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1988年高考语文总分_1988年高考语文

tamoadmin 2024-06-19 人已围观

简介1.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2.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跪求3.高考语文作文技巧!4.有关叙事、生动、曲折的方法、技巧的文章5.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6.史记对高考语文有帮助吗7.各时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集锦 阅读文章的基本规律是整体—局部—整体。如果颠倒过来,效率必低,效益也差。过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练习往往一“点”一练,对巩固某一知识是必要的,却也致使部分考生惯于“肢解”而

1.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2.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跪求

3.高考语文作文技巧!

4.有关叙事、生动、曲折的方法、技巧的文章

5.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

6.史记对高考语文有帮助吗

7.各时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集锦

1988年高考语文总分_1988年高考语文

阅读文章的基本规律是整体—局部—整体。如果颠倒过来,效率必低,效益也差。过去做文言文方面的练习往往一“点”一练,对巩固某一知识是必要的,却也致使部分考生惯于“肢解”而不善“组装”。最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文言部分确定了这样的模式:由整体阅读出发,从若干方面分别检测考查整体把握的能力。应当说这个模式全面体现了阅读基本规律,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高考文言文阅读是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自1988年以来,考查的文言选段均来自课外,字数约在30-400字,命题8道左右,分值20分,占全卷的15%。题材多选自《战国策》《史记》《三国志》《新唐书》《宋史》等史籍,以史传文章为主,难度与课文相当,仍属“浅易文言文”。除个别专用术语和生僻词语外,一般不加注释。做好文言文阅读题的步骤,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步就是认真地整体阅读。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对记叙文体,能大概读出什么时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前因后果各如何,能懂个七八成即可。“以意逆志”或“以意会之”,阅读就有了基础。如果一遍读不明白,只好重读,这不免延误了时间。

第二步细读题目,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学过的知识,较易题和中等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做客观题时,要充分利用所给的选项,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第三步,带着须从整体上回答的问题再重读全文,从更高的层次上(如原文的文意、人物行为的总评价等)认知全文。这一步较第一步更深入,大致达到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一纠正,因此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课外涉猎较多的考生有时会有意外的收获。如1993年材料记述唐代名相姚崇力主劝农灭蝗救灾的史实,当时电视剧《唐明皇》刚刚播映,看过的考生当知大略。一些文化常识在课本内也难以囊括,博览群书的考生会有“得来全不费功夫”之感。整体阅读和把握简单地说,就是这样一个“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考生在出入的广度、深度和准确度上各显其能,其水平的高低就十分醒目地流露出来。

从以上分析看,文言文整体阅读的考点明确而集中,也有明显的梯度,各类考生容易拉开距离。要获得好成绩主要靠平时过硬的功底,也要靠临场细心沉思,善联想,会比较,使已知因素发挥最大效用。

要想既快又准地解答这类题目,除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注重知识的迁移外,更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就以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部分为例,加以说明。

1、熟点切入法

有的选择题涉及到自己熟悉的、有把握的一点,即可找到正确的选项。

第11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专以射为戏,竟死。竟死:竟然因而死

B、广之将兵,令绝之处。见水。将兵:将领和士兵。

C、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

D、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结发:指刚成年的时候。

这道题最明显的切入点是D项“结发”。因为这是一个关于年龄的说法。高中课本《孔雀东南飞》中有“结发同枕席”,熟悉该知识点,毋须受其他选项干扰,就能确定正确答案为D项。

2、确认排除法

有的题目所列的选项较多,考生没有把握对每一个选项都逐一作出判别,或者为了节省时间,不想对每一项逐一进行鉴别,就可采用确认排除法——确认其中几项,排除剩余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的解答。

第14题: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李广对待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是

①解鞍,令士皆纵马卧。 ②得赏赐辄死其麾下。 ③专以射为戏。 ④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⑤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⑥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这类题型也是高考语文卷的常见题。做这类题的办法便是以题干中“对待部下‘宽缓不苛’”为标准去衡量每一话,拿准一个不符“标准”的',即可排除一个或两个选项。本题中①③⑥明显不符合“标准”。故排除ABC,D项为正确答案。

3、联系对照法

有的选择题单靠选项本身是难以确定是或非的,必须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对照,才能作出判别。

第13题: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干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军。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做这道题采用联系对照法,结合上下文考虑,不难看出:C项的“之”根据上下文可以轻易看出其复指“饮食”。

4、去同辨异法

有的选择题的迷惑性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往往只有微小的差别。因此,对备选答案则须去同辨异。

第15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熟练,骁勇善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立卓越功勋。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贸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以保全。

C、李广不善言辞,少言寡语,而又廉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终身没有多余的财物,也从不以家产为念。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

本题的干扰项设计巧妙,其迷惑性就在于细微之处。D项中有两个细微之处出现错误。原文中“军亡导”中,“亡”是通假字,通“无”,意思是“没有”,即原句是“部队没有向导”之意,而不能理解为“失去向导”。这是其一。其二,文中将“终不能反对刀笔之吏”理解为“无力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刀自刭”。这也是不妥的。李广“自刭”是因为他觉得“迷失道”是“天意”如此,考虑到自己的身份、资历、年龄,他觉得接受“刀笔之吏”的质询是一种耻辱,于是“自刭”。因此,留心观察到两细微处的任何一处,就能判断出正确选项。

5、比较认同法

有的选择题在题干中着力强调某一点,要求从选项中找出相同者,此时运用比较认同法最适宜。

6、聚焦揣摩法

翻译题是抽出一篇文章中的一句或两句话,考察以几个词(或句中重点实词或虚词)翻译的正确翻译编题,要求翻译正确,符合要求。考试时,用聚焦揣摩的方法,就可以快速确定句中的重点词(实词与虚词)及句式情况,然后按照“信、达、雅”的要求翻译成符合现代汉语用语习惯的句子来。

第16题: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

两个句子的翻译,关键在难点的确认上。因此,解答此类题宜采用聚焦揣摩法。第①句中重点考察“其”“之谓”两处虚词,分别解释为:“大概是”、“称号”。整句译为“大概是(对)李将军的称呼吗?”第②句,重点考查“及”和“尽”两个词,分别解释为“等到”和“竭尽”。整句为: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当然,上述这些技巧并不是孤立的。应试时如能综合运用,灵活变通,效果将会更佳。

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麦收八、十、三场雨”。那年春季,老天也真对得起平原人,该下雨的时候准下雨,那才真叫风调雨顺呢。平原上的麦子们因此也长得特别旺盛。初夏的风从南方吹来,齐腰深的麦杆顶着一穗穗沉甸甸的粮食在平原上晃来荡去,形成波涛起伏的绿的黄的泡沫样的海。它们在风中互相撞击时发出的沙沙声,就像小雨打在干旱的土地上,让人听起来心情特别的舒畅。

我喜欢这种麦穗组成的动态土地(或者叫它们麦海)的样子。这不仅是这时它给平原上的动物们带来可食的东西,让“青黄不接”的危机感从农人意识中清理出去,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这大片大片的绿色能抚慰枯燥的精神。

这样的时候,漫步其中,会产生一种叫做“浪漫”的思想,在平原上如果把这种浪漫的思想付诸实施,就被人单纯地称为“浪”。

“浪”,就是*荡的意思。我想,它可能是在“饱暖思*欲”的传统思想中派生出来的。麦子的丰收就在眼前,有七情六欲的动物产生这种想法是极其自然、顺理成间的事情。春天来到一个生命界定的领域,大自然也将人类的情欲之海掀动起来。

平原上依旧传递着那些可称为“桃色”或近乎于桃色边缘而又游离于这个主题的种种佚事。人们的一只眼睛关注着平原上既将到手的丰收,另一只眼睛紧盯着张家长李家短的零碎语言,在操作农具的间隙,将它们组合成有章有据的情节,以便在麦子收割时松散因疲劳而带来的困乏情绪。

梅依旧天天和大兴骑着车子穿梭于各大集镇之间。会与会的间隔里或者阴天下雨时也会看到她在自家麦地里转一转,她也掐几把麦子当场揉了吃或者带回家烧了给彩云吃。除了脸比以前晒得黑一点,也看不出梅有什么变化。

但这一点我却看到了。她的胸,说透了就是她的乳房--彩云赖以生存的粮仓和大兴哥的宝贝,被那个牙齿焦黄的税务所副所长沾污了。我不止一次看见梅从那个男人屋里出来,每次脸红红得都像要下蛋的鸡,看见她的胸比以往都大。

听别人说只有被男人揉搓过的乳才会这样。

从那以后,我就不太爱搭理梅了。尽管她曾在我的心中是那样美好--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长大后要娶梅这样的女子做老婆。我的这种幻梦被梅击碎了。她那鼓鼓的乳房不时在我的梦中出现,昔日我曾羡慕的东西,如今是耻辱的象征。我无法摆脱这种由潜意识或者说第六感觉带来的东西,我只觉得我天真、充满美好的心灵被梅深深地伤害了,碎成一堆无法修补的玻璃。

我痛恨梅,痛恨那个穿制服的狼心狗肺的副所长。我想他肯定是利用他的职权来欺侮梅的。如果真是那样,梅还是一个受害者。这种连锁反应,以至于让我很多年后一直对政府官员都抱有极大成见。这一切梅却一点儿也不知道。她以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极秘密,都没有人知道。她依旧像以往那样见面和我亲亲热热的打招呼,跟村里所有的人亲亲热热地打招呼。

我却不想理她。我在心里暗骂她是个不要脸的“败业门子”。也只有我才知道她已经是一个“败业门子”了。

但我后来还是跟她说了话,像以往一样,她认为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就让她认为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什么都没有发现过。

不知道多好,不知道就代表一切都没发生,不知道就可以保存住那种美好。那时,我知道人都有人格和行为的两面性,那时的我也学会了戴着面具应付一切。

就像麦子的风调雨顺一样,那个春天村里信“主”的人也突然增多起来,那些当初和扁担大娘一起信“主”的,已是信“主”的元老级人物。一个叫运来大娘的老婆还当起了村里的“主头”,在她家里办起了小教堂。她准备了许多小板凳,还有一盏能装许多柴油的大油灯。一到晚上,那些人都聚集在那里,听她拿着《圣经》装模作样地讲来讲去(其实她连一个字都不认识,拿着书也只是做个样子。讲的内容是她从别处听到的)。

她用一个个通俗的东方故事,诠释着这西方经典的教义。用身边一个个所谓的“事实”,证明着信“主”的奇妙好处。当时,在平原上流传着一些不着边际神话样的“实事”:某村的某人患小儿麻痹后遗症,瘫了三十多年。听人说信“主”能治病,就让家人用架子车拉着到大李楼的教堂去听了几次讲经,没听几回腿就能动弹了,不到半年,就从床上站了起来。某村某姓的儿子是个先天性的哑巴,父母为治好他的病四处求医也不济事。在别人的介绍下,他的母亲信了“主”。天天给他求“主”,终于那人开口说话叫起妈来……

故事不知是真的是假,一个比一个离奇,一个比一个更像神话,一个比一个让人感觉真实可信。说起这样的事儿时,他们总是说的有名有姓,让人感觉十分可信。在这样的故事的诱引下,信“主”的队伍像流行传染病一样,在平原上迅速蔓延,由开始单一的老人向中年、少年逼近,由单一的个人行为向家庭、家族过渡。有的一家人老老小小都信“主”。

最反对这些的是那些身强体壮和有一定文化的男人。他们自己没有得过病或者从不信“主”能给他们治病。因为女人信“主”,田里干活少了帮手,他们不得不一个人在太阳下受罪,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汗水。这打破了几千年俗定的生存状态,打破了这种男女之间的平衡。他们的心里很不平衡。因为这个,一些人开始和老人、老婆吵架,有的甚至动手打老婆。平原是靠男人维持日子的。平原上的男人大都不怕老婆。于是平原上多了一些“战争”。怕男人打的或者挨了揍就抹眼泪的女人们,都乖乖回到田间了。但个别“妻管严”、“床头跪”的男人依旧独自在田里劳作,一滴汗珠摔八瓣。每说及此事,只好骂那个无用的“主”,偷偷地打个唉声。

这种态势经历一段时间后,思想和行为在征服和被征服的后面,确定了这种行为在家庭里的合法性和主导性。于是平原恢复了昔日地平静,信“主”的照样天天跑来跑去信“主”,干活儿的照样天天扛着农具下地干活儿。

母亲也是在这个时候信上耶和华的。她信“主”的原因简单极了。有天晚上我妹妹发高烧。妹妹睡着后,几个常在我家玩的信“主”的老太太就给她求了主。她们说,求“主”是很灵的,求求“主”,小妹的病就好了。她们都跪倒在我家的地上,母亲也跟她们一起跪了。她们善意的语言在嘴里进行得很快,我没有听懂她们说什么,她们说话时的样子,我感到恐怖。不知道她们是真的求动了耶和华还是巧合,第二天一大早,妹妹的烧真的就退了,欢欢快快地在院子里跑了。在她们的劝说和验证下,母亲一点儿也没有去考虑这种事情的偶然性,就对信“主”深信不疑了。

爹对母亲这种行为没有明确表态。爹从来不指望过母亲地里的农活替他分担多少--尽管母亲一直在替爹,在田里干了不少活儿。另一个原因,就是母亲和我特殊身份在他心里所潜在的、他无法说出的那种意识左右着他。

我对母亲信“主”持反对意见。还明确表了态,说那是封建迷信。我是家里唯一的知识分子,我说的话应该有权威,但这次却没有效果。我第一次发现我是个弱者。后来,我从母亲那里看到了另一个天空:上帝和玉皇大帝是不一样的。天地都是上帝创造的,人也是。女人是来源于男人睡觉时从他腋下取出的一根肋骨……我对远古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幻想,那个已经过去的未知世界,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我不知道在玉皇大帝和上帝之间,究竟是谁的力量更大,究竟是谁创造了这个世界。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课本这样告诉我。

女娲抟土造了人。中国神话这样说。

上帝造完天地后造的人。信主的人们说。

一切都让我无法相信,谁说的是真实,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其中一定有人在撒谎,具体是谁在说谎,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但肯定有人知道。我的这种思想很快被繁重的麦收季节挤走了。人们对于收获的热情和天气的热情都掺在一块儿,平原上到处布满了火一样的温度。

五月的天空空前晴朗,麦子在干巴巴的南风中成熟得很快。所有的人这时都成了忙人。信“主”的人们也都休了假。人们聚在一起谈论更多的是今年麦子的收成,下一茬准备种啥,今年的公粮得多少斤,麦子能卖个啥价钱……最忙的时候也有人偶尔跟信“主”的开玩笑:“哎呀,今儿个是星期天啊,你咋不去礼拜啊。”信“主”的还没来得及痛快地嗔骂两句,就很快被手里繁忙的农活儿掩住了。

麦子在地里长得再好,收不到自己家里,屯不到自己囤里,是不能算收麦的。平原人谁都懂得这个道理,谁都不会拿全家人一年的生计开玩笑。平原人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莫过于这麦忙季了,麦子刚收到场里,马上就摊开晒干,用三个轮或者四个轮的拖拉机辗压了,然后再起场,扬场,程序少一样也不行。村里那时没通电,更不知道脱粒机为何物,平原人觉得打麦能用拖拉机就很机械化了,就很满足了。

还没等到场光地净,村长就用高音喇叭将各组的小组长都叫去开会了。我不用猜就知道这肯定是布置今年交公粮的任务了。

实行责任制,土地都承包到户后,村里的行政命令越来越少,越来越不算数。平原人种田做工,各干各的,也没有人再到村里报困难求救济,大家也越来越觉得村这级的官没有用了。只是在诸如计划生育、铺路栽树、兴修水利、上交公粮等一些事务性工作上,还能显出一点儿村级行政长官的权力来。交公粮比不上计划生育,它牵涉到每家每户,每个人丁上。每家人都知道种地纳税,都很自觉,村里只要告诉一声各家的数量就行了。

平原人所说的上交公粮指除了承包土地的额定农业税外,还包括乡村两级的提留、统筹、公积金、公益金、民兵训练费、民办教师工资、拥军优属、水利建设、修路绿化、村镇规划、治安管理、文化事业、乡政府建楼、敬老院修建、乡级公路维护、乡村学校维修、乡领导买汽车等等几十项名目的费用。

乱收费的项目占一半还多,老百姓怨声载道。这两年曾有几个村子因要钱的项目太多,发生过全村村民联合起来集体抵制、抗粮不交的事情。事情闹到了乡里,闹到了县里和市里,派出所的警察也一拨一拨地去了一趟又一趟。吓唬不行就说好的,反正文的武的都用了,老百姓说啥也不答应,乡长去了也不好使。

俗话说:“法不责众”,这事儿大家都齐了心。他们多收的部分项目本来就是违犯国家政策,他们也不敢再强制下去,也就只好不了了之。农民这种与官斗的胜利鼓舞了许多人,马上就有人效仿,很快就波及整个平原。一时平原人都知道集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要不多收些提留,干部们的吃喝经费上哪儿整去?去乡里县里开会的时候也只好回家或者饿肚子。这些父母官儿们都不愿饿肚子,公粮还得增加下去,粮食还得收上来,这样,众多的困难就摆在了他们的面前。处理这种事,上级也是慎而又慎,生怕哪个关节整不好,让老百姓抓住把柄再闹出事儿来,捅到县里市里省里去,自己吃不完又兜不走。

爹那天开了很晚的会。夜快完全平静时他才回来。我正渐渐要睡去。迷迷糊糊听爹对母亲说,这个小组长他真不想干了,今年的公粮比任何一年都多,整不好得罪人。

母亲问今年得多少。爹说每人二百多斤。

母亲说咋这么多?爹说今年村里准备墩变压器,安电灯。

母亲说这是好事啊,你看乡里一到晚上明晃晃的多好看。

爹说,你懂啥,好看都得钱。摊钱时都显多了,都不愿意。这工作不好干。听了爹的话,我很长时间都没有睡着。我想象着村里通电后的情景。那时我再也不用在冒黑烟的柴油灯下看书了,母亲再也不用在昏黄的灯下纳鞋底了。黑色的夜就那么被电很简单地变换成白天,张庄也像乡里那样亮堂堂的,那是多少令人兴奋的事情啊。我想象着这简直和神话中一样的场景,带着强烈的祈望昏昏朦朦进入了梦乡。在那里,我看到了未来的张庄,看到那个亮丽的世界。

我的眼中只有光。灿烂的光照亮了整个平原。这时,天亮了,升起的太阳把光投向我的眼睛,我艰涩的闭上了眼。

连爹都没有想到,张庄的人一听说村里要安电都说,这下村干部终于要干件积德的事儿了。要是总是为老百姓干这样的好事儿,保证没有人去折腾他们。最支持这个工作的是村里那些小年轻的。他们在外面打过工,看到过外面的世界,他们说城里头家家户户都有电灯,还有电视机--一种能放出声音和人像的电盒子。反对的只有几个没儿没女的绝户头,他们说只要不让他们交粮,他们宁愿点他们的小油灯。电对他们来说没啥用场。他们的想法却遭到大家的强烈反对,他们也只好缄口认命了。

我家的六亩多地共收了四千多斤麦子,交公粮就要拿出一千多斤。爹是小组长,应带头交。爹将满满一车子麦子拉出去时,母亲的眼里出现了婉惜的云彩。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从土里刨出这些粮食,却要拿出四分之一交出去,我的心里也确实舍不得。

看到母亲的眼睛,我突然想起“掠夺”这个词来。从那时我真正懂得了农人的不幸和悲哀,逆来顺受和忍让,只顾眼前利益这类称之为小农意识的东西使他们在别人眼里变成了憨厚、忠实的概念。这是农民的不幸。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下决心一定要跳出农门,跳出这个不幸而又无奈的圈子。

谁也没有想到爹的积极却酿成了他和我家的灾难。在乡粮店,所有过完磅的粮食要农户自己倒进高高的粮仓里去。爹在倒粮食时,十几米长五六米高颤来颤去的跳板将他弹了下来,重重摔在地上,肩上的一大袋麦子--足足有一百斤的麦子砸在他的腿上。

他的腿啪的一声,折了。

下午爹被大家抬回来时样子很惨。汗珠在他惨白的脸上滚动,从他的汗水中我能看到他的痛苦,布衫衩已经湿透了,热的天也无法掩饰他的难受。爹仍然坚强的忍着,没有掉一滴泪,没有哼一声,我只看见他的下嘴唇上有一道深深的牙印。我觉得爹比任何时候都像个男人。我发自内心的佩服。我觉得是男人都应该像爹这样。

我的心里也特别痛苦,那是来自亲情河谷中的泛滥,他的腿折了,我可怜他。那时我最像他的儿子。我第一次趴在他的大腿上哭了。抽泣的动作弄痛了爹,他只抖了一下身子,并没有挪开我。他的手温柔地抚弄着我的头,抚弄着我满是泪水的脸。

这种召唤似的抚摸将我灵魂深处属于善的亲情唤醒,将亲情点燃。我更加控制不住泪水。我哭的样子一定很悲伤、很动情也很真诚,在场的人们包括我奶奶在内都被我哭的样子感动了,有的竟也擦起了眼泪。母亲没有哭,她用湿毛巾一遍一遍的擦着爹额上的汗,用温柔的扇子一遍又一遍地轻轻在爹脸前面摇啊摇。

之后的许多个夜里,母亲忍着蚊虫的叮咬,一遍又一遍地为爹擦洗身子,一次又一次地将尿盆放在爹的档下,又一次次地端进端出。这种过程中,我不止一次听见爹的叹息声,却从来没有听见母亲有什么怨言。母亲给爹擦身子时,我第一次看到爹两腿间那个类如豆虫状的黑色尤物。它无精打采地伏在那片黑里透黄的枯草上,光秃秃的顶部发着暗淡的光。我看见它心里禁不住一阵恶心。那时我刚刚吃完饭,我胃里的食物一个劲儿向上翻。

我看到它丑陋的样子,就联想到母亲联想到梅,联想到那个戴大檐帽的男人与这个丑陋东西之间的关系。我深深为这种事物的存在而耻辱,好象是阴沟里的爬虫一样让我感觉极不舒服。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母亲给爹擦身子时避开爹,实在逃不开时才硬着头皮端着脸盆在他面前站一会儿,听完他说完最后一句话就赶紧风似的逃掉。夜里,我时常会被一个个莫名其妙的梦惊醒,悚然的感觉总是让我想起爹腿间那条虫子和一些看不清头脸的妖怪。我还对一些东西的撞击声特别敏感,这些是听大兴的房时所感觉到的。床吱吱嘎嘎的振动声,衣服或者布料发出的悉悉蔌蔌磨擦声和一些其它有规律有节奏的声音,都让我耳热心跳,都让我感到无比羞愧而汗颜。

我成长的过程过早地对这些本不应该敏感的事物敏感,给我的心理上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压力。它们也给了我成熟的经验。在我度过了许多难眠的夜后,我的心理终于调整到一个正常状态。但过去的那一切仍未完全消失,它们成了我潜意识中的沉积物。

也正是从那时,母亲开始把我当大人使唤了。那时我学会了许多平原人生存的手段和活计,也体味到了做一个农人的艰辛,更加坚定了我好好学习将来要跳出农门的决心。母亲在那些平静的夜里,在月光下或者在星光中,都极虔诚地在床上跪拜着她心中的上帝,乞求那个法力高强的老人将吉祥的雨水垂降在爹的身上,将他早日打捞上平安的方舟,早日脱离疾患的苦海。

有时她这样一祷告就是半夜。她对爹的忠心感动了奶奶。她一直对我们母子抱有偏见。从此以后,她改变了她坚持十多年的观念,开始在背后对人夸赞起母亲来。爹听说后竟孩子般哭了,泪水在他黝黑的脸上奔流了很久。母亲也哭了,她只是没有像爹那样。她将泪水悄悄收了起来,加倍地干家里地里的活儿。

爹牺牲的一条腿使我家的凝聚力一下子形成了,母亲和奶奶之间那个无形障碍也坍塌了。后来,爹对我说:“今年咱家的霉气没烤好,让我摊上了。以后就好了,这个坎过去就平安无事了。”

玉米长到腰高时,村里开始墩便压器。上百根的水泥制的高压、低压电线杆从县里拉回来了,在村里摆了一大片,像一排排刚刚伐下来的树。一些孩子在上面高兴地爬来爬去,连他们都对这些东西抱有极大希望。可我从它们旁边走过时,我都感觉到我家麦子的重量和爹汗水的味道。

电线直接从乡里的高压线上接过来。高压杆一根一根对望着将两根粗粗长长的铁线从乡里牵来。有一根电线杆正长在我家的玉米地里,为种下这根电线杆还毁掉了我家一分多地的正旺长的玉米苗。娘很心疼。爹说毁就毁吧,安电这是百年不遇的事。村里规定,凡是有电线杆的地,一年免去五十斤公粮。母亲没有说啥,爹听了叹口气。

转眼玉米就熟了,成堆的玉米棒子堆在院子里。电的光芒在院子里占了大片的地盘。几处阴影是猪圈、鸡窝投下的。张庄的很多院子都亮着这样瓦亮瓦亮的灯。张庄一下子通体透亮起来。从平原的远处看,张庄就像一条透亮的鱼跳跃着,她从来没有这么年轻、这么风采过。人们的行为方式因电的到来改变了。他们慢慢习惯了使用带拉绳的开关掌握他们的白天和黑夜。他们将白天没干完的活儿搬到院里的电灯下,一边吸烟一边忙活着。同时还不忘记赞叹科学的神奥与美好。

爹的腿差不多痊愈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爹在床上已熬了近两个月,他已能丢掉拐杖下床慢慢走动了。爹坐在电灯下,边听收音机边剥着母亲从地里拽回来的花桃。棉花在灯光下雪一样的白。爹的脸上多了几分笑。他笑的样子很和善,看见他的这种笑,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他的十几年前。

很快,前张的磨坊和后张的饲料粉碎机开始工作了。那些用电吃饭干活的铁家伙干起活儿来不知疲倦,它们给主人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极大方便了村民。连做豆腐的李老三也卖掉了拉拉了几年磨的驴,换上了一台电动磨浆机。人们开始还说他做的豆腐有铁腥味儿,不好吃,买别人家的。后来,所有做豆腐的都换成机器了,人们也就不再挑剔了。每到夜里,静静的空气中便会响起那些机器的叫声。忽强忽弱的声音在我心里也忽明忽暗。我在明亮的灯下做功课时,竟对这种声音出神了很久。

最让我高兴的事儿终于到来了。当我向爹讲述完在乡供销社里我看到的电视机时,爹竟豪爽地向我宣布:今年先不盖房子,卖完棉花就去县里买一台。于是,我就天天盼着棉花快点收完,快些卖掉。可是,我的这种愿望最终没有实现。那一年平原上棉花的大丰收只带给农民一半的笑容,接下来的卖棉难像蛇一样缠住了我的心。

我和母亲带着蒸馍在棉花收购站排了两天队,才终于将棉花验了级,没想到得到的棉价却是三毛钱一斤。一家人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头来只卖了几十块钱。我们连顿饭都没敢吃,吃一顿饭少说也得一百多斤棉花。母亲手里捏着那点儿可怜的钱,一句话也没有说。我也没敢说啥,跟在母亲身后默默往回赶。

那一夜,母亲几乎没有睡着觉,几亩棉花是经她的手一棵一棵种植的。打杈,打药,治虫,每一个环节里都有母亲的汗水。她指望她的努力能给我家带来好运,没想到头却是如此的价格,几亩棉花就跟白白扔掉一样。她觉得委屈极了。一个大夏天流的汗在这几张钞票中显得那么沉重。我从她那失望而又无奈的眼神中读出了农民生命的沉重,读到了农民血汗的轻薄,读到了我的祖先和我的后代们卑微无名的命。

那年,留麦棉套的人家又都在空余的地上种上了晚茬的麦子,空余的希望用新的希望填上,将他们的汗水保存起来。但被棉花伤痛的母亲却做出了令人费解却又异常坚定的决定:明年还要大面积的种棉花。以后的日子,我家的灯就熄得特别早,母亲除了让我晚上看书用电灯外,其它人都早早地睡了。

电费涨了,一块多钱一度。农人们点不起电灯,一些人家关掉了电灯,重新点亮了煤油灯。爹的腿花去了我家所有的积蓄,棉花又没能卖上价钱,母亲不得不用这种方法节省开支。这样的晚上,我常常听见母亲的叹息声。我理解她的苦痛,却又无能为力。我想我只有努力学习,将来跳出这一亩三分地。

我把夜的光阴真正利用上的时候,母亲表现出了她特有的母性。鸡下的蛋,她也不卖了。她说要留着让我补脑子,她把我看成了她全部的希望。她默默地为我做着她所能做的所有事情,让我推动她向前行走。

若干年后,每当我想起这段日子,我总感觉我的背后有种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一直伴我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日子。 由此,我衷心地感谢平原的生活,感谢母亲让我懂得的这一切一切。

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跪求

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审题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问题一:明确题目中的限制部分和未限制部分

对于题目中的限制部分,考生必须要严格遵守,未限制部分要认真分析判断。例如,1990年成人高考作文:用下面一段话作开头,写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题目自拟。在漫长的生活跑道上,并没有人向我们发出那激动人心的起跑枪声,但在我们的四周,却处处是无声的“起跑”信号。此题的写作方式是续写。所给开头一段话采用比喻手法,形象地点明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社会生活中竞争的特点。所谓“信号”,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段开头语言富有激情,感彩浓,续写部分也应保持这种风格。写作范围是社会生活道路。文体未限,可根据自己的写作优势来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立意方向是,通过对“信号”的反应和感受,表现时代精神。

问题二:充分利用所给的条件进行构思

例如,1993年成人高考作文: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每种爱好都有其产生的过程、具体的表现以及个人的收益与感受。请以《我的业余爱好》为题,写一篇叙议结合的文章。要求:1、只写你的一种业余爱好。2、字数不少于700字。此题并不难审,但有的考生太粗心,只看了开头“人的爱好是多种多样的”,却没注意下边的要求“只写你的一种业余爱好”,于是大笔一挥,写了自己的集邮、钓鱼、游泳等多种业余爱好。另外,仔细审视,题目的叙述,实际上已经暗示了此文的框架,即业余爱好的产生过程、具体表现、个人的收益与感受。

问题三:审题要为立意作好准备

立意所在往往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目重心。例如1986年成人高考作文《一次实践的启示》中的“启示”,1988年作文《发生在我身边的变化》中的“变化”都是立意之处。1998年作文《读书与文明》属于关系型议论文,立论当在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上。此题题意宽泛,应以大化小,化一般为个别。立意之处可以是读书能教人以美德,把人引向坦途,造福于社会;也可以从读书对文明影响方面立论,如语言修养、行为礼仪、陶冶情操等。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高考语文作文技巧!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003: 根据《韩非子》中的一则寓言,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有关叙事、生动、曲折的方法、技巧的文章

写作辅导:高考作文夺分5个关键词

在高考考场上,考生用于作文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尤其是阅卷教师的速度又是那样快——不是教师不负责任,而是时间紧,任务重。有统计表明,一篇作文大约在2分钟之内阅卷教师是一定要“望、闻、问、切”完毕的,有的时间还会更短。同时,高考作文又几乎占据了语文总分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不言而喻。

以上原因,就决定了夺取高考作文的高分应尽可能地做到以下五个“关键词”。

显豁

包括文章的主旨、结构、形式等方面,力求显豁,目的是让阅卷教师一眼就能够把你的文章看得清清爽爽、明明白白。

具体来说:

1.主旨 —— 可以通过首括句,将文章所要传递的主要观点、见解、主张等呈现给阅卷教师,以便阅卷人不用通览全文就能够“窥斑见豹”,也就是说,不会“占用”、“浪费”阅卷人更多的宝贵时间,就能够对你的作文大意了然于胸。

请看北京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是采用了这样的写法:“仰望星空,那里有我们追求的梦想。脚踏实地,默默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唯一选择。”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开篇就紧扣题目,亮出了主题、中心。

2.结构 ——可以采用层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给阅卷人以鲜明、深刻的认知;还可以运用排比句(段)、拟人、设问等修辞,使阅卷人对你的文章结构一目了然。如198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习惯》有篇高分作文的开头:“就像那溪流惯于奔腾,大海惯于咆哮一样,我习惯于沉思,习惯于遐想,习惯于把自己的感情流露在日记簿上。”

3.形式 ——可以借助题记、后记、书信体、日记体、寓言等形式;或是把每段的主旨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来,放在段首;或是把哲理句、体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得意句”独立成段,这是文章的采分点,能够使阅卷人眼前一亮。

如上海2010年一篇高分作文就是运用了这样的题记:“一个国家如果不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道理,那么它在21世纪的发展中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4——完整——由于考生时间分配失当,致使文章有头无尾,或是虎头蛇尾,这样,不仅字数达不到要求会扣分,更重要的是文章意思不完整,很难给阅卷人以整体感,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影响分数的。

正如近代史上的文章高手林纾所说的那样:“为人看晚节,行文重结穴。”阅卷人的心理,对文章最后部分,总比较重视,并往往会在脑海里留下总体印象,从而定下文章的档次。考场作文要获高分,结尾一定要和开头呼应,做到首尾圆合,结构完整。

如一篇广东省2010年《与你为邻》作文的开头与结尾:“与你为邻,让我感到十分快乐。”“与你为邻,真的让我感到幸福。”

5、洗练——高考作文,不管写成议论文还是记叙文或是散文等,都一定要做到洗练、简洁的要求,不要冗长、啰嗦,而应以一当十:如果是材料作文,对材料应该简约地引用、提炼,而不是大段地照抄不误;如果是命题、半命题或话题作文,事件、故事的叙述,也要依据文体区别对待,尽可能写得简略、概括些,特别是议论文更要这样。文字洗练简洁、词约意丰,阅卷人肯定喜欢。

如上海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面对大海》中有这样精彩的一段:

海与大河不同。河流缓缓流淌,如老聃的“清静微妙,守玄抱一”;而大海变化万千,如庄周的“洞达而放逸”。海水的磅礴之势,海水的傲视天下,海水的宁静微澜——面对这样的海,我听到的是孟德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看到的是太白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我想到的是子寿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变通

所谓变通,就是在生活真实与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可以将人物、事件写得“完美些”、“巧合些”,因为,考生的生活环境、领域与视界的局限,就决定了考生可以也应该这样来写作,这与胡编乱造有本质不同,这与鲁迅先生所倡导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为了典型性,一个人的衣服可以是山东人的,帽子可以是北京人的,脸庞可以是浙江人的……目的就是写出人物的个性特点与问题的本质属性来。

如选入课文里的文章,特别是小说、记叙文、议论性散文等就是这样的名文佳作,传诵至今,常读常新。

细节

这一点非常重要,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但往往会被同学们所忽视。

这里的细节,是指文面清洁,不乱涂乱画,以致黑墨团处处可见;书写工整,字体不要有大有小:或是超出格子,或是“躲”在格子的一角,看起来刺眼或别扭、费眼神;尽可能地避免错别字,因为,三个错别字就要扣除1分,写作时,如果遇到没有把握写对的字、词,就要换用近义词、同义词,不要“硬”写、硬用;语句应通畅,语意连贯——写完后,时间允许的话,最好能通读一遍,借助语感,对疙疙瘩瘩、表意不畅、不明的地方稍加改动,以不影响意思表达,阅卷教师能够看懂为原则;款式上符合要求,尤其是写成书信体等文体的,要关注这一问题。

因为,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对作文的得分却起到无形的决定作用。毕竟,赏心悦目的文面,犹如一个眉清目秀的“美人”一样,谁又能够忍心破坏她的神采、韵致呢?作文自然也是这样了。

当然,写好高考作文可能不止以上五点,但如果真能做到了这些,何愁你的高考作文不能获得高分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满意!

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

一、什么是记叙文

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就已经开始练习写记叙文了,对中学生而言,记叙文是一种比较熟练也比较容易掌握的文体。然而,我在阅卷中也常常看到文体感不强的记叙文。例如199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可是,有不少文章或叙议并重,平分秋色;或议论过多,喧宾夺主;或叙少议多,本末倒置。据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的粗略统计,该省20万考生中,不符合文体要求的有3%之多。有的考生,其选材的眼光就决定了他不可能写出像样的记叙文。例如,有一位考生,写同学到“我”家来玩,因为父母不在家,“我们”就自己“尝试”着包饺子,一篇700多字的文章,用了23个“再”字:先弄一点面粉,再加水,再揉,再搓,再擀成饺皮……先把菜剁碎,再加一点盐,再加一点酱油……尽管文章也是有头有尾,清楚完整,但却很难说是一篇记叙文,而是比较典型的“怎样包饺子”的程序说明文。当年,许多写“尝试”着做一个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尝试”着解剖一只青蛙、一条鲫鱼的作文,严格地说来都不是记叙文,而是说明文或应用文。

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形象思维的手段,通过叙事、记人、写景、状物等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二、记叙文的特点

1. 创造性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记叙文虽然不像文学作品那样,对生活现象进行集中概括,通过典型形象来反映生活;而是常常选择日常生活中的那些亲眼所见、亲身经历、亲自体验过的生活内容作为写作的材料;但是,这决不意味着作者可以把现成的生活材料照抄到文章中去,决不意味着作者不需要对生活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提炼生发;相反,这是把生活材料转化成文章的必不可少的“工序”。这种加工改造、提炼生发的过程,包含着作者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以写作成品形式出现的记叙文,不可能是客观生活的翻版,也不仅是作者心灵的视像,它是饱和着作者心血的精神产品,是作者心灵和客观事物遇合所孕育出来的创造物。其次,记叙文是用语言文字作为传达的媒介的,从本质上看,记叙文就是某种经验(外在世界的人、事,内在世界的思想、情感等)的陈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叙述,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真实存在,语言化了的世界就不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本身。将真实存在转化成语言文字的工作,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第三,把真实存在转化成语言文字可以有千万种不同的方式,选用哪一种方式,即最后完成的文章是何种模样,其中必然包含着作者个人心灵的运作。因此,任何记叙文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作者个人心灵的色彩,正如苏联作家秋切夫所说:“我在一切之中,一切之中都有我。”所以,我认为,尽管记叙文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但这种反映,又总是和作者个人的创造性劳动结合在一起的,是通过作者个人的创造性劳动来反映的。

用语言文字把生活材料转化成记叙文,本身就包含创造性因素在内,如果在转化的方式上能够别出心裁,与众不同,其创造的程度就愈高。所以,写好记叙文的关键,一是要选择新颖的材料,二是要采用新颖的写法。

2. 形象性

议论文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来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它在许多具体的个别的事物中概括、抽取共同的特点,而把产生这些认识所依赖的一个个具体的个别的表象留置在作品之外。记叙文则恰恰相反,它往往抓住具体的个别的事物“做文章”。所以,它以叙述、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即使偶用议论,其目的也是为了“画龙点睛”,并且也往往是在画好全龙以后,才去轻轻一“点”。在这里,“龙身”是主体,是基础。记叙文要靠具体的形象去感染读者。叙述,必须清楚地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以及具体的发展过程;描写,必须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触其物,如食其味,历历可感,如在目前。在记叙文写作中,创造场面是最基本的手段。因为说到底记叙文总是要在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结构,纵就是时间的延续,横就是空间的展开,而场面就是对人或物在特定的时空中存在或活动状况的描述。只有组织起一连串的场面,记叙文才能获得生动具体的形象感。

所以,那种连贯、整一、富有动态感的材料,是记叙文最需要的材料。对短小的记叙文来说,就更是如此。那种千里来龙,百年纷争式的材料,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记叙文需要的是缩时间于一瞬,寓空间于一隅的短小精悍的材料。

3. 情趣性

从格调上来说,记叙文不像议论文那样庄重严肃,也不像说明文那样冷静客观,它追求的是以情动人,以趣逗人。从选材方面来看,记叙文并不要求一定要选择重大题材,而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富有情趣的凡人小事,作者往往通过对凡人小事的记述,来寄寓自己的感情,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某一侧面。从表现手法方面来看,记叙文追求的是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它要求把写作内容表现得曲折生动,意趣盎然。有时,记叙文也传达作者对某种事理的认识,但是,它一般不展开直接的议论,而是把这种认识潜藏在具体的生活画面之中。它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从情感、情趣方面去晕染读者,让读者用审美的眼光去领悟作品的意蕴。

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写人,最好要选择那些内心情感丰富复杂的人物作为描写对象;写事,固然要注意事件本身的脉络,但更要注意流荡在事件中的情感线索,特别要注意选择富有情感内涵的细节来充实、丰满事件的血肉;写景、状物,固然要注意准确地描摹景物的外在状态,但更重要的是,要写出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化合”。

三、写好记叙文的关键:选材

写好记叙文的关键是选材,选到了一个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什么样的材料才是记叙文最需要的材料呢?

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说过:“小说是情感的记录,而不是事实的重述。”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记叙文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内涵。事件、线索等等仅仅是承载情感内涵的框架,真正感动人的是蕴含在框架中的情感。为什么有的文章看起来也是有头有尾,清楚完整,但就是清淡无味,不生动,不感人呢?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其中缺乏深厚的情感。在“记叙经历”的文章中,最好要选择富有情感内涵的经历。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经历”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把一次一般性的大扫除的经过记叙得再详细,把一次实验课的过程描写得再具体,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得再热闹,如果其中不流淌在真挚的情感,也是不可能动人的。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语)。

1988年的高考作文题是《习惯》,文体不限。这与近两年的话题作文有点相似。当年不少写记叙文的考生都选择了写老师。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聪明的选择。因为阅卷的是老师,写老师容易博得好感。然而,写老师的什么呢?不少考生都是这样写的:到了晚上,某老师又习惯性地坐到了窗前的书桌旁,照例开始备课、改作业。这样的材料其实没有什么写头,因为它只是在表扬老师的敬业精神,在情感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人之处。试想,一位老师晚上不去备课、改作业,而是去跳舞、搓麻将,会是一位好老师吗?可是,有一位考生的选材却不同凡响,他写道:新学期开学了,王老师又像往常一样来到了学校,当他快到教室门口时,突然想起自己已经退休了。于是,只好悻悻地回了家。第二天一早,他又准备到学校去了,但这一回他记起自己已经退休了,他应该在家“挎垮篮子,生生炉子、抱抱孙子”了。可是,他在家里犹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什么事也干不了。他老是惦记着他的学生。于是,他又来到了他任教的教室旁。他要看一看他的学生。然而,他又怕影响正在听课的学生。于是,他蹑手蹑脚地来到了教室的窗下,躲在那里听学生上课的情况……这样的选材就要高明得多了。因为这个材料中饱含着王老师对学生的梦萦魂牵的一腔深情,这是一个老教育工作者挥之不去、无法排解的对教育事业的真情。这样的选材与晚上备课、改作业,不是一个精神等级,不可同日而语。由此可见,只有那些饱含情感内涵的材料,才是记叙文真正需要的材料。

那么,在“记叙经历”时,可以写哪些情感呢?

从程度方面来说,可以写温情、热情、激情等等;从类属方面来说,可以写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要把文章写得激动人心,要使文章具有较强的情感冲击力,在选材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写那些人人都能感知、体会的人之常情。情感虽然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在感觉,但是“人同此心,情同此理”,这就是情感具有可体验性的生理、心理基础。有许多情感内容是人们共有的,共通的,传达这样的情感,就会激起别人的共鸣,就会使人感动。例如,1999年江苏的高考优秀作文《伤心儿女》一文,写三个不孝儿女,在母亲的弥留之际,不是给母亲留下最后一点安慰,而是通过移植母亲的记忆,寻找母亲的遗产,然而,他们在母亲的记忆中,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看到了自己的丑陋。母亲的记忆,荡涤了不孝儿女灵魂深处的污垢,于是,他们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对父母的孝顺,是埋藏在中华民族心灵深处最深厚的感情,写这样的内容,最能激起人的共鸣。这篇作文,在阅卷现场就使许多阅卷教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媒体发表以后,又广为传诵,被视为当年全国高考的最佳作文。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它所传达的情感打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2)要写那种超出常规的强烈的反常合道的情感。有时候,人物的所作所为与一般的人不一样,似乎不大正常,但这种反常的行为中往往包含着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具有很强的冲击力,往往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例如,上面说的那位退休的王老师,在一般人看来是有点不大正常,这么大年龄了,居然蹑手蹑脚躲在窗户下听课。但是,正是从这反常的举动中,我们看到了他对学生执着的爱,看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痴迷,并对他产生了崇高的敬意。相反,那种一到晚上就坐到窗前备课,改作业的老师,正因为他们的合常、平常、正常,反而激不起我们情感的涟漪。当情理冲突,必须舍理取情的时候;当正确与正确之战,必然要舍弃一方,形成悲剧冲突的时候;当人物对某种事物痴迷、执着到难舍难分而与常规的做法不一样的时候;情感就开始动人了。《灌园叟晚逢仙女》中爱花如命的“花痴”,《聊斋志异》中的书痴、石痴、鸟痴、情痴,都是这方面的典范,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3)情感要能产生振荡和分化。文似看山不喜平,那种一览无余的、直线发展的情感,缺少回环蕴藉的美感,很难使人产生情感的激荡。因此,在描述情感的时候,要尽量展示情感的曲折和波澜,一步一步把读者引入情感的旋涡。

2.要选择有较深的主题潜能的材料

所谓主题,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所蕴含的基本意义以及作者通过对材料的思考、体验所传达的基本思想和评价。前者是主题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这种基本意义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后者是主题的主观性,是指作者对材料内涵的洞见开掘。主题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所以鲁迅先生要求“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选材和立意是记叙文写作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他们处于互相影响的联动状态。材料选得好,为开掘主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题的开掘和深化,又反过来制约、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就选材这一环节而言,和选择矿点的道理是一样的,矿藏的深厚度如何,质量如何,有无开采价值,这都是打井前需要认真考虑的。有些考生在选材时往往只考虑是否切题,却很少考虑材料的主题潜能,正如鲁迅先生批评的那样:“将一些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这样的文章当然不可能获得高分。有时候,同一材料,在不同的作者手里,可以写出主题深浅不一的作品。但是,也有不少材料,本身并不具有什么内涵,无论你怎样妙笔生花,也很难开掘出多深的主题来。这就提示我们,在选材的时候,一定要事先估测一下材料的主题潜能,看看它们有没有可开发性。

举一个例子来说吧。1994年的高考作文《尝试》,不少考生写的都是尝试着学骑车,学游泳,学烧饭做菜,学干农活等等。这样的材料固然也切题,却没有什么可以深层开发的主题潜能,充其量也就是告诉人们“只要去尝试,就可能成功”的道理。而这样的道理是人们共知的常理,是相当肤浅的,它并没有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和新的启示。这是材料本身的局限。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到具有丰富的主题潜能的材料呢?

(1)要摒弃老套的选材思路,开拓选材的视野。比如,写《灯下》,就不要只是想到自己或别人在台灯下刻苦读书;写“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不要只想到不劳而获地去移植名人的记忆。这一类老套的材料本身的主题容量就很小,当然更谈不上新意了。其实,每一个题目,每一个话题,可写的材料很多。就拿《灯下》来说吧;灯,可以有电灯、油灯、路灯、探照灯、聚光灯等等多种多样的灯;人们在灯下也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本来就是一个开放性极强的话题,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为什么非要去一窝蜂地移植别人的记忆呢,可不可以把自己的记忆移植给别人呢?为什么非要去移植名人、伟人的记忆呢,可不可以移植普通人的记忆呢?移植了别人的记忆,人物双方会发生些什么事呢?……一旦把思路打开,选材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当年,有的考生要把自己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的美好记忆移植给自己从来没有出过门的奶奶,让她也体会一下祖国美好河山的大好风光;有的考生要把自己看到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的记忆移植给从小失明的“小弟弟”;有的考生要把自己聆听美妙音乐的记忆移植给从小失聪的“小妹妹”。角度一变,境界全出。

(2)要善于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发现具有丰富内涵的材料。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当然不可能太丰富,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语)。其实,具有丰富内涵的写作材料无处不在,关键是作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也正因为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够丰富,就更需要从日常的生活小事中去发现有意义的材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愈是能从细小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深邃的内涵,其作品的质量就愈高。“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是艺术的高致。2001年江苏的高考优秀作文《一毛钱与诚信》,从微不足道的一毛钱中看到了诚信的弥足珍贵,看到了道德的巨大力量,这样的选材是独具慧、颇有新意的。

(3)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中学生写记叙文,大多数选材都比较实,都是实实在在地叙述、描写。其实,最具有主题潜能的材料,往往是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如《白杨礼赞》《荔枝蜜》等都是运用事物的象征意蕴来拓展作品的主题的。因此,我们在选材时,不仅要注意那些写实性的材料,也要注意那些具有象征意蕴的材料。象征的事物往往能使作品的主题具有多义性、多层性、多向性,从而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作品产生特有的艺术魅力。像《门》《坡》《风》这样的题目,就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象征的,当然也可以是二者结合的。有时候,在总体写实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具有象征意蕴的事物穿插其间,也能使作品荡出虚神,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3.要选择有有初步形式意味的材料

在考虑记叙文选材时,许多考生往往只注意材料内部方面的某些因素,强调选材要积极健康、典型生动等等。这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忽略了记叙文的形式规范对选材的特殊要求,就会造成文体感不强,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就会因为选材不当而显示不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记叙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主要就表现在选材上。

那么,记叙文本身特有的形式规范,对选材有哪些要求呢?概括起来就是三点:连贯、整一、动态。

(1)整一。整一,就是记叙文的材料必须相对集中。这种集中,不是要求作者像写议论文那样围绕中心(主题)选材,而是要求围绕记叙文自身的内部要素选材,或集中于人物,或集中于事件,或集中于环境,这也是记叙文内部又可以分为写人、叙事、绘景等类型的原因所在。议论文是旁征博引,运用零散的、片断的材料来证明中心论点,它是在观点与材料统一的原则之下,靠理性的辐射来集中材料;而记叙文则要靠自身的时空关系来凝结材料。在写作训练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记XXX》 之类的作文,但是,这类作文往往不像记叙文而更像议论文,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在选择材料时运用的是议论文选材的方法:为了证明xxx具有某种思想品质,于是就从XXX 的生活经历中选择出与这种思想品质有关的“二三事”。其实这正是议论文中的例证法。用这种方法来选择材料、记叙经历、刻画人物,其事件往往是凌乱的,人物的思想性格往往是浮浅的,主题也往往是直露的。在1999年的高考作文中,运用一连串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排比段来展开记叙的文章,之所以文体感不强,显得松垮,散乱,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2)连贯。连贯,就是要求记叙文的材料,最好是截取现实生活中连续发生的片断。当然,在具体描写的时候,可以有详略,疏密等。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记叙文的一个重要因素:时间。在记叙文中,要始终潜藏着时间的暗流,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叙事作品称之为时间的艺术。在议论文中,也往往要叙事,但是,它所叙之事,往往是拧去了时间的抽象的说明性格或主题的例证。无论是整篇的议论文还是作为例证的叙事片断,时间往往消解在议论的逻辑展开之中,它所使用的材料,也没有时间序列的具体要求。

在充分认识到时间在记叙文中的重要作用以后,又必然引出记叙文的另外两个要素:原因和结果。我们强调时间序列在选材时的重要作用,并不意味着一切具有时间序列的“流水账”都可以作为记叙文的材料,相反,只有在时间序列中包含着“价值”的材料,才是记叙文需要的材料。这里的所谓“价值”,就是伴随着时间演进的因果裂变。福斯特曾经打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这叫做“时间生活”,没有入文的价值;国王死了王后也伤心而死,这叫做“价值生活”,就可以入文了。由此可见只有伴随着时间的演进中,产生一系列因果裂变的材料,才是真正适合写记叙文的材料。至此,我们可以说,所谓连贯,不仅仅包含着时间的连续,而且也包含着因果关系的连缀。

(3)动态。动态,就是要求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在动态流程中表现某种主题。因此,只有那种具有动态感、过程感的材料才是记叙文真正需要的材料。从本质上看,叙事都是对已经过去了的事情的追述。但是,这种追述,在不同的文体中有不同的方式,在说明文中,运用的常常是“一般现在时”;在议论文中,运用的常常是“一般过去时”;而在记叙文中则常常要把它转化成“现在进行时”。

我们说,记叙文的真正中心是人,但是,决不是用二三事的例证法就可以把人写活的只有把人放到动态发展的人生中去,放到人的历史性展开的过程中,才能展示人的丰富生动的性格。即使是在写景状物,主要表现空间关系的游记之中,也只有写出诸如曲径通幽、移步换景、豁然开朗等动态景观,写出人与自然景物的沟通、交流、融合等等,才能带来艺术的美感。这也正是静止的介绍景物的导游图、说明书与散文、游记的区别所在。在议论文中作为例证的叙事片断,只要交代人物做过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而在记叙文中,则不但要写出人物做什么,更主要的是,要表现人物怎样去做(动态)。在导游的说明中,主要是交代那里有什么(静态);而在记叙文中则主要描写“我”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动态),它在“我”心里引起了什么反应(动态),“我”的行为引起了别人什么反应(动态)。

选择具有动态感的材料,还要注意,动态发展的流程最好是波浪式的,而不是直线式的,因为那种直线式的事件、直线式的情感缺乏回环蕴藉的美。“文似看山不喜平”,在那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总会感到,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内在情感、事件的发展过程,总是曲曲折折地向前发展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那些三迭式情节,如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等等,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发。

[佳作示范]

好 奇 心

2008年 江苏考生

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每个女孩都是天使。但当我第一次看到她时,我觉得她不是。

她是那个坐在教室角落里的女生,不美,而且她只有一条腿。也许正是因为这,我的好奇心才会像雨后的小草一样“嗖嗖”地长了出来。

那天的阳光好像格外刺眼,中午放学后我走得迟了点,刚好看见她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向楼梯。这时,我的好奇心告诉我:为什么不跟过去看看她怎么下楼梯呢?于是,我悄悄地跟了上去。

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楼梯并不高。但对于她来说每一步都是一次挑战吧!她先将拐杖拄在下一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我看到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楚可见。

这时,我的好奇心不但没有减退,反而更加强烈了。不知是谁将吃剩的香蕉皮随手扔在了楼梯上,大概是想恶作剧吧!不知道她会不会注意到,我屏住呼吸看着她艰难地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近了,近了……

她要做什么?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阳光透过窗射进来,我仿佛一下子被照亮了。我不再好奇她会怎样走下楼梯,赶紧思考怎样去弥补我的好奇犯下的错误。

于是,我飞快地朝她走去。她正努力着站起来。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她怎样努力都没有用。这时,我伸出手想把她拉起来。她抬起头,用疑惑的眼神望着我。我轻轻地对她微笑,她便也微笑着将手递给我。于是,我就这样扶着她走下了楼梯。虽然,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但我却从她手心的温度中感受到了来自她内心深处的温暖。这温暖慢慢地将我融化,将我的好奇心融成了一颗有爱、有温暖的心。

走出教学楼,她微笑着对我说:“谢谢。再见。”接着便向路边的垃圾筒走去,她小心翼翼地将香蕉皮扔进垃圾筒,然后又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校门。耀眼的阳光洒在她瘦小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她变成了一个天使。只不过她是一个单翼的天使。她头顶上的隐形的光环温暖了我的心。

我站在金急雨的花树下,将那颗好奇心小心翼翼地放进心中的角落,用她给我的充满爱的心温暖自己。

评 析

我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写得这么精彩的记叙文了!见多了粗糙的叙述,俗套的描写,读到这样的开头:“在那个不寻常的中午,在她坚定地迈出每一步时,阳光碎了。”我禁不住陡然一惊,我预感到:好文章要来了!

果然,每一处描写,都是那样的细腻、真切,每一处心理的变化都是那样的自然、动人,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耐得起咀嚼、品味。请特别注意文中关于“阳光”的描写,在阳光的映衬下,文中的许多描写,都成了诗,成了画,成了美的精灵!

写人,固然要写人物“做什么”,但动人处往往在“怎样做”。

请仔细体会以下的细节描写:

只见她一手抱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我的好奇心仿佛一下子被击碎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恶魔,站在这个角落,阴险地看着这样一个天使走进危险。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着力描写这个细节?“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这一句中的“……”和“,”隐藏着“我”怎样的心理过程?

史记对高考语文有帮助吗

每年7月7、8、9日。

2001年11月16日,教育部正式签发《教育部关于从2003年起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的通知》:

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

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1、1977年11月到12月期间,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

1978年开始正式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

这一阶段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

2、成型阶段:1983--1987

这个阶段是以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为开端,这体现了外语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1985年在广东省首先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更是全面的提升了高考命题水平。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大胆实践,为今后高考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调整阶段:1988--1993

经过十年的摸索,高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以上海为首带动全国进入高考全面调整的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1988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1989年在全国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

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8年,上海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并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会考后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由招生高校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一门,形成3+1的模式。

后来,到1992年高考结束后,新的高考模式大体确立,也就是所谓的3+2模式。

此模式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分文理两组设置高考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政治,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4、稳定阶段:1994--1998

这段时期是高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原来,在第3阶段末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改革科目设置的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相应改革: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能力;在择优前提下,调整试题难易度;

实现考试的标准化,以逐步做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

这使得这一阶段的试题区分度增大,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然后,随着“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出现,高考需要新一轮改革。

5、新课程改革:1999-2003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高考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999年教育部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的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数外这3门必考科目,“X”的选择比较多,“X”是指由高校在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文理综(史地政物化生)中选择一门或几门。

由于X的可选择性,“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历史格局被彻底打破,1999年广东率先进行“3+X”科目改革。

(99年广东参加高考的孩子感觉很心塞那,你们是实验的),教育部决定于200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3+X”高考改革。

进入2002年,北京市全部科目实行自主命题,以此为开端,下一阶段要来了。

2000年1月北京,安徽试行了春季招生考试,也就是“二次高考”改革,所用试卷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卷”,后来上海也开始进行春季招生,这是高考全国高考的一个巨变的机会,如今(到2015年春季)只有上海还在继续探索春季招生,上海能否带动全国,打破“一考定终生”,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6、开放阶段:2004--2006

教育部于2004年2月份决定进一步扩大分省单独命题的范围,在部分省市实行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自主命题,2004年新增的单独命题的省份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再加上往年的北京,上海,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自己命制的4套试卷,这一年全国共有15套的高考试卷。

2005年新增山东,江西,安徽,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自主命题的省市逐步增加,于是全国高考呈现明显的开放趋势。

各时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集锦

有帮助,据不完全统计,《史记》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大概出现了32次,考查的重点,基本都是人物传记;考查的形式,主要是作为文言文阅读材料出现,题目从实词、虚词到段落大意、人物形象,综合考查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把握。

以下篇章出镜率比较高:《史记·项羽本纪》(1953年、1982年、1983年)、《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954年、1956年、年)、《史记·留侯世家》(1980年)、《史记·淮阴侯列传》(1979年、1980年)、《史记·季布栾布列传》(1988年、2006年全国卷Ⅱ)、《史记·李将军列传》(2002年)。

高考语文得分小技巧

1、语文文言文选择错误意思时,只要是与现代意思相同的,百分之九十九是错的。

2、语文古诗词鉴赏分析手法,实在找不到了丢借景抒情和对偶修辞。不能空题。

3、作文题目抓眼球。开头丢名人名言作为题记。紧接着概括材料加上一个“我认为”然后直接亮明观点。除题记外第一段两行半为黄金分割点。结尾时字数超出800限制两行半为黄金分割。开头一定不要写错别字。论证材料不够新颖的话记得每段结尾都把中心论点强调一次。

4、语文成语题。如果让选正确的,那就你就看每个成语在每个句子中读着是否通顺,表面意思是否符合这个句子。但还是要靠平时积累。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说纽带或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大作文: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2016年北京作文题目:神奇的书签“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013年

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

火车护路工的故事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

世乒赛包揽金牌的讨论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文章标签: # 记叙文 # 材料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