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分析 教育分析
2014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_2014年语文高考北京卷
tamoadmin 2024-07-14 人已围观
简介1.2010年北京语文高考答案2.求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3.哪位大神有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啊?4.北京各个区的高中\初中语文课本和中高考语文试卷到哪里买啊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是: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
1.2010年北京语文高考答案
2.求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
3.哪位大神有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啊?
4.北京各个区的高中\初中语文课本和中高考语文试卷到哪里买啊
202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是: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
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扩展资料:
往年北京卷作文题目:
1、2019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2、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2018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①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2010年北京语文高考答案
1、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科目考生的平均分数约为102分,134分已经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了。
2、北京市2013年高考语文基础五道题目为:字音字形、病句、词语辨析、语义连贯以及修辞。北京卷自2002 年独立命题以来,语基部分基本围绕着字音、字形、词语、成语、病句、语句连贯和文学常识七大考点来考察。而字音、字形、成语、文学常识,更多考察的是知识 积累;词语辨析、病句和语句连贯相对偏重能力的考察。13年的命题明显更加侧重语言运用能力,而有意识的避免了成语和文学常识这两个偏重识记的内容。
这就要求现在高三的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中避免死记硬背,重视理解辨析。据高考时间较近,所以字音、字形、成语以及文学常识,做到知错即可,可以参 考资料中的词语总结内容为依据,利用碎片时间浏览,达到可以辨析出错误的程度,再通过平时考试查漏补缺。病句辨析、语句连贯等题型,难度不大,在平时练习 中注重规律总结,考试时稳定心态,认真分析即可。
求2013北京高考作文解析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摩擦力 供认不悔 对称(chèn) 穷源溯(shuò)流
B.一拉罐 转弯抹角 隽(jùn)永 令人发( fà)指
C.纪传体 多难兴邦 叨(tāo)扰 一气呵(hē)成
D.化装品 整齐划一 倾轧(zhà) 囤(tún)积居奇
1.答案:C
解析:第一题字音字形,难度相当小,每个错误选项中都有两个错误,且非常明显。字音的错误(溯、隽、轧)也是相当明显。分别读穷源溯(sù)流,隽(juàn)永 倾轧(yà) ;字形错误像"供认不讳"的"讳(选项作“悔”)易拉罐"的"易"(选项作"一")化妆品(选项作“装“),试题的简单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A.在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
B.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C.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D.双方无论研究方法多么不同,只有根本目标不相悖,就总有殊途同归的日子,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分歧是正常的。
2. 答案:B.
解析:第二题考成语,"防患于未然"、"信马由缰"、"殊途同归"本来就属于考生应该熟悉掌握的成语,即便这三个成语不了解,"无地自容"也绝对不是语境中的那个用法,不能"望文生义",无地自容: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此处应为“无处藏身”。考题在延续往年成语题以"望文生义"为主的错误选项设置方法的同时,又降低了一个难度。
3.下列句子中,没有并举的一句是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的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3. 答案: D
解析:是最容易产生纠结感的语病题,在2010年也显得那样平易近人。A缺主语,“他们”。B“实现了纪录”搭配不当,将“实现”改为“创下”。C项表意不明,在“引以为豪”前加上“美国人”。我们甚至不需要弄清其它三个错误选项都是什么语病,单从"无懈可击"这个标准出发,也能顺理成章地选到正确选项。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B.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是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他的《府》则反映了较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
C.《堂吉诃德》是意大利作家塞万提斯创造的长篇,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即是滑稽的有是发人深省的。
D. 举世公认的文学经典《哈姆莱特》,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该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
4.答案:C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查较往年相比略有难度,因为也许相当一部分考生不清楚塞万提斯的西班牙国籍,而对白居易《府》的正确表述产生怀疑。
5.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白莲水库的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渠道通向山脚下是我白莲胡___① ___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_② _____________,触须沿途四散,____③____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
A. ①滋养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 浸润
B. ①养育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C. ①养育 ②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③浸润
D.①滋养 ②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③浸渍
5.答案:A.
解析:第五题则提供了往年高考试卷中不曾有过的新鲜感,它作为将近义词辨析与语意衔接题相结合的一种尝试,当为今后语文基础题的命题提示一种新颖的角度。“滋养”与水有关,而“浸渍”是贬义词,答案不言自明。
二、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预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1 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2,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3。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 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 ③直:价值、价钱。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善药 居:聚集,搜集
B.积券如山 券:借据,欠条
C.未尝诣取直 诣:前往
D.终不复言 复:回答
6.答案:D
解析: A选项考"居",属于常用词的偏僻义项;B选项考"券",属于偏僻词;C选项考"诣",是初中课文《桃花源记》中学过的偏僻词。而D选项考"复",则是实实在在应该掌握的常用词。复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清优主之 不害清之为富也 B.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清不以怠遇其人
C.清其有道者欤 执其道不废 D.求者益众,其应益广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
7.答案:D
解析:A选项考的是虚词词性,两个"之",一个是代词,一个是助词;B选项考的是虚词的实词意义,第一个"以"是动词;第二个"以"是介词。C选项仍是在考虚词词性,两个"其",一个是副词,一个是代词。只有D项的两个“益”都是“更加”的意思。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
译文: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拍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
译文: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乎
译文: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向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王者众矣天下
译文:那些穷困料到的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多起来
8答案:A
解析:错误选项是A,译文中"等待"这个意思是原文中没有的。犯了“无中生有”的错误。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生意场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津津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上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9.答案:B
解析:此题考理解。错误选项是B,这是对文中人物的过度拔高,可以通过正文中宋清的自白找到这一选项的问题。
第二部分(12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0.第二大题文言文《宋清传》中说“清之取利远,远故大”,意思是“宋清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因为考虑到长远索引获得的利益较大”。这概括了宋清经商的特点,请从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并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谈谈自己对这一概括的领悟。(不少于200字)(10分)
10.(10分)(略)
解析:阅读延伸题是今年语文高考的新题型,它是在在阅读的基础上做延伸,既要考阅读能力,是阅读题的一部分,又要考写作能力,要结合自己的积累。文言文延伸题是关于取利长远的,先让考生从文言文篇目中举一个例子,再去联系生活进行阐发。要求考生先解决文中的问题,再书写自己的体验。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划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日存乎鸽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户十发十中矣。
11.答案: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日存乎鸽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其一中者/幸也。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户/十发十中矣。
解析:主观题仍然是断句,而非标点或翻译,这是北京卷自2004年坚持至今的特色。抓住句末语气词,再根据文言文骈句较多,句子对称的特点很容易搞定.
12.在横线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做其中4道题)(8题)
①户庭无尘杂 ,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④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陋室铭》)
⑤雕栏玉砌应犹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⑥山映斜阳天接水, , 范仲淹《苏幕遮》)
12答案:①.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②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⑤只是朱眼颜改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⑥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解析:一要看清题目,是限做,只须选4小题即可,不要全写,二是不要写错字。
13.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7分)
古风(其三十九)
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①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
B. 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百日将近、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 竟巢于恶树之中 ,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13.(7分)
答案:①(3分)A
解析:客观题的B、C、D三个选项中实际上已经把主观题的大部分答案"泄露"出来了,除了没说"怀才不遇"这个给分点之外,其他的在选项中都说到了。
②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②(4分)要点: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遇的激愤
解析:主观题的题干提示非常明确,要求考生"结合全诗"作答,也就是说尾句的意蕴都可以在前面几句中找到对应的答案,结合第五句中的"荣华"、第八句中的"无定"以及第九、十句注解中标明的典故,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四.本大题共两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包含着某种普遍性
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如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而三百多年后,苏轼作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咏诵这些诗的时候,它们的相似之点和不同之处同样感动着读者,尽管李白、苏轼生活的时代和今天的社会已经完全不同了,但这些几百年乃至一千年的诗歌在今天人们的心中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同样,我们现在阅读莎士比亚的著作,或者观赏莎士比亚的戏剧,不论是原文或译文,也有着几百年前英国的读者观众相似的情感共鸣。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被称为自然定律,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却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在科学中,人们研究物质的结构,知道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构成,原子又都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中子组成,质子、中子又由夸克组成等。人们认识了物质的基本结构,进而去认识世界和宇宙。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现,他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一个市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年发现得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实际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涉嫌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民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取材于李政道的文章《楔》)
14.下列说法符合题意的一项是
A.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李白、苏轼作品为例,表明题材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热闹的共鸣
C.科学的深刻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形成反比。
D.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14. 答案:(3分)D
解析:A项原文是说“人类的创造力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对象弄错。B项原文是“仍然能够引发强烈的感情共鸣。” 不是热闹的共鸣。C项原文是“定律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就越深刻”明显是正比,不是反比关系。 D项原文是“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世纪的科技发展,才得以存在。”表述正确。
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5分)
15.答案(5分)①艺术追求的是人类情感的普遍性,优秀作品能跨越时空引起人们深层的情感共鸣。
②科学追求的是原理的普遍性,应用的广泛也反映了科学院里的普遍性。
解析:社科文阅读将"艺术"与"科学"融合在了一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在2010年的社科文阅读中戏剧性地会师,这当真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人文科学不再玄虚,自然科学不再枯燥,社科文阅读至少从阅读感受来说更具有亲和力;而对于社科文阅读而言,阅读感受的改善本身就意味着难度的下降。从如此简明清晰的文章中筛选信息,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件愉悦的事情。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海棠花
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的一个高屋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儿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来,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③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作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木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④夏天一来,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⑤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来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来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来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
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来,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⑥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是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⑦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来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⑧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自己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儿乡思,欣赏这一点儿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他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他们的时间愈远,他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他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来的,似乎就是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⑨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儿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呆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年5月29日德国哥廷根 (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片段,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第 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透现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要仔仔细细得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D.上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致无暇顾及海棠花。
E.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16. 答案:(4分)A C
解析:B项第 ②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是表现自己似乎与海棠花无缘。D项是写作者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来念书的,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他这样做。而且也做不到不看海棠花。E项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的战争年代作者十分浓烈的思乡之情。
17.通过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① 文章第段开头说“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
17.答案:①并非无缘。文中的一些片段看似与海棠花无缘,但海棠花最终唤醒了作者浓烈的相思,使“有缘”构成了文章的归终点。
解析:解释作用题",这一题型的特点就是问考生某一段落、某一事物、某一或某一人物的作用或原因。其答题套路是先答结构,再答内容,内容部分则是先答表面,再答本质。题干中问为什么,显然就是问原因。而且出题人还提示考生"真的是无缘吗",显然答案分成两部分,一个是表面上是无缘的,一个是本质上却又是有缘的。所谓无缘,指的是作者在国内外总是与海棠花失之交臂;所谓有缘,指的是深层次的情感,海棠花能唤醒作者的思乡之情。
②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案:②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行文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思,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
解析:这属于标志非常明显的"解释作用题",直接问你某一事物的作用。按我们刚才说的套路,先答结构作用,显然是作为线索贯穿全文;再答内容作用,则是寄托乡思,抒发爱国之情。
18.第⑤段划线部分描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
18.(4分)
答案:状写了作者挣扎在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之间,无法获得安宁的心境。
对心情的描写为下文作者被海棠花唤醒思乡之情做了心理与情感的铺垫。[来源:Zxxk.Com
解析:按照语句理解题的套路,我们首先要"从形象到抽象",找出句子中的抽象词,即"幻想和现实、祖国和异域"以及"心情不能平静",然后把这两点连成一句话就是答案了。此外,题目还问,"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这就已经对答题方向有明确指示了,显然是让你指出这句话铺垫了下文什么内容,只要根据刚才得出的抽象词和下文的大意,就可以得出答案了。
19.第⑧段“ 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越远,它们却离我越近”该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0分)
19.(10分)(略)
解析:现代文阅读延伸题,以 "结合当下的社会生活"为答案之间的区分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距离"与文学作品的关联,构成了区分度,而"怎样的体验",则以题干明确要求的形式再一次保证考生不会偏题。可以说,阅读延伸题的实质已经非常清楚:"阅读"是题干应有之义,它保证了考生具有大致相同的起跑线,分数差距不至于过大;而"延伸"则为试题区分度开疆拓土,这里只能凭真才实学,或者积淀,或者视野,很难来得半点虚,"干货"才是王道。
六、本大题共一小题,共60分。
20.作文(60分)
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问题不限
解析:从题型上看,北京卷也延续了去年的风格,仍是取命题作文的形式,这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套作。"仰望星空"不过就是"理想"话题,"脚踏实地"也不过就是"实践"话题,这两个话题都是考生在考前就准备过的,其中任何一个都极易造成大量的"套作"现象。但命题作文不得自拟标题的规定则可以限制套作。因为标题既已如此,则考生必须要写出二者的关系。即便事前已经对这两者做了充分准备,但却很难针对二者的关系做足准备。关系型的命题作文就在很大限度上限制了考生的思维,也限制了套作行为。
哪位大神有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解析啊?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
一个文学家、一个科学家进行讨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围绕二者的讨论展开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对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点评一:
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手机”和2009年“的翅膀”,2010年“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杨老师在课上讲过经典例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手机所代表的科技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带来了民主运动和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潮,对西方文学有着强大的推动力,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在我写这篇文章时不停有学生打电话、发微博给我,表示写了文学与科技的关系,运用了我讲“创新与个性”这个命题时的诸多材料,这都是极好的选择。
当然,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表现着对于时代的再现。发微博、写校内看似是个人行为,但其实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就像白居易随手而作的诗让我们看到了中唐的风貌,鲁迅的书信集让我们读到了民国文人的风骨,今天我们在手机上所写给一切都是时代的写照。所以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能够有时代的责任感,文以载道,用文字表现真实的情感和响应时代的号召。
关于结合社会现实部分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结合起来;
(2)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
(3)手机所带来的科技革新是时代的进步、创新的精神,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动力;
(4)手机所带来交往方式的革新加强/淡化了人与人的交流和感情;
(5)手机所带来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特别是手机带来的创造力、创新力,是结合时政极好的角度。我们曾经在满清王朝的末期吃足闭关自锁、盲目自大的苦头,今天我们手机这样的媒体让我们有机会放眼世界,接触到更新的知识和思想。这个角度和2013东城二模题目有异曲同工这妙,请看这是我在考前为学生们所写的东城二模例文中关于民族国家、反思自己的例段:
其实中华民族并不缺少创造力,无数优美的诗词已经向我展示了古典审美的妙境。杰出的文人只有春花秋月、夏雨冬霜就可以创造出意蕴深远的诗词。“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传有千古佳句,不是几个单调意象的无序拼凑,而是巧妙运用远近与动静的结合、听觉与视觉的互感,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画面,使异乡游子读之有感。(四大名著的例子)作为拥有“四明”的古国,今天的我们却在山寨手机上不断地拼凑西方的技术与硬件,在电视节目上不断抄袭模拟国外的创意,甚至很多大学生的学术论文来自于对期刊库中既有学术成果的拼凑或抄袭。所以十八大提出在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在文化上复兴中华民族的创造力,以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的文化复兴。只能拼凑他人意识的个人与国家都很可能平庸,只有继承“龙”图腾创造性的精神,才能让我们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传承龙的精神,不甘于拼凑的平庸,而要创造性的精神面对未来的学业与人生成为杰出的人才。当我们即将离开更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高中,步入更高的学府。我们应充分继承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正陈寅恪先生所讲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着力于做一个有创造力、想象力的研究者,在我所热爱的学术专业内珍惜韶华、努力投入,多做独立性的思考和踏实的研究。我相信自己可以将个人微薄的智慧,奉献给正走在文化复兴道路上的祖国。
今年的关于“手机”讨论的题目可以说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但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在文章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学业和人生进行分析。手机给学生们带来的是什么,是更加自由的交流平台,更是无比丰富的知识。很多学生用手机除了打无聊的电话、发短信聊天,就是上课听歌、玩游戏,而有的学生则可以利用这样的媒介随时学习英语、从网上下载国外的教学课程。这都体现着科技发展中不同的观念意识所带来的不同变化。学生们如果可以结合手机给自己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大学四年的求学生活中利用好手机,一定会以细致的思考和真挚的感触给阅卷者“一条清澈小溪”的美好感觉。
2013北京卷关于手机的作文题目,需要学生们更加关注现实、放眼世界,这也是2014年备考时仍然需要关注的问题,杨老师会在今年的教学中围绕时政命题带领学生们真正以深刻的立意和流畅的逻辑来写出深刻、优美的文章。
对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的点评一:
2013年作文延续了2012年的风格,依旧是材料作文。但不同于2012年,13年的材料给出了观点。材料中的“手机”、“爱迪生”作为材料中的媒介或引子,引出了科学家和文学家从各自领域阐述了对手机的看法,文学家和科学家代表这两类观点,一是科技,一是人文。所以在审题立意时,就抓住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论述。
科技角度:可分析科技发展在21世纪的重要贡献,可分析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做用。进而深入阐述21世纪科技带给现代社会的种种利弊。
人文角度:通过分析手机改变了当代人们的生活与古代人生活做出对析,凸显人文情怀。手机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使书信、坐谈慢慢的走出了现在社会,手机正在慢慢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它成为必不可少的工具,但也让人类丢失了某种情怀。就如北京2011年的模拟阅读《崔魂灵》说的“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
总体说来2013年作文具时评性质,需要学生在写作时不能丢掉材料本身,必须就事论事。写作中必须有21世纪、科技、手机这几个作文引导,在议论时不能忽略材料所给的范围。2013年材料作文总体来说没有太出格,只是略显俗套罢了。关于“科技和人文情怀”话题的写作训练,在高三备考中肯定都尝试过,如“网络、虚拟社会与现实世纪”。所以只要应考的学生沉着冷静,有一定应变能力,就能很好的利用上自己的备考资料,完成一篇优秀作文。
北京各个区的高中\初中语文课本和中高考语文试卷到哪里买啊
1. B
A选项养殖业,与日俱增;C选项烂摊子,卷帙(zhì);D选项信笔涂鸦,湮(yān)没无闻。第一题字音字形依旧简单,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A选项字音都对,字形均错,这打破了以往高考字音错一、字形错一的规律,说明字音字形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已经不再限制在“字音和字形”二题合一,而是在转变为字“音形”题,表面看起来难度提升了,其实是降低了难度。
2. A
B选项“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一句,删去“对于”;C选项“原因,主要在于……所致”,删去“所致”;D选项“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后加“力度”。
病句题着重考查句式成分,我们抛开所谓的六种病句模式,会发现今年的错误选项全部可以通过增加或者减少句子中的词语达到修改目的。夯实汉语语法,学会对句子层次的划分,成为解决病句题的最有效也是最高效的技法,一定要重视起来。
3. C
“原形”有成语“原形毕露”,易题库高思经常说现出“原形”,指本来面目,含贬义,而原型可特指文学艺术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放在此处,可认为是专业术语类的名词,必选“原型”;“处置”,强调解决问题,而“处治”强调治理、惩罚,在此选项,交通事故属于“”,必选“处置”;“融化”,一般只指冰、雪、霜等受热变成水,“熔化”指铁等固体受热到一定程度而变成液体、胶状或粉末,强调条件是固体受热变形。
第三题难度一般,可以通过排除法来做选项的删减。三组词基本没有生僻词,留意文学创作、新闻、科学常识,三个选项就都很容易做出选择。高思发现今年词汇运用考查不是强调深度上的艰涩生僻,而是注重在广度上的博览。
4. D 2431
这道题的逻辑可以通过两种分析得出答案,第一,根据关联词,“如果”、“即使”、“因为”三个关联词给了我们逻辑上的导向,第二,根据内容的“顶针”,“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强电磁波的环境”——“不太强的电磁场环境中”——“较弱的电磁辐射”。
本题比以往的语句衔接都要简单,主要是增加了关联词,给出了更多的有效信息,所以更容易辨别。即使去掉关联词,也有相对直白的语义程度来判断,不具有区分度,考查比较失败,高思认为是此次高考卷的友情送分题。
5. A
按照专业术语来说,属于动词的自动和他动,A选项“飘”是“花香”的主动动作;BCD选项的“酿”“吹”“关”分别是“生活”、“惆怅”、“春色”的他动动作;我们做题的时候,只要看出来BCD选项均是拟人的修辞义,而非本义,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
这道题是新式题型,以往未曾出现过。今年成语题和文学常识题都未出现,特别是成语题,已连续两年未出现,但是综合全国高考卷形式以及考试说明,成语题依然可能再次出现。这道题型属于一种新的尝试,需要看今年的考查结果看今后的趋势,若是区分度比较合理,可能会再次出现。
基础知识题小结:
基础知识整体题型变动较大,这种变动是科学的,这是我们的最基本的论断。科学性主要在于,基础知识考查回归“字(1、5)——词(3)——语(2、4)”的语法范畴,更贴近我们实际的语言运用,成语题和文学常识偏文学类的题型被剔除。因此,高思认为这种变化是具有持续性的,具体的题型变化和转向会在这种科学性的基础上微调,成语题和文学常识题的回归难度比较大,除非出现命题人的大的变动。虽然说题型变动比较大,可难度基本没有什么提升,反而是稳中有降,这也是新题型出现的定律,以难度的降低为补偿,给同学们适应和缓冲的时间。高思认为今年的基础知识得分率会较高,yitiku明年难度则一定会适当提升,2014年的高考同学们需要警醒。
6. C
预,预先。本题考查难度不大,第五段整个围绕曹彬的“料事在前”来写,这个字的含义是可以结合文段意得出答案的。
7. D
A选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前“以”翻译为“把”,后“以”翻译为“用、凭借”;
B选项两个“所”都是结构助词,属于“所V”结构,把动词变为名词性结构;
C选项两个“何”都是疑问代词,翻译为“什么”;
D选项前一个“之”属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时候”,后一个“之”在谓语和补语之间,翻译为“得”,“哭得悲痛”。
A和D选项都有问题,但是A选项用法相同,意义不同,D选项意义和用法均不相同,所以最后答案选择D。本题考查难度较大,特别是A选项,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解题时需要仔细审清题目要求,“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具体解法需要分步骤,先用法,搞清楚加点词的位置和词性,后意义,结合上下文的内容,慎重对待,仔细揣摩。
8. B
“近名”指好名,追求名誉。B选项放入原文之中,本身内容就很不搭,如果“一直拒绝收礼,就会得到好的名声”,那为什么又“遂受”呢?本题四个选项的句意都可以通过文意和词意两个方面做出回答,难度中等。
9. D
“心存戒备,并有所防范”属于无中生有,就像我们在高思的课堂上讲的,有些内容是属于不符合“价值观”的,就可以重点关注,比如D选项对太祖的“不良”揣测。本题关键在于将选项一一对应回原文,不过度推理也不遗漏情节。
10. 标准答案:
“美窃视彬微笑”: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承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
“上亦大笑”: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
高思答案示例:
第一处“笑”是潘美私下看着曹彬微笑,在攻克南唐之际,潘美预先恭喜曹彬即将被太祖封为使相,但曹彬认为太原尚未统一,太祖会暂缓封相。曹彬料事在前,果然言中,潘美对曹彬报以默契以及敬佩的笑;
第二处“笑”是太祖也大笑,太祖听了潘美窃笑的缘由后,既赞赏曹彬的预测,庆幸得此将才,慨然大笑,又为自己的心思被猜中而窘迫,因此掩饰自嘲地笑。
本题为新式题型,不仅仅是一道文意理解题,也是变相的翻译题,只是不需要同学们做精确的逐字翻译,有其大意即可。解题关键在于要锻炼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先做翻译,得出文本内容,再具体编排,按照题目要求阐述缘由,答题条理要清晰。
文本翻译:
曹彬字国华,是真定灵寿人。其父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出生周岁时,他的父母把各种玩具排放在桌子上,看他取什么。曹彬左手拿干戈,右手抓俎豆,过一会儿又拿一方印,其他的不屑一顾,人们都感到惊异。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传达完使命就回朝。私下相见之礼,一点也不接受馈送,吴越人乘轻舟追送给他,以至再四,曹彬还是不接受。过一会儿说:“我最终拒绝他们,是近于邀名啊。”于是接受下来回来登记,全部送给官府。
当初,太祖管领禁兵,曹彬中立不偏不倚,没有公事从不登门,群居宴会,也很少参预,从此被器重。建隆二年,从平阳被召回朝,太祖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还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结交呢?”
乾德七年,讨伐南唐。长期的围城中,曹彬常常缓攻,希望李煜能归降。城即将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疾不处理事务,诸将都来探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石能治好的,只要诸公诚心立誓,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就会自动痊愈。”诸将答应下来,一起焚香立誓。第二天,病情稍微好转。再过一天,金陵城被攻陷。易题库李煜与他的大臣们一百多人到军营请罪,曹彬安慰他,用贵宾礼接待他,请李煜入宫换装,曹彬只派几个骑兵等在宫门外。部下暗地对曹彬说:“李煜入宫如有不测,怎么办?”曹彬笑着说:“李煜向来懦弱不能果断,既然已经投降,一定不会自杀。”李煜的君臣,最终赖以保全。
当初,曹彬统领军队,太祖对他说:“等攻克李煜后,任命你为使相。”副帅潘美预先向他祝贺。曹彬说:“不是这样,这次行动,仰仗天威,遵照朝廷谋略,才能成功,我又有什么功劳呢?何况使相是极品呢?”潘美说:“怎么说呢?”曹彬说:“太原没有平定啊。”回朝后,献俘虏。太祖对他说:“本来要授任你为使相,但是刘继元没有攻灭,暂且稍微等待一些时候。”听见这句话后,潘美偷看着曹彬微笑。太祖发觉后,于是责问他为什么发笑,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按实情回答。太祖也大笑起来,于是赐给曹彬钱二十万。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作使相,好官也不过多得些钱罢了。”
咸平二年,生病。真宗亲自看望,亲手替他和药,又赐他白金万两。六月去世,终年六十九岁。真宗亲自致祭痛哭。
文言文阅读小结:
首先是题型设置的明显变化,文言文的分值由原来的四道选择12分增加至四道选择一道主观16分,难度有所提升,区分度排名为7—10—8—9—6,第7题错误率会较大,第10题扣分率会较大。考查点没有变化,实词、虚词、句意、文意全部保留。
其次,选材回归传统的唐宋人物传记,并没有延续去年的明朝非主流趋势。文章内容要求较高的文学历史素养,比如南唐李煜、北汉刘继元、太祖以宋代周的时代背景会帮助我们理解文意。
最后,文章内容和当下社会联系比较紧密,其内夹杂着祖国统一、人道主义、官员收礼结党等现实命题,再次印证了我们在高思课堂上强调的古文必须结合现世,理解才能更为透彻。
11. 世之治也,行善者获福,为恶者得祸;及其乱也,行善者不获福,为恶者不得祸,变数也;知者不以变数疑常道,故循福之所自来,防祸之所由至也。遇不遇非我也,其时也。夫施吉报凶谓之命,施凶报吉谓之幸,守其所志而已矣。
断句题小结:
断句题难度较小,有非常明显的虚词,包括“之”“也”“夫”等帮助我们划分句子,另外,对偶句较多,行文对称性比较强,非常有利于同学们答题。
12. ①B
末照指余辉,“后世仰末照”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旧敬仰他的功绩。
②标准答案:
要点一:辅弼天下,建功立业。易题库结合“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要点二: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高思答案示例:
此诗开篇首句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倜傥高妙的鲁连的形象,再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接着两句诗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连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由此引出,李白自己想要建功立业,但又不屑于追名逐利的崇高旷达的人生理想。
诗歌鉴赏小结:
题型上由去年的两个选择题变回了从前的一个选择,一个主观,去年的尝试饱受各种非议,今后将会固定在一选择一主观的形式上。熟悉的作者,不熟悉的作品,熟悉的作者生平,不熟悉的人物典故。今年的诗歌鉴赏题剑走偏锋,相对2012年的高考题,更是做出了极大的颠覆,感觉上矫枉过正了。题目难度偏低,第一题又是高思课堂上反复强调的“价值观”的问题,完全可以直接猜出答案。第二题涉及人生理想,也不是大问题,关键在于“结合诗句”四个字上,不能脱离诗句,而要针对全诗,逐句理解,最后推导出李白的“人生理想”。同学们不能因为对李白的熟悉而偏离诗句,仅凭空泛的内容和一些主观评价给出答案,这是大忌。
13. 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④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易题库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4. C
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一片几丁质的薄层(A),没有任何骨骼和肌肉的支撑(B)。几丁质这种物质本身柔软而坚韧,就连碳纤维复合材料都无法与之相比(C)。几丁质中贯穿着翅脉,它们是液压管道,正是这些液压管道让昆虫的翅膀有了足够的刚性(D)来应对飞行时巨大的应力考验。
小八卦:高思教研室最早拿到试题后老师们自己做,对此答案有争议,一部分老师认为是A,一部分老师认为是C,因此产生争议,并未达成共识,并以五元人民币为赌注,但如果必须选一个的话,我们偏向是C,原文是“无法与之相比”,选项是“可比”。A选项在于根据题目要求不能支持“昆虫的翅是一个工程学奇迹”的一项,A选项和工程学奇迹没什么关系,但是属于考生自我的猜测,所以最终被否定。
15. B D
最早的昆虫也像蜉蝣一样,是从水面滑行演化到飞行的,最早的翅应该是“风帆”,而非“机翼”。(A)
“成为有翅的成虫。这些获得新生的小虫子并不急于飞行,多数时候会聚集在水面上,伸展双翅,在微风的吹拂下于水面上滑行。”(B)不是“有翅后即升空飞行”。
与鸟、蝙蝠的翅膀一样,昆虫翅膀的剖面上端弯曲,下端平直,这使得空气流过翼面时产生升力。(C)
果蝇使用碳水化合物作为动力来源,这有点不太划算,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D)选项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应该去掉“碳水化合物”,这里我们要对竞争对手学而思“勇敢地”第一时间给出了错误答案表示惊讶!!!当然,我们也对学而思第一时间能够给出答案表示赞赏,学而思的老师们也辛苦了@@
昆虫不仅是地球上规模最大的飞行家族……其他很多昆虫直接利用脂肪作为“燃烧”,便让飞行的“经济性”大为改观。所以你绝对不能小看昆虫的能力,一只小小的黑脉金斑蝶能以每天150公里的速度连续飞行3000公里,完成从北美到中美洲的长途迁徙。根据划线部分,我们可以推理出E选项的“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是正确的。
16. 标准答案: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鹏鸟翱翔时可以不扇动翅膀。
②苍蝇飞行时借助自身扑翼产生的升力,鹏鸟翱翔时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③苍蝇飞行时可做出急转弯的动作,鹏鸟翱翔时无法做到。
高思答案示例:
①苍蝇飞行时必须高速扇动翅膀,而鹏鸟翱翔时偏滑翔,少扇动翅膀。
②苍蝇扑翼飞行时翅膀是在画八字形,而鹏鸟翱翔时翅膀像固定的机翼。
③苍蝇飞行是依靠翅膀制造的可控涡流,向上和向下拍动时都能产生升力,而鹏鸟翱翔是借助外界的上升气流。
④苍蝇飞行时产生的向前的推力远超其自身体重,可作出惊人的急转弯,而鹏鸟图南,只朝一个方向前行。
本题结合课本《逍遥游》来考查,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之前高考与课本的联系除去诗歌背诵,基本不相关,这次加强了对课本内容的考查,虽说浅尝辄止,但是在文本之外选择其它文本做对照,这是今后最可能的一种考查方式,我们要留意这种倾向,加强自己对课本的熟悉程度。然而,回答本题时还是要回到原文,即“昆虫”与“鸟、蝙蝠”的不同点来回答,划分好层次,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切勿因过度留意“鹏鸟”而失去了答题的准则:一切从文中来,到文中去!
社科文阅读点评:
首先,在题型设置上,由以往的一道选择、一道主观,变为了两道选择(其中一道是双选)、一道主观。同时在分值上也有所增加,由以往的8分上升到了12分。其次,在难度上大幅提升,今年区分度很大,预计失分率会比较高。例如15题E选项,前半句“昆虫是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飞行家族”与后半句“很多昆虫都具有长途迁徙的能力”分别来自原文中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且后半句需要推导得出,这是北京卷实用文本阅读题中从未出现过的,比起以往一个选项只对应一段原文的单纯原文摘抄,难度提升许多,做惯了以前简单题的北京考生可能一时间有点难以适应。从前我们认为实用文本阅读题的八分唾手可得,现在看来也需要加强练习,再多做一些有难度的题目了。
17. AD
18. 标准答案:
色彩鲜明、严谨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高思答案示例:
a) 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严谨而素净
b) 物件、空间和人的协调,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
c) 鲁迅故乡的水是灵秀所在。
标准答案:
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
要点二:鲁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高思答案示例:
鲁迅是最严格的,也是最温情的:
a) 鲁迅用笔经济,将客观实在的人生处境放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中;
b) 鲁迅最平常的叙述中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闰土、乌篷船的形象,忧郁、愤怒和向往的的感情,都深入人心。
19. 标准答案:
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
要点二:明媚但是更显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要点三: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
高思答案示例:
a) 西湖在闹市之旁把红尘洗涤了,让远来之人感到清爽。
b) 西湖时而明媚,大多时候却是清幽的,虽千变万化,但总是素抹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c) 西湖环湖的群山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点,西湖是有性格的,是有骨气的。
20. 略,详见点评。散文阅读题小结:
散文阅读题总分由25分增加到27分,增加的分数在阅读延伸题上。今年的散文阅读题整体难度有所降低,但客观题更难,第20题阅读延伸题也和以往的出题思路大不相同。17题A选项“根源于”无中生有,D选项“核心线索”夸大其词,需要综合文章做出推导,难度较大;18、19题全部遵循“无一字无出处”的阅读题经典范例,每题的标准答案都是可以从文中找到出处的,可参见高思的答案示例,相对简单。20题阅读延伸题今年选取了“一切景语皆情语”,与2013年诗歌鉴赏阅读延伸题的“由景及理”非常接近,以对艺术鉴赏的理解来引发阅读延伸,与以往通过论证来做阅读延伸,差异很大,难度较大。如果能合理借鉴一些与西湖有关的古诗文,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以及对情景结合的阐述,均会增色不少。散文阅读区分度很大,属于每年的优质题型,因此变化幅度不大,以稳为主,同学们只要掌握一定的技法,从文中摘出合理的信息组织起来,是完全可以在高考中占据优势的。
21. 作文评析:
高思非常欣赏今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
近十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都是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平分秋色,而近三年(包括2013年)都是用材料作文的形式。
虽然今年仍然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命题,但是区分度提高了很多,作文难度比以往要大,是真正考验学生实力的一道题目。我们知道,近年来流行的材料作文,一则材料给出以后,往往可写的主题很多,同学们之前写过的很多主题的材料或作文稍加修改,就能套用。所以,材料作文也存在着容易被套作、宿构的弊端。很多同学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往的作文题常常可以事先准备,甚至可以押中考题(例如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但是今年的题目,由科学家与文学家的对话,引出“爱迪生对手机的看法”,实际上是将文章的主题口径大幅缩小了。这样的作文题几乎不可能事先准备,是真正考验学生作文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题目。但因为手机是贴近每个人生活的东西,所以每个人都是有话可说的,但是至于说得深还是浅、独到还是普通,那就看个人功力了。
其实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的出题风格很像美国的SAT考试作文,题目考察的内容,都和公共问题息息相关,与现实问题挂钩,很接地气。这种考法主要考查考生的两种能力:1、提出观点的能力。观点无所谓好坏,站左站右不影响分数;2、用逻辑或数据支撑观点和严密推理的能力。如果这些不能达标,你文辞再优美也没用,空洞的抒情和政治正确的套话绝不会给你加分。所以说,今年的作文题,这不仅考查一个人的写作能力,更考查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思维活跃度比较高的同学,才可能在考场上的短时间内去构思好一篇这样主题的文章。因此,考前一心只看课本,不读课外书、不思考是不行的,你能做的套题工作就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和多讨论。
高思认为,若阅卷老师评分标准不降低,则今年的作文均分会有明显下滑,广大考生期望不要太高。但是与此同时,一些真正有实力的文章也会突显出来,非常容易拿到高分,甚至满分。
今年材料作文加强对于主题的限制,实在是一次非常令人赞赏的尝试,它增加了智性的、思辨的内容要求,对考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也要求更高。
高思认为,材料作文主题口径缩小,将是北京高考作文命题的必然趋势,同学们应当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现实,多听多看多思考,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活跃度,积极应对高考作文的新变化。
有一系列的考卷,叫《天利……》这个比较好,也比较全。一般来说课本可以到学校订,你可以试试,要是不行可以找高年级的学生借呀!或者你可以试着联系厂家,要是以上方法都不行,你就到人民教育网打印教材,不过有些学校,比如说清华附中之类(海淀也有可能)的课本不太好弄,因为有可能是自己修订的。但试卷除了上面介绍的以外还可以找北师附中的卷子,那个比较重基础;海淀的卷子综合能力很强;其实我还很推荐长春外国语学院的卷子,但我用完之后觉得基础的重点范围好像跟北京的大多数不同。好了,祝你好运(语文最重要的是阅读和作文!)