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三二轮地理专题
tamoadmin 2024-08-13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三地理怎么复习?2.高三地理复习3.高考的地理应该怎样复习?希望大家多说说,谢谢了!4.帮我介绍一本高中地理参考书5.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建议有哪些?6.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用什么资料好?麻烦给个意见。thank you!高三地理怎么复习?高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pwd=1234提取码:1234简介:高中地理优质资
1.高三地理怎么复习?
2.高三地理复习
3.高考的地理应该怎样复习?希望大家多说说,谢谢了!
4.帮我介绍一本高中地理参考书
5.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建议有哪些?
6.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用什么资料好?麻烦给个意见。thank you!
高三地理怎么复习?
高中地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s://pan.baidu/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地理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高三地理复习
高考试题以情景为线索、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的考查。为此,在高三备考复习时,只有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构建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结构,做到知识掌握上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谈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知识结构是在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一定的线索将相关知识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以主干知识为框架的知识结构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首先是一个个的“点知识结构”,然后是“节知识结构”、“单元知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转化,构建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第二轮的复习以专题复习为主,重点是以一定的主题为线索,将相关知识进行迁移和重组,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并进行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要重视地理能力的培养。1.重视地理计算能力的培养。学习地理要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如:时间、日期、太阳高度、比例尺、海拔、气温、气压、人口增长、经济数据等,都涉及到计算问题。地理计算实质是地理与数学的综合,是在地理原理指导下的数算过程。其中掌握地理原理是培养地理计算能力的关键。2.重视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地理知识,是文综地理试题的一大特点。因此,在复习时必须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和用图,将相关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养成良好的读图、用图习惯,注重图文转换训练,构建空间概念,扩展空间想象,进行空间思维。读图和用图时,侧重抓好四点:(1)会从图中读出相关信息;(2)会用地图表达相关信息;(3)会判断地理区位;(4)会运用地图的直观性,解答抽象的地理问题。3.重视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复习时要有意识地强化审题过程中的地理信息提取,以及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重视信息提取与处理的思维过程。4.重视知识迁移能力和培养。地理学科具有时间性和中和性的特征,注重对规律、原理的实践运用。因此在复习中,对于规律,原理不仅要加深理解,更要学会灵活地适时应用。5.重视表述能力的培养。表述不准确也是高考中失分较多的一个因素,因此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尽量使用地理术语。
从近几年地理学科的试题内容看,考察的重点内容为:(1)地理位置,最主要是经纬度位置,复习时要抓住几条重要的经纬线;(2)时间计算;(3)天气与气候;(4)等值线图;(5)区域地理;(6)环境问题。对这几块知识要多讲多练,达到举一反三、以点带面的效果。
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是文综测试的聚焦点。热点问题考察的主要方式是把热点地区作为空间背景,用地理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区域问题和分析区域发展。这个热点可能是时政热点,也可能是学科焦点问题,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发展的、环境、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更是考查频率很高的地方。例如,北方的沙尘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江河的污染问题等。
高考的地理应该怎样复习?希望大家多说说,谢谢了!
专家指出,要掌握一些应考策略,总结各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并注意检验和训练,强化应考能力。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回归书本,巩固知识体系,突出《考纲》、《说明》的重点。
在总复习阶段,大脑中要一定脉络的地理基础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干在教材之外,答案在教材之内。所以,只要仔细审题,就能够将试题所考内容落实到地理教材的具体单元章节内,答题就有可能八九不离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涉及每个单元章节的若干考点中,了解哪一考点或哪几个考点相对重要,大胆取舍,有舍必有得。
强调“双基”、突出主干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原则。在高考复习中重点抓住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地球运动中的时间、日期计算、日照图的判读,大气环境中的天气与气候、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陆地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水、河流、地下水,海洋环境中的海水性质、洋流与环境、海洋,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环境、区域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等等。另外高考不回避已经考过的知识,某些考点的重复率极高。比如时间的计算一直都是地理高考的经典选择题目,虽说几乎年年都在考,但呈现形式却年年不同,一直作为全卷的区分题出现。
注意近几年考查的主干知识。2010年高考命题会在现有的体例、难度和回归教材的特点上,延续现在的命题理念和风格的特色。变化在于主干知识的命题角度,地理原理、分布规律的特殊性,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近几年主要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哪些,这些主干知识还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考查;还有哪些主干知识没有涉及,对于近几年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课本莫忘细节。考生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把课本上所有内容细细看一遍,许多因为系统复习漏掉的细节,都要重新过一遍。考生千万不要忽略了书上图表下的小字,许多考生复习时粗略带过,到了考场上才追悔莫及。举例来说,往年高考中曾经考过的月相和地下水就不属于大纲之列,课本上详细讲解的也只限于小字部分。
2、强化限时定量训练,训练解题能力。-
按照高考的题量命题,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完成,逐步提高答题时间和正答率。如此做法着眼点一是如何审题,如何去提取最有效的信息;二是引导考生追求解题思路、过程,适时地给考生进行规律的总结,教给考生方法,让考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有一个质的飞跃。
-看书和做题不可偏废
地理学科是对不少文科考生的“软肋”,对部分考生提出的“复习地理是不是该多多做题,看书有没有用啊?”对这一问题,王老师表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学文科的同学都知道,相对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来讲,人文地理较为简单,因此建议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务必把课本理解吃透。
至于自然地理,只要把原理掌握了也很简单,就像给了一数学公式,考生需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公式来面对不同的题。自然地理题目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图文题的组合,因此需要考生抓住题目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一类,将有助于判断季节时区。难度较大的是等值图一类的题,只要多做多练,记得高高低低一类诀窍也是很有用的。因此自然地理不仅要看书,背死原理,还要多多做题,才能积累经验。现在是四月,应该把每天的复习安排得明确一些,比如练一组题之类。
3、专题复习的方法
至于怎样重组知识,怎样突破专题,应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制定相应的专题及复习方案,为提高效率可用“看、想、做”的复习方法。
1、看要点、想内容。每个专题已把相关联的知识点归纳在了一起,看知识要点,用“过**”的方式,在脑海中再现相关内容,一是温故知新,二是对其中薄弱环节可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效果好、针对性强。
2、看图、想空间(想原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近年的高考几乎是无图不成题,所以,每天都应要求学生坚持抽时间看图,变手中的图为“心中的图”,以强化空间概念和图文转化能力。
3、看典例、想思路。“典例”可以是以前的错题,可以是薄弱知识环节的典型例题,也可以是经典的高考题。把它们归在一起,经常翻看,总结、分析解题的思路,有利于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看思路、找方法。每节课或每个专题教师都要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例题的分析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规律性的解题模式。在课堂上要注意加强运用例题分析归纳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解题模式的训练和巩固,使学生牢牢掌握。
5、做真题、找感觉。第二轮复习时间紧,搞题海战不可取。但必须适量地做一些“真题” (高考题、经典模拟题或例题),及早找到高考考场感觉,对新情境题型,还要总结解题技巧,寻找对策,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4、有效运用“地理语言”作答,要学会“踩点”。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答题情况看,考生文字表述能力比较差。主要表现:答题没有思路;语言不规范(不用地理语言);不全面;没有层次;答不到点上等。究其原因:简答题是一种较新的题型,学生接触的时间短;没有答题的思路;没有答题的技巧(良好的习惯和地理学科技巧)等。平时的训练不到位。因此,后阶段复习要向失误学习,不断总结学习过程中知识性和非知识性错误,从对错误的分析和纠正过程中,弄清概念、规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现象。组织答案前要充分思考命题者意图,答案要既合题意,又合命题者意图。答案表述要准确精练。作答时,三类材料各有解析特点:文字材料---直接用、总结用;地图和图画材料---解释地图、看图会说话;数字材料---会把数字变文字、重在比较。要认识到规范就是高考分数,规范是张开理想翅膀的重要羽翼。
从对从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可知,答题是否规范越来越成为整张试卷的区分点。能不能较好地吻合标准答案,能不能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表达,都成为当今学生能不能取得高分的分水岭。大家应该做到语言规范、条理清晰、答题全面,答题有效性强,最好养成一定的解题习惯即①先读题,把有效的信息画一画;②再根据图例看图,从图中解读有效的信息,圈一圈;③思考题目问什么,应该调用教材哪部分的内容,题干、图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有哪些;④根据分值,思考分点,用规范、正确的地理语言,突出关键词进行组合答题。
地理解题通常有“三步曲”: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整理答案。但高考试题往往是“非一般的、非常规的”,需要考生具备发散思维与多端思维能力,所以训练时,不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用实际去联系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模式。整理答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对于开放性试题,虽然理解了,思路也正确,但就是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完整。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时训练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条理性。答案要分段,分要点,条理要清楚,脉络要分明,决不能长篇大论;②层次性。把有把握的、精彩的答案放在前面,如果没把握,怕漏答,可以适当多答几条,但要将把握性不大的放在后面,对一些不很清楚的地理名词,可用模糊答法。
5、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除注意复习方法外,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学生经过前期数月的紧张复习,身心俱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这时,许多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企盼高考尽快到来,及早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另一方面,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由于惧怕高考失利,又希望高考不要到来,每天都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心神不定。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现象”,其实“高原现象”并不代表学生的生理极限和学习效率的绝对顶点,这好比是长跑运动中出现的“极点”现象一样,只要咬牙坚持住,度过短暂的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转,会越跑越轻松。针对学生的“高原现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引导学生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战胜别人的是英雄,只有战胜自己的才是圣人。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
(2)在复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分析、反省自己的复习状态,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与老师或同学们多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3)指导学生恰当安排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这样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4)课堂复习和训练要合理把握高度和难度,有些教师对做过的题不想再让学生做,简单的题觉得交给学生做没多大的意思,在二轮中一味地去追新题、难题、怪题,结果在“新、难、怪”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困惑。其实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不必追求大量,尤其是一些难度过大的题,在近年高考更重基础且难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必要。
6、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引领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的与当前热点问题或热点区域联系起米,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及能源问题;三农问题;南水北调;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问题:中外的友好关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比如南堡油田的开发;“嫦娥一号”的发射;孟加拉国热带风暴潮带来的灾害等;例如今年南方的冰雪灾害;“嫦娥一号”上天和探月;我国将建第三南极考察站;文昌航天基地建设等等。
二、地理复习的常规误区
误区1:沉迷题海,盲目做题
一些学生由于对“做题”理解的偏差,而误认为只要多做题就能“取得成功”。其实适度的做题是对的,如果不进行适度的做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片面和不深刻,但是习题的知识覆盖面是有限的,它无法覆盖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如果对习题缺乏选择性,就会出现重复的机械劳动,因而练习的收效甚微。为此高三复习不能只做题,要注意练习的有效性和精练性,要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通过训练,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应试技巧。
误区2:忽略基础、求难求深
许多学生对考纲不研究,对考纲的要求不明确,加上对自己的实际能力不了解,往往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因此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对基础题不屑一顾,而一味地钻难题,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而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失误。为此学生在复习中应该熟悉地理主干知识和理解主干知识,要注意查漏补缺,将没有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及时记忆和掌握,对理解有误的知识要及时加以改正,做到“题不二错”,从而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误区3:主次不分、一味求全
由于高考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试题的覆盖率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在地理复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和知识范围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主次分清,要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复习,在复习中应该取以下策略:1、重点知识重点复习;2、常考常错的知识多次复习;3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等理解不够的知识要多下工夫;4、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并多变化问题情境进行思维和解答训练,从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为此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复习中应该抓住地理主干知识如:地球运动、时间计算、等值线、气候、灾害、工农业和城市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开发与评价等进行重点复习和加强训练,以求得复习效益的最大化。
误区4:重视解题、忽视过程
到了高三阶段,练习量大增,但许多同学没有注意做练习的习惯养成,在做练习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的习惯:1、追求做题的数量而忽视做题的质量;2、审题不认真,在具体做练习时,没有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通读习题材料,没有认真细致地审图。为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如果学生在做练习时能够关注解答的过程,尤其是解答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障碍,那么在高考中也就不会出现诸如审题、答题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平时的解题中还能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并经常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那么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二轮复习中,还应适当注意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高考是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高考备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让学生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相信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帮我介绍一本高中地理参考书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教程》?
基本信息原价:20.00元
作者:王树声地理教研室?编
出版社:知识出版社
页码:172
--------------------------------------------------------------------------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教程》
内容简介:
一本专为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的用书《高考地理专题复习教程》问世了!
本书之所以称为“教程”,是因为它可以被看作教材用书,它和作者已经出版的《区域地理》是姊妹篇,在第二阶段复习可以起到教材的作用。 本书具备以下功能: 1?内容是专题式的综述,不是系统式的陈述。 从目录上可以看出,它是把有关地理高考的各方面的问题,都列成了专题。对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是就教材本身的结构系统去叙述,而是加工整理后的“教材”,根据高考及复习需要,把知识重新组合,分为九个专题,如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与时间的特征予以综述,分为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季节变化三部分;各种物质运动如地球、大气、水、地壳物质循环等,它们的规律和联系;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与布局;区际之间的****与途径;、能源的分布既有规律又不均衡,怎样进行调配;自然灾害的分布和预防;环境问题的影响和防治等分别进行重新组合,并且去粗取精,突出重点,这样更接近于高考的要求,在解题过程中更有利于调动和运用。2?技能与方法是专项的“传授”,不是依附于知识内容的“附着物”。
地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同等重要,高考复习需要重视技能的掌握,本书把技能、方法的主要方面,如地理计算技能、图像判读要领、各种图表分析、区域特征归纳、区域差异比较、国土整治措施、旅游景观赏析等,都变为单项训练的专题复习内容,多方举例,提供练习的机会,使考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无论知识或技能,在练习题的情境设置方面,都按高考要求适当延伸拓宽,以适应“依据考纲又不拘泥于考纲”,更有助于体现“以能力立意”的高考改革思路。
3?对解决问题的要求,不是满足于记忆和理解,而是立足于思考和应用。
高考重在思考和运用,注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因此重视思维过程,这就需要训练思考的“教材”,提供整理加工知识的“范本”。本书结合相应的试题,教给考生运用知识的方法,让考生熟悉解答问题的思路,帮助考生构建思考问题的线索,学会提取信息的本领,同时也培养表述答案的能力。所以在解题指导方面,归纳为地理概念、地理规律、地理原理、空间位置、试题信息、思维过程、阐释表述、临考心态与策略等八个方面,这些都是复习、备考必备的内容,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复习的提炼与升华。从理论上理解,从宏观角度把握,使复习质量和复习效率得以提高。
4?书中图像图表框图多为原创,经典试题图像从多角度进行分析。
本书中图像、图表、框图多为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或根据需要进行了重新设计,基本上都是原创的、思维的“结晶”。部分引用的经典试题中的图像,有的虽在书中几次再现,但那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需要,并非简单的重复,读者在阅读时对此应有所理解和体会。
5?本书在最后备有模拟试卷两套,并备有参考答案。
这些试题立意比较深刻,情境设置新颖,设问灵活开放,有助于考生开阔思路,丰富对虚拟情境的理解,为考生展示才能提供一定的空间,对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喜悦。
科学备考提高效率,合理方法助你成功!--------------------------------------------------------------------
目录
第一部分?知识重组篇
专题一?地理事象的水平分布专题二?地理事象的垂直分布
专题三?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专题四?物质运动的规律联系
专题五?区位因素的分析布局
专题六?地域联系的方式途径
专题七?能源的分布调配
专题八?自然灾害的危害预防
专题九?环境问题的影响防治
第二部分?方法技能篇
专题一?地理计算的技能
专题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题三?统计图表的分析
专题四?区域特征的归纳
专题五?区域差异的比较
专题六?国土整治的措施
专题七?旅游景观的赏析第三部分?解题指导篇
专题一?地理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专题二?地理规律的提炼与迁移
专题三?地理原理的归纳与演绎
专题四?空间位置的确定与联想
专题五?试题信息的提取与认定
专题六?思维过程的环节与线索
专题七?地理事象的阐释与表述
专题八?考试临场的心态与策略
附录?模拟试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建议有哪些?
一、重视回扣双基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可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应考能力而言,三类知识所起的作用不同。陈述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依附和能力表达的基本元素;程序性知识是应考能力的养成和提升的基础,二者构成了所谓的?双基?。纵观近年高考文综试题特点,学科主干和?双基?类知识占较大比重。因此,二轮复习期要重视?回扣双基?。近年,我用学案导学法,即先将各个专题?双基?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根据考纲筛选出?双基?内容制成学案,学案内容包括填充式知识体系和体现基本技能的训练题组,利用一课时训练效果明显。
二、重视整合知识
近年高考文综地理命题,特征之一是突出考查综合意识和综合能力。因此,专题复习中整合知识、构建体系非常重要。构建知识体系要遵循五个原则:一是重点性,构建专题应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如,时间的计算、季节性地理现象等。二是类似性,一个专题必须是由相关或相似地理现象经过提炼综合而成。三是创新性,构建专题不是课本知识的简单重新组合,而是要有创新性,要用新的视角来设计专题体系。四是理性认识,章节体系重在基础知识的表述,尤其对地理概念、地理理论、地理特征只作一般描述,不作深入分析和阐释。而专题体系则大不相同,重在从理论上认识分析。如,分析各种因果关系,透过地理现象发现其本质,比较地理事物的异同,阐释地理概念的含义,分析地理结论的依据等。五是灵活性,专题体系不受课本教材体系的限制,专题体系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综合,也可以是二者的大综合;可以是专门论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和消亡的演变过程,也可以是专门论述各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等。
三、重视拓展知识
地理新课标的颁布和实施,为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提供了指导。课改必然波及考改,因此,高考命题也会顺应课程改革需要,体现新课标理念。?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成因,解决问题?是文综能力测试的主要方向。如,2009年高考试题中第2、4、6、8题的考查,皆体现出知识和思维的拓展性,尤其是第二题中提取A市位于82.50w经线以东的西五区这一有效信息,体现尤为明显。因此,新教材中具有前沿性的内容应给学生适当补充、拓展。
四、重视社会热点
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方针、政策、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如,2008年高考第7题以北京奥运会和奥运圣火为素材,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一基本的自然地理问题。通过创设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情境,增加了试题的可读性和鲜活性。如,近年常涉及的三农问题、五大经济圈、大型工程、城市化、能源安全与调配、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循环经济、中部崛起、绿色GDP、极地科考、区域经济合作等应及时渗透于各专题复习中。
五、重视提升能力
应考能力的培养要注重知识的整合,构建主干知识的结构,分层突破,查漏补缺,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线索和规律,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和条理化,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要加大训练量,让学生感悟答题技巧,培养和提高应试能力。在专题的设置上既要突出主干知识的覆盖,也要照顾现实热点问题,要注重专题立意的新颖、创新与教材知识、原理的巩固、再创造、整合提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具备结合实际进行自然、人文、区域特征的分析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适应高考。
六、重视训练反思
通过定时定量的课堂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原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达到练规范、练速度、提高技巧和答题能力,这个环节是二轮复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大量的习题训练之后,一定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意识,就是学生在做题之后,要反思这个题目具体考查了哪些知识点,自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有没有漏洞;要反思该题考查了哪些能力,自己在这几种能力上有没有欠缺之处;还要明确出题者的意图是什么,自己能否对问题答案提出疑问,能否联想到曾经做过的类似题目,本题的易错之处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或更好的答案;要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复习效率。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用什么资料好?麻烦给个意见。thank you!
我也是高三选修地理的,以下是我的一些感受~ 上海的高中地理教材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即高中地理上下册),高三还有一本高中三年级的配套教材(绿色封面)。另外还有《中国地理》(绿皮书,已绝版,能跟上届借到最好不过,借不到也没关系,多数学校会组织统一复印的~)《世界地理》 1 我觉得我的知识来源很多都是来自非书本的内容。有的是老师自编的一些讲义,比如针对某个专题的训练。还有一些比较程式化的解题方法和模式,大多也是在老师的反复强调和针对性的训练下培养的。 2 因为上海加试地理的学生本身非常少,再加上教材和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因,我们这届学生能够配合使用的教辅书籍非常非常少。 记得不要去买全国卷和外省市教材配套的练习或者教辅,那些都没什么用。 推荐的教辅有以下这些: 1有本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的《高考复习精要》还不错,是配合上海教材的,还有一些例题讲解之类,可以用于第一轮复习扫除盲点~ 但是高三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这本书上的内容还是太少太少,还经常出点小错什么的。 2其实(很多人都不屑去做的)华师大出的《一课一练》(高中地理)上的题很不错,编的题很有针对性,个人感觉很适合把知识梳理过一遍后扫除盲点之用。或者用来边做边看书自学,也是很好用的。等到你一边翻书一边把里面的题做完,基本要掌握的点你也都过了一遍了。 对于上海的地理考生来说,最好的练习题其实是历年的高考卷和各区的模拟卷,都是精华!!! 关于图册~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有时甚至超过课本~能买到的话,那种厚厚一本世界和中国的政区图册最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