这里,刘学红不断地进行劳动,渐渐地忘记了本心,甚至看不到对未来的希望。当时完成中学学习任务的人,如果想要继续进入大学深造,只能凭借推荐才能拿到入学资格。刘学红的家境一般,也没有十分雄厚的背景,所以并没有得到能够大学的入学资格。

在劳动的队伍中,大家比拼的是工分。能够获取工分的途径就是干活多、效率高。刘学红是女生,无法与男子汉比拼力气,所以她的工分并不多。但是她喜欢参加文艺演出,刘学红认为在演出中能够短暂地找到自我价值。工友对她的举动表示不解,因为演出并不能为自己加工分。刘学红也曾思考过,自己在队里拼命干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后来看到队里会计的女儿在没通过考试的情况下进入大学读书,她感到十分愤怒。不过在文革结束之后,我国迅速整顿国内风气,并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得到消息的刘学红毫不犹豫地参加报名,想要在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中一展风采。

为考试刻苦学习,成为高考状元

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的高考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一年的高考中出现了很多错失最佳考试时间的大龄考生。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刘学红十分努力。其实从宣布恢复高考的消息到考试,只有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刘学红手中的资料也不过只是从他人那里借来的课本,并没有如今各种琳琅满目的参考资料。信念坚定的刘学红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巧妙地将课本作为模板,将重要的知识点反复咀嚼,最终刻到自己的脑袋中。不得不说,为了圆梦,刘学红的确十分刻苦。在整个备考期间,她将一天中三分之二的时间全部花费在书桌前,过着单调又枯燥的复习生活。

在这种刻苦的复习下,刘学红感觉自己的知识库扩充了不少。1977年12月10日,她来到了高考的战场。刘学红一直急躁的心情也慢慢地平复了下来。答题过程中,刘学红发现了很多熟悉的题目,这与她日夜奋战学习有很大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刘学红的语文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十分出彩。她将自己的复习历程生动地描绘出来,所有的艰辛和付出都通过她的文字传达给读者,让每一位参加高考的人都有强烈的共情。成绩也没有辜负她的付出,语文仅差一分便能得到满分。整体成绩更是拿下了高考状元的头衔,由此可见,所有的努力都会收到应有的回报。

毕业后的刘学红

凭借高考状元的优异成绩,刘学红成为北京大学中的一员。在大学学期期间,她依旧保持好学与刻苦的习惯,顺利毕业。后来她当上了新闻编辑一职,刘学红十分满足,因为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对她来说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凭借出色的能力,刘学红把所在报社推向了新的发展台阶。2000年,曾经的高考女状元更是预见了互联网的可观前景,推动中国青年报创立了网站,并成为项目中的总经理。现在该网站已经成为权威性极强的综合类网站。而今,已经退休的刘学红赋闲在家,不过再提起自己参与的中青在线网时,依旧是一脸自豪。

结语

刘学红的经历让大家从心底生出了敬佩之情。她自己也曾经说过,如果没有高考,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刘学红。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中,刘学红都能突破障碍,成功圆梦,那么如今条件优越的大家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希望刘学红的经历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并从中学习其认真刻苦的精神。

中国高考最牛状元,总成绩749分差1分满分,如今的现状如何了?

每年的高考状元一经出炉便备受瞩目,状元的家庭、学校也随之受到关注,一些商家或培训机构也会看准机会蹭一波热点。但若干年后,这些高考状元并不一定能续写曾经的辉煌,其中有的人顺风顺水,继续攀登人生巅峰,而有的人却默默无闻,逐渐被人们淡忘。

24年前高考总分是600分,考生张晓勇当时的成绩是538分,不仅夺得湖南长沙高考理科状元,还被清华大学顺利录取。然而大学毕业后,他却在职场中屡屡碰壁,连续17年拒绝参加任何同学聚会,令人唏嘘不已。

张晓勇出生于湖南长沙普通农村家庭,当年为支持他上学,家中把唯一一头可耕地的牛卖掉换取学费,可见父母十分重视对他的教育。

张晓勇学习非常用功,除一心一意投入学习外,从来不会花时间在玩乐上。1991年,他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参加当年高考一举夺魁,考入国家一流学府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专业。进入清华的张晓勇依旧没有放松学习,有一年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全系第5,另外,他还成立了一个课题小组做研究,在学院里小有名气。

如今,这位湖南高考理科状元现状怎么样呢?

1996年,张晓勇大学毕业,当时国家对大学生的安置政策有两种:要么国家分配,工作和地点由国家安排,要么参加企业招聘,自己选择单位。张晓勇最终选择去广东一家日化公司工作,经过实习期,他并没能如愿搞科研,被安排做客服工作,而且他在这个岗位一做就是5年,他对专业的热情、曾经的理想也随着时间被消磨殆尽。

这时,张晓勇的父亲突然生病导致瘫痪,他在事业上没有任何成就,再加上父亲生病需要照顾,他决定回家乡照顾父母。返乡后,他在房地产公司做起销售,也是一份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关的工作,然后他结婚、生子。距离当年考取状元已过去17年后,他在马王堆陶瓷市场当上保安,工作内容都是一些小区琐事,下班后的时间他全部给了家人,日子过得平平淡淡。

张晓勇曾是高考状元被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引起一番热议。很多人想不通为什么高考状元最后选择做保安,到底是为尽孝,还是因为自己不适应社会?他在一次采访中说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面前,他选择安于现状。我想,这也就是他最终没能在职场上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吧!

高考状元是他的高光时刻,只是他没能将这种光彩一直延续到步入社会。从他的经历中,给广大学子带来哪些人生启示呢?

1、面对选择应理性

生活中,我们经常要面对二选一、三选一,甚至更多的选择性,具体怎么选,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总会有一些原则可供参考。张晓勇毕业之后的一系列选择未必是最优选项,他擅长学习,并非对其他方面都擅长,选择适合自己情况的就业方式、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才会使未来的道路更加顺畅。

2、很多东西需要自己争取

张晓勇面对公司安排的客服职位,深知这个岗位不适合自己,但他没有积极争取,而是默默浪费了5年光阴,他消磨掉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刚毕业时的青春朝气与热情。你想要什么,就要勇敢去争取,你不说出来,别人永远不知道,只能把自己的才华埋没。

3、知识以外的能力更重要

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寸步难行,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同样重要,只会学习而不会沟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任何一家企业里都很难有光明的前途。想要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大学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很关键。

高考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一个起点,大学生活是最佳的锻炼机会,愿每位大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做应该做的事情,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前途助力!

高考状元张晓勇:17岁入清华,因工作受挫回老家,如今怎么样了?

既然生而为人,我们一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是存在差距的,这个差距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的。很多人因为一直都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故步自封,导致自己处在一个怪圈之中。与其花时间跟别人较劲,不如着眼于当下,我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一路实践,才能够得到长足的进步。未来对于我们而言,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思想完全是靠着我们自我的见识去决定的。我们必须要去脱离原有的阶层,也不要心比天高,我们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地攀爬到自己想要的那一方天地那里去。

对于很多人而言,高考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这一场考试决定了我们今后的起跑线在哪里,高考之前的十年,大家是无忧无虑的学生,而在高考之后,我们就要面临各种专业学习,还有社会压力,不管是哪一年的高考,在高考成绩发布了之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当年的山东省高考状元,这位高考状元高考的时候考了749分,如今他的生活是怎么样呢?

山东省理科状元王瑞鹏

这位距离满分仅有一分之差的高考状元名叫王瑞鹏,王瑞鹏真的非常的厉害,当然这其中有20分是他参加竞赛获得的加分,但这也已经很牛逼了。也凭借这样的分数,他理所当然地问鼎了那一年高考的山东省理科状元。当成绩揭晓的那一天,有很多记者都到他的家里面采访他。记者想知道王瑞鹏的学习经验。有的人还想让王瑞鹏出面做一期节目,有的人则是鼓励王瑞鹏出一本关于学习的书籍,然而这些全部都被王瑞鹏拒绝了。

王瑞鹏在学习上成绩非常的惊艳,而在普通的生活当中,他是一个性格十分低调的人。他曾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引用高尔基的一句名言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这句话是:当你把一件事看得过于重要时,磨难和失败就一定会接踵而来。

人生的确是这样,当你越是在意某件事情的时候,往往你越不能够如意,有的时候自己把人生看待,在做事情的时候也能够变得更加的顺利。王瑞鹏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他没有把高考分数看得很重要,只想着努力的去学习,去充实自己。所以他才能够获得749分的高分,他才能够得到国家级奥数竞赛的一等奖,这一切都是在平凡生活当中日积月累才得到的。

从不把成绩看成是一个重要的结果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王瑞鹏并没有把成绩看作是人生一个重要的结果,他所享受的是自己去攻克难题的成就感而已。王瑞鹏在跟学弟学妹分享学习经验的时候,就强调过读书是一件必须要专注的事情,一定不能浮躁,在心态上更要保持乐观和淡然。如果因为自己意识的进步而洋洋得意的话,就会使得整个学习计划方寸大乱,必须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但是也不能因为玩乐而耽误了学习。

王瑞鹏并没有什么殷实的家境,他的父母也不是什么高端的知识分子,只是两个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罢了,但是就是这样的环境养育出了如此优秀的王瑞鹏,这归根到底还是家庭里面那一股热爱学习,不浮不躁的氛围,成就了王瑞鹏。据王瑞鹏父母的描述,王瑞鹏在小时候。家人就已经开始培养他的学习能力了,王瑞鹏的父母不仅自己以身作则,每天手不释卷,也会主动陪伴儿子一起学习课本上面的知识。

他们并没有执着于儿子的成绩,只会跟王瑞鹏讨论所学到的知识,而这些经历和氛围都帮王瑞鹏养成了不急不躁,稳扎稳打的学习习惯。从另一方面而言,王瑞鹏的成功心态也占了很大的比重,只有保持自己稳定的状态才能够保证自己能够在,高考考场上面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王瑞鹏现如今生活如何

如今距离王瑞鹏高考已经过去了十六年的时间,本来就低调的王瑞鹏在上了大学之后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很多人都在猜测,王瑞鹏是不是也跟其他的高考状元一样,在毕业之后选择去了国外发展,而又传言传出王瑞鹏在毕业之后进入了私企工作。对于这样一个天才后续的发展,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前段时间就有网友特地查找了王瑞鹏的踪迹,通过查找大家才知道,原来王瑞鹏在毕业之后进入了中科院工作。

直到现在王瑞鹏也没有上过几次新闻,一直都把自己隐藏在网络之后,生活非常低调,每天都是低头默默的在实验室里面做着自己的化学实验,他希望尽自己所能,为祖国贡献一份科研力量。

王瑞鹏就是这样一个不疾不徐,不骄不躁的人。他从来都没有着眼于眼前,他把自己的目标放在了未来,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跨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攀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才有了如今的了一切。

总结:他的经历激励着我们,也告诉了更多的学子们,对于学习一定不能着眼于眼前,也不要在意自己的成绩,过分在意往往只会适得其反,享受过程,这比成绩要更加的重要只要在追逐梦想的过程当中,你付出了努力那么一定会得到自己应有的回报。我们所看到的天才,他们背后付出了很多的汗水。在我们去玩乐的夜晚,他们埋头苦读,在我们自己欢笑的时候他们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在研究课题,所以他们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应得的,你是否也这么觉得的呢?你还知道哪些知名的高考状元?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清华北大,作为我国顶尖学府,是无数学子的梦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考入清华北大就可以安然无忧,下半辈子吃喝不愁。清华北大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人比比皆是,在湖南长沙就有这样一位才子,17岁接近满分考入清华,最后却到小区当保安。

1974年,张晓勇出生在湖南长沙,从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的他,在1991年以长沙县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不仅给父母争光也给自己的未来铺垫了大好前途。张晓勇在清华大学学习了生物科学和技术专业,毕业后正好适逢国家“双轨制度”改革,学生可以在分配工作的同时,选择自我招聘。

张晓勇入职了一家中日合资的企业,在广东工作了五年后一无所成。公司的工作和他的专业不对口,既不能学到有用知识也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父亲生了一场大病需要照顾,于是张晓勇就辞职回到长沙照顾父亲。

深感“父母在,不远游”道理的张晓勇决定在长沙找工作,也方便照顾父母。但是在长沙蹉跎了好几年,依旧没有适合他专业的工作。于是他当过房地产销售,也做过客服,最后选择成为一名小区保安。对于儿子的选择,父母都表示不了解,父母认为他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这么多年书都白念了。

其实每一行职业都有其重要性,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以张晓勇的学历和天赋,当保安确实浪费了他这么多年的学习,让人感到不值。而张晓勇却很释然,他说经过了这么多年他早就看开了,曾经也想过搞科研,怀揣着一颗为国家奉献的精神。但是现实却非常残酷,他从毕业开始就没有找到相关专业的工作,最后自己的理想抱负都被现实的冷水浇灭。

2003年毕业后,一直到今天17年都没有参加过同学聚会,作为一个清华学子,张晓勇不敢去面对自己的同学导师。毕竟清华毕业的学生,像他这样遭遇的少之又少,极大部分人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如今的张晓勇已经年过四十,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张晓勇对于自己的未来依旧非常迷茫。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拼搏,同时他或许已经认命不再想着自己当初的理想,而是安于现状的当着自己的保安。

张晓勇的经历是值得反思的,清华毕业的高材生为什么会被现实击败,而又是多么残酷的社会才能让一个清华学子放弃梦想和斗志,甘于在保安的职位上碌碌无为。或许对于普通人来说,多花点时间陪陪父母,过着平淡而安静的日子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张晓勇来说,这样的日子辜负了父母的期望和他日复一日学习的努力,让人惋惜。

同时他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即使是清华北大出身,如果没有一颗顽强的心和勇于奋斗的精神,最后依旧会被社会现实打倒。相反很对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他们对未来有着憧憬和向往,所以他们愿意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那么迎接他们的也将是璀璨而辉煌的人生。

11年了,高考716分摘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的黑龙江男孩,现状如何?

“一转眼,我离开高明已经15年了,在这15年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谭志佳是2003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高明市首位高考状元。当年,谭志佳以900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又进入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学位。

由于表现出色,博士毕业后,他留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研究员,现在从事骨骼畸形遗传物理研究工作。他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向世人发表理论研究成果。

如今事业有成的谭志佳已经在香港娶妻生子,他很感激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不断给予他帮助的好心人。

于是,他自愿为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还加入高明政协,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谭志佳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典范。

寒门出贵子,高明首位省高考状元

2003年6月27日,是谭志佳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凯特不安地通过电话查询高考分数,得知自己成为了高考总分省状元。

一时之间,激动、欣慰之情涌上心头,百感交集。谭志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农民,靠养鱼为生,收入十分有限,对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实在是力不从心。

父母一直对谭志佳熏熏善导,告诉他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改变现状。谭志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牢牢记住父母的话,高中三年,坚持不懈,努力读书。为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谭志佳平时住校,连节假日学校放假,他也基本上很少回家。

平时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自习下课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简直是如痴如醉。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遥遥领先。

他的努力终于引起学校老师的关注,他们看到一个身处贫困,仍是咬牙拼搏的少年,内心充满感动,于是,学校安排教师帮助他辅导功课,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谭志佳却犯难了,在他的心里,当然渴望能够上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大学。可是他父母却愁苦交加,他们担心谭志佳报那么好的大学,万一考失利了怎么办?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复读了。还不如报一个差一点的大学稍微稳妥一点。

谭志佳不愿意看着父母难过,他顺从父母的意思,填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老师得知后,大为惊讶,他们觉得以谭志佳如此出色的成绩,考个北京大学根本不成问题,怎么能够填报一个普通大学了事,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老师找到谭志佳,询问他的事情,谭志佳只好把父母的忧虑全盘托出,老师听完后感慨万千。为了打消谭志佳父母的顾虑,学校马上联系到两位资助人,承诺他们会包揽谭志佳以后的一切学费。

在学校的努力之下,两周后,谭志佳如愿以偿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北京大学。从此,他敲开了命运之神的大门,通向锦绣前程。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却可以改变生命的终点。

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的谭志佳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甚至比起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谭志佳早已经习惯这样的求学生活,他把自己的学业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北大的四年里,他的求学履历照样光彩照人,各门学科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北大都是名列前茅。

出生微寒的他明白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增加父母的负担。于是,他在大学里继续刻苦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一有机会,他就到外面打工,做家教、发宣传小广告,赚点小收入。积少成多,再加上他本身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这并不多的小钱也能支撑他度过最美好的大学生涯。

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谭志佳原本有机会到德国去留学,可是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很有孝心的谭志佳选择了去香港大学继续深造。

谭志佳说:“人一定要有志在千里的鸿鹄之志,要有远大的理想。”正是身怀着这样的理想,谭志佳每天早出晚归,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耗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一天辛苦下来,什么数据也得不出来,不过对这些源源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谭志佳早已习以为常,他把每次的失败都看成是通向胜利的阶梯。

因此,并不为困难所吓倒,当困难来袭,他镇定地观察、思考,搞清楚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正是凭着这种严谨的作风,谭志佳的研究进步很快,在香港逐渐站稳脚跟。在港大做研究,每个月都有一笔收入,这让一直囊中羞涩的他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不必为衣食发愁,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术中去了。

不过谭志佳却舍不得用,他把一部分钱留给父母,一部分支助还在上学的弟弟,只留很少的一小部分给自己。

饮水思源,心系家乡父老

“我是土生土长的高明人,根在高明,对高明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感觉。”谈起自己的故乡高明,谭志佳充满深情。

谭志佳在高考结束之后,经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很多人钦佩谭志佳勇于跟命运抗争的精神,纷纷向他伸出援手。

还有一位好心人跟谭志佳保持长达多年的联系,从他上大学一直到他完成博士后学业在香港大学工作,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他,更是在精神上鼓励他,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谭志佳指点迷津,充当了他的心灵导师,这些都给了谭志佳极大的温暖。

谭志佳在香港定居以后,他的生活逐渐踏上正轨,娶妻生子,安居乐业。饮水思源,他在贫困之际深受众人帮助,如今事业有成,一心想要回馈社会。

在香港的时候,他加入高明同乡会,真所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谭志佳见到那些在香港苦苦打拼的老乡,感到格外亲切。

应这帮老乡的请求,谭志佳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免费为老乡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一来可以减轻老乡们的经济压力,二来也可以解决老乡面临的下一代的教育难题。

他还加入高明政协,充当高明与香港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高明更好更快发展。

小结: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读书并不是“美味蛋糕”,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洒下无数汗水。

读书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谭志佳在成功夺取“高考状元”的桂冠之后,并没有开始“享受人生”,他认为“状元”只代表自己高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未来。站在新的人生高度上,谭志佳继续孜孜不倦钻研学术,一路读到博士后。

如今的他从当年的贫寒学生蜕变成一位见识广、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谭志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谭志佳的事迹是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诠释。

当初高考668分的状元,上港大30天后辍学再次考上北大,后来怎么样了?

2003年的中科大少年班以其标志性人物宁铂的出家而宣告失败,早已说明单纯的注重培养神童的知识储备,不仅造不出杰出人才,甚至连“人”也很难培育出来。

尽管人们也知道“伤仲永”的道理,但是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依然跃跃欲试。

例如,10年前的泰安“小神童”的苏刘溢,7岁读完初中,还获得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山东省一等奖、希望英语大赛泰安赛区一等奖等,10岁以566分考入南科大,最终入学一年后退学,泯然众人。

苏刘溢

更有甚者,在3年前,同样是10岁的河南女孩张易文以352分,考上商丘工学院,如今毕业出来工作了,却还童心未泯,让人唏嘘不已!

不过,米酱下面分享的状元故事,就值得每位家长和同学们学习了。

11年前,16岁黑龙江男孩王百洋,高考以716分摘得九省状元,考上北大物理系。

而他本身就是一位神童,3岁已经认识3000多个字,4岁便可单独完成阅读。但是父母并没有让他过早成长,而是让他和普通的孩子一样正常学习。

当年黑龙江采用的高考试卷是九省通用的试卷,王百洋的高考成绩分别为:语文128分、数学149分、外语144分、综合295分,总分是716分,为九省理科第一,所以也被称之为九省高考状元。

那么,九省高考状元是如何炼成的?

王百洋出生于黑龙江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自由职业者,母亲是一名护士。受父母的影响,王白洋从小就对文字很感兴趣,且一教就会,三岁认识了3000字,四岁时就已经能独立阅读了。

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喜欢阅读。父母知道他的这个爱好,从他四岁起,父亲经常带他到书店里看书。他尤其对科普方面的书和地图册很感兴趣,并对于一些历史故事书籍也情有独钟。而父亲每次到书店看到有他喜爱的书籍,也都会买回家,让他慢慢看。

怎样选择一套孩子喜欢的图书?米酱推荐一套儿童图书给家长,这是百家讲坛主讲人魏新编写的《地图上的全景世界史》。

这是一套献给孩子关于世界历史的绘本书,把人类社会从史前文明到21世纪的全景世界史,用一个个有趣又有料的史实故事,呈现出来。而且书中数百个经典历史故事都是精心挑选的,叹为观止的全景图画有上百张,还有数十幅精妙绝伦的历史地图,让孩子看了爱不释手。点击下面链接可以购买

王百洋也正是因为阅读了许多儿童书籍,不仅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还显露出他超常的数学天赋。他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曾经两次跳级,小学只念了三年半,初中一年级没念。

他父母并不是有意让他跳级,当中也是有原因的。

王百洋本来是在哈市奋斗小学读小学的,但是到四年级时随父母到了大连,直接从4年级跳到了5年级。然而,他在大连才读了一年,又回到了哈尔滨。这时问题就来了,哈尔滨实行的是小学五年,初中四年,王百洋不得不直接上了初中。

父母知道孩子在学习上异于常人,但同时也知道拔苗助长的后果会导致孩子心智发育跟不上,最终泯然众人。所以在初中高中的6年时间里,他们教王百洋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正是因为如此,王百洋对高中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学习成绩排名一直名列学校前茅,在2009年1月,就被保送上北大。而且,他在高考中以716分的高分摘得了九省理科状元,最终收到了北大物理系的录取通知书。

11年过去了,王百洋的现状如何?据了解,他在北大修完本科毕业后,选择到美国西北大学继续深造,并说希望将来学成归来为祖国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对于天才少年的培养教育,在如今看来,王百洋的父母的选择是对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当发现孩子天赋异禀时,还需要懂得珍惜,不让孩子过早地承受环境压力,让孩子自然成长,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对于王百洋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说一说历年的高考状元们,现在过得如何呢?

导语:在我们国家,高考常常是每一个学生在上学阶段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无数的学子寒窗苦读数十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然后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相信每一个经历过高三的学生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累。很多高考生都会想着,在高考之后就可以彻底的放松下来了,无论考得怎样,都会坦然的接受,不会再选择复读了。因为在经历过高三那种噩梦般的生活,很多学生都不敢再去挑战一次高三。然而,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故事,主人公她却和大多数的人不同。当年高考668分的辽宁女状元上港大30天后辍学,再次高考上北大,她现如今怎么样了呢?

一、辽宁女状元上港大

这个女孩儿名叫做刘丁宁,高中在辽宁本溪市高级中学读书。如果仅是从外表来看的话,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女孩儿太过于平平无奇。然而这个女孩儿小小的身体里却有着大大的能量。在2013年的时候,她参加了高考,并且一举考得了668分的优异成绩,成为辽宁省文科状元。这样的一个优异成绩,在我们中国任何的大学都可以为她敞开大门。在当时,这个辽宁省的女状元自然是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有很多人都说她可能会上清华,也可能会上北大,但其实都不是。因为在当时香港大学给了刘丁宁72万全额奖学金,所以在后来她听取了老师和家长的意见,就报了香港大学。

二、30天退学

然而在接下来却让很多人都想象不到。在刘丁宁到香港大学上学30天之后,她却选择要退学,离开香港大学,回到高中复读。我们也都知道,香港大学也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在全世界的高校排名中也是占到22位的,那么刘丁宁的这个做法就让很多人不解了。其实刘丁宁在去到香港大学读书之后,她还是想要到北京大学学习纯粹的国学。所以这个超级学霸就毅然决然的放弃了香港大学,再次回到高三进行复读。这确实是让很多人非常震惊的,也是让很多人佩服的。

三、复读上北大

而在回到高中复读之后,刘丁宁一时间成为了学校里的红人。学校的学弟学妹们,对于这个学姐自然是抱着12万分的敬意。很多学弟学妹都非常敬佩她的勇气,也非常佩服她的实力。在当时甚至北京大学也听说了这一件事情之后,还发出声明表示欢迎,任何想要到北京大学来读书的学生。尽管外界对于刘丁宁的说法和猜测有很多,但她一心扑在自己的学习上,直到在2014年的高考中,刘丁宁再次以666分的优异成绩获得辽宁省文科状元。而这下,她也成功的进入到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北京大学中,刘丁宁同样的事以非常优异的成绩在学校当中获得了北京大学的免试研究生资格。在现如今,她正是一名在读研究生。

结语:刘丁宁向我们展示了彪悍的人生是不需要解释的。同时刘丁宁也是一个勇敢追梦的人,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佩的。

1987年出生的王浩然是2005年湖北恩施州理科状元,父亲是公务员,母亲则在家做些小生意。清华化学系本科毕业后,他曾南下到广州一家房地产相关公司工作,也曾尝试创业,但都不成功。此后他去香港深造,2013年回到北京,加入了一家著名的金融投资公司,他工作很忙,几乎每天都要加班。

文章标签: # 自己 # 高考 #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